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有沒有方法論?

花錢,有沒有方法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花錢是很難的事,比爾·蓋茨表示。


作為普通人聽完可能會開懷大笑;為抵禦消費主義的陷阱,我每天只有苦哈哈控制慾望的一條路,生怕錢不夠用,你告訴我花錢很難?


如果被問到花錢明智麼,你覺得100個人中能有多少可以自信地做出回答?我們每天都在消費,即便不用現金也在用數字貨幣產生交易,這件事是根本無法避免的。


按照歷史發展,從猿進化成人類大概經歷20萬年,錢的普及還不足3000年;可以説,金錢的使用是很晚的一件事,我們對錢的科學使用的方法論並不熟練。


最初,人類使用“物質交換”賴以生存但有侷限性,為克服不便開始使用貝類、穀物替換。


江户時期(1603年-1868年)布匹是衡量大名權利的財富尺度。隨着時代推移銅、鐵、金銀等金屬物出現,人們才鑄造了貨幣。


以前價值無法用貨幣衡量,但現在文化遺產、二氧化碳排放權甚至人去世火葬都明碼標價;這種發展使人認識到未來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只要有錢,“心理至少不空虛”。


不信你看,現代人繳納養老金、儲蓄或購買生病保險、都是為提高應對不確定性,努力過好未來生活,把幸福最大化。


之所以説還沒有熟悉“花錢的方法”,是因為不習慣將金錢作為價值尺度和貯藏手段;這就造成,你購買自己即刻想要的物品時無比快樂,過後審視“腰包”時總有些懊惱,為什麼?


價值與價格


先思考下,什麼是價值?經濟學中指商品的重要品質;哲學中,它是事情的意義和一個人能夠在當中得到多少好處。舉個例子:


身邊的一位朋友看到哈吉斯的短袖標價1299元,嘴裏嘟囔着“好便宜”,順便拿起幾件放進購物框中。


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以美股5.22美金的價格收購可口可樂10.2億股票,並感嘆地説“做成了一筆不錯的交易”。


我的朋友在衡量短袖的“價值”與“價格”,巴菲特對比可口可樂的價值與價格,他們認為商品價值高於它的價格就相對划算,才會入手。


可以説,任何人在花錢時不論自己是否有意識,都是通過共同的機制決策的;不論是我的朋友還是巴菲特,他們的決策遵循同樣的原理。


我們如何去衡量貨品的價值呢?這裏有三個條件:1)時間週期,(2)投入成本,(3)心理效用。


現在想象下,你出門沒帶傘要去拜訪客户,從公司步行10分鐘走到地鐵口,出來再步行10分鐘才到客户公司。


來回有40分鐘必須冒雨行走,不管從體力還是精神層面來看,都不是件輕鬆的事。


於是你會思考是否要打車,這時,大腦會判斷車費40元的投入和30分鐘淋雨哪個更划算,若公司報銷你會毫不猶豫選擇前者,若自掏腰包你會思考“損失利弊”。


據此,我們會評估某種商品或行為帶來的“效用”來估算它的價值。


假設某件商品(行為投資)實際價格低於當時預估值,我們會覺得物美價廉;若高於效用,我們會買得心不甘情不願,或者乾脆不買。


什麼是心理效用(Utility)


我把它總結為“一個人的情感滿足程度”,它在商家營銷策略中經常出現,具有很強的個人主動性。隨便舉個例子:


看到直播帶貨瘋狂秒殺的場景,瞬間激起內心閾值,效用會認為好便宜趕緊下單;隨着搶光後氣氛的下降效用就會降低,最後發現該商品在生活中可有可無。


通常人類在“大物件”上獲取的效用是相同的,所以購買便宜商品的行為顯得非常合理。


好比一台手機隔壁線下店售價4199元,但稍微遠些折扣店只需3999元,幾乎多半人會選擇折扣店。


但日用快消類的商品就不單單由效用和價格決定,而是變成“需求”導向;就像今天加班很晚一直沒吃飯,我們大概率會選擇附近的便利店,而不是距離太遠的商店。


另一方面,興趣導向也會影響人的效用變化;美國攝影藝術家辛迪·謝爾曼(Cindy Sherman)主張藝術來自人民,他曾在2011年《ArtReview》100位最具影響力藝術家排名中得到第七的名次。


當年她的作品《無題#96》被堪稱為攝影界的頂尖作品,被紐約商人Philippe Segalot最終以389.5萬美金價格購買。


你看,對愛好收藏的人來説,這張快閃鏡頭下的照片具有獨特價值,而一個不會欣賞藝術的人只會把它當做“時光的記憶”,拿來發發朋友圈甚至就丟到某個文件夾中不了了之。


同時,按照馬斯洛需求論,人在危機狀態下,效用也會讓商品的價值發生改變。


假設你在沙漠中困三天連最後一瓶水都已喝光,這時突然有人以50元/瓶的價格向你出售,可能我們會毫不猶豫的接受。


由此可見,商品雖存在種類不同,但會受到購買者所處的上述四種狀態、價值觀等多種因素影響,在考慮時間和投入成本時,若價值大於價格,我們會立刻作出選擇,小於時就會觀望。


而效用呢?就像彈弓的彈力,拉得越長閾值越高。


這樣對比下來,決策上巴菲特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唯一與普通人的差距在他這種長期持股的人不會因短期股價的跌落而喜憂。


