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從那遙遠海邊,看那潮來潮去……”每當唱起這首歌,我就特別嚮往大海。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海,更渴望能在海邊擁有一處居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然而,就在馬來西亞海岸水晶般蔚藍的珊瑚海上,住着這樣一羣人,他們以船為足,以海為家,靠潛海捕魚為生,終其一生漂泊在海上。
他們和以篷車為家在陸地上流浪的吉普賽人相似,所以常被稱為“海上的吉普賽人”,也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海洋遊牧民族——巴瑤族。
1、神秘的海上民族
巴瑤族,是東南亞的一個民族,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海域。在印尼語中,巴瑤族意為“海上之民”,他們生於大海,長於大海,最終歸祭於大海,幾乎不會踏足陸地,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
關於巴瑤族的起源,環繞着這個民族的三個國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傳説。
在菲律賓的版本中,巴瑤人是被一個巨型怪物趕到海上的;印尼的版本中,一位公主被洪水衝到海面上,最終被救起,嫁給瞭望加錫國王,巴瑤人就是他們二人的後代。
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個説法是這樣的:在很久以前,馬來西亞柔佛州的公主,在一次洪災中被沖走。她的父親沉浸在喪女的悲痛之中,便派遣部下出海尋找,並下令他們找到公主後才能返回。後來,這些奉命尋找公主的人,因無法找到公主只能留在海邊,這些人就成了巴瑤族的祖先。
傳説終究還是傳説,因為沒有國籍,沒有文字,他們也沒有相關史書去證明自己究竟從何而來,又為何選擇終生棲息繁衍于波濤風浪之中。
在高度社會化的21世紀,他們依然與現代社會割裂開來,寄生在遼闊的海洋,過着無人問津的漂泊生活。
2、巴瑤人的生活
銀白色淺灘,盪漾的珊瑚礁,清澈見底的海水……巴瑤族人就居住在這樣一片美麗的海域上。
與美麗的環境相比,他們的生活就顯得十分不幸,巴瑤族沒有自己的領土和國籍,居無定所,一切生活所需幾乎都來自於大海,他們駕着一艘叫做“lepa-lepa”(裏巴船)的木船在大海中漂泊,lepa-lepa沒有風帆,也沒有船篷,配上一把船槳,就能帶着巴瑤人馳騁在大海之上,簡約得不能再簡約。
很多巴瑤人還會常年居住在這種傳統的捕魚小船上,幾乎過着半原始的生活。
條件較好的家庭會在淺海、礁石上搭建高腳屋,有一個簡單的容身之所。
這種被稱作高腳屋的房子都建在水中,幾根木頭插入水中高高承托住小木屋,一座座懸在海面上,搖搖欲墜。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了數百年之久。
因為捕魚是他們唯一的生存方式,這羣“海洋之子”在尚未學會走路之前就開始學習游泳,他們只需潛入大海,便是大海里最出色的獵手。
他們戴着手工雕刻的木質護目鏡,手持船上廢舊材料改制的魚叉,能潛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捕深海魚,尋找珍珠以及海蔘。
海蔘不僅是巴瑤族的美食,也是巴瑤族向外界兜售的珍品。
而為了捕魚,他們也付出了一些沉重的代價。
3、是天堂也是地獄
巴瑤族小孩,從小就沒有機會到岸上學習,而是在海上學習各種捕魚技巧。
潛水是巴瑤人每天必須的活動,為了減輕潛水時水壓帶來的不適,他們會在幼年時故意戳穿自己的耳鼓膜,耳膜受傷後,巴瑤族小孩會頭昏眼花地度過一兩個星期,之後就更適應海洋了。正因為如此,巴瑤族老人的聽力都不太好。
另外,常年潛水也讓許多巴瑤族人患上了頑固的減壓症,經常性關節疼痛。而潛水時上浮太快導致的減壓病,也是巴瑤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雖然常年生活在水上,但淡水奇缺一直是巴瑤人生活中的最大難題。平日裏的雨水是他們最便捷的飲用水,但遠不夠用,通常還要到其他島上取水。
生活在各國海域邊界的巴瑤人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也不受任何國家保護。因為“無國籍”,他們無法上學接受教育、沒有醫療、不能合法就業、不能擁有財產,就算是遭遇了不公也無法進行控訴,一旦上岸還會遭到各國的驅逐。
由於長時間生活在海上,傳統的巴瑤族人一旦踏上岸還會有一種“暈陸地”的不適感,就像生活在陸地上的人出海會暈船一樣。所以除了賣魚、買日用品,他們一般不會上岸。
他們沒有文字,也沒有一紙身份證明,所以對自己的年齡也沒什麼概念。
他們通常會根據每天的日升日落和潮漲潮跌來判斷大致的時間,但對年、月、星期等概念統統都不熟悉。
貧窮、落後和文盲讓他們受到了周圍居民的偏見和歧視。
即便是到陸地上打黑工,他們也比其他沒有身份的非法移民要更加“便宜”。
比起紛繁的陸地,隨波逐流的自由與快活,對他們來説也許得來更輕易。
他們以海為家,四處遷徙,過着貧窮漂泊的原始生活。他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又灑脱得讓人羨慕。
如果讓你放棄工作去追求這樣的自由,你會願意嗎?
作者:阿小諾
責編編輯:華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