這雖可稱作股票價值投資的王道,但並不是常人可效仿的。因為普通人遇到上漲時會想着出售獲利,遇到下跌時會毫不猶豫拋售。


除此外,對我們而言,重要的啓發在於消費的每筆資金,如果放在“物品”壽命的角度上看,把物品的使用週期和價值摺合到每天,會直接影響“你是否入手”。


猶如一件短袖售價2000元,雖然能穿3年但每年夏季只穿3個月,加上身材顏值、眼光的不斷變化,讓很多人覺得明顯不實用。


換在富人眼裏也許認為並沒有什麼,穿上身在“商務場合”甚至還能為我帶來生意,這就是不同視角的價值;由此,人的錢看似消費實則是投資,它屬於消耗還是升值背後由思維決定。


消費與增值


金融世界和會計視角不同,把錢分為“消費(consumption)、投資(investment)、投機(speculation)”三種類型。


所謂消費是為滿足自身慾望而消耗資產、服務(商品)的行為,比如:你想身體保持健康離不開一日三餐,工作乏累放鬆心情去喝杯咖啡,均屬於“消費支出”。


人活於世只有兩件事,追求還沒得到的和享受已有的。這背後是由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多巴胺(Dopamine)決定的。


從神經心理學角度分析,多巴胺犒賞通路在“腹側被蓋區”投射至“基底前腦的內側前腦束”間,它決定你是“享受當下”還是“拼命想要”。


籠統地講:


大腦分泌“當下分子”時會關注正在體驗的事,分泌“遠方分子時“慾望就會遞增,由於互聯網信息高速發展加上人喜歡涉獵各種知識,造成“我想要”的成分大於享受當下。


準確地説,很多人把消費和滿足定位搞錯了,消費本身不屬於無節制支出,而是提高幸福感,是通過某件商品讓自我生活品質提升的正向行為。


如何讓“消費的錢”作用最大化呢?


我秉承“舒適性原則”,為回答此問題只需要審視每天在做什麼就能搞清楚,舉個例子:


我週末寫作有兩個地方“咖啡廳和家裏”,在家時平均5-8小時在電腦前,可以説平均每天的1/3在椅子上度過。


現在幻想下你願意在“平常”和“舒適”哪張椅子上度過?


在工作中花費的時間越長,問題答案就愈明顯;顯然,我會選擇後者以免去長時間的腰痠背痛對不對?如果你也運用舒適原則,那從消費角度就能做出很好的決定。


相比文案,用數字表達更有感覺。


8小時/天*2天/周*52周/年=832小時,這是我每年至少坐在椅子上的具體時間;假設普通椅子售價是58元,提供腰背支撐的懶人沙發電腦椅是388元,你如何決定?


如果每年要在椅子上坐800多小時,在物品上多投入338元,相對每小時增加0.4元的成本,為讓自己感覺舒服你願意每小時多花4分錢嗎?我猜你會説“是”。


若不需要每年更換座椅上述數字會更漂亮,保守估計2年換一次,增加的成本會降到0.2元/小時;如果使用普通椅子兩年下來若患腰部疾病,單次看病的成本都不止於此。


此刻,不妨審視下每天使用的高頻東西,如電腦、智能手機;我一般追求質量好或性價比高的。


它能減少工作時卡機造成的損失,也能讓我身心變得輕鬆;現在防止壓力產生比以後花錢減壓更划算,是不是?


明白該理論,你能活的更健康幸福,可要是不在家工作,找出一天較多的商品興許有些困難,但也可以做到,譬如:通勤上、廚具上、健身上.....


每天堅持鍛鍊,一雙質量好的跑鞋和運動服必不可少;喜歡做飯,得心應手的廚具會讓你樂趣加倍;《消費心理學》曾指出,用户在購買比日常更貴的物品時會更加愛護。


有人會説,這樣看來我的每筆消費都成了價值投資,比如:與朋友吃飯、定期做護膚、甚至週末放鬆按摩,最後我不還是沒剩下多少錢?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消費”屬於流動資金,不能把定存或購買基金錢用在消費層面;根據科學彙算流動比例控制在20%-40%屬於比較合理。


若每月花費已經超過40%,就需要調整花費狀態,運用記賬方式覆盤,順便算清楚每月必須消費金額多少,這樣對規劃個人財務更加有利。


以前在讀松浦彌太郎《好物的定義》時,對一句話印象深刻:於我而言,什麼是舒適?


我想把自己和周圍的一切打理的賞心悦目,從衣服、鞋子、髮型做起,當身邊每件物品都是精挑細選時,內心會安定滿足。


據此,消費購買的好物(服務),不是指價格的高低,而是指用值得信賴的材料和工藝、精心細緻,穿着佩戴乃至使用令人放心。


總而言之,窮人把有限的消費用在煙酒、飲料、這些貴又沒營養但口味很好的事物上,因為他們可以滿足慾望,正因對生活太絕望更需要短暫娛樂來放鬆下。


而富人呢?做什麼都喜歡聯想上價值,跟朋友吃頓飯、約杯咖啡都在思考,“能為我帶來什麼?”


這種增值性消費觀是訓練財商的基礎表現,應該從小培養,除此外我認為“錢生錢”與投機錢包也是人們常忽略的。


錢生錢與投機


經濟學中,錢生錢(投資)是為增加將來的資本(生產能力)而投入現有資本的活動。


換一種簡單的説法,投資是“我在某個地方投入100元,期待以後能為我帶來120元的回報。或者説:


你在休息時報名“輔導班”,通過專職晉升考試後承擔更大責任的工作,基本工資會增加不少,拿到獎金數量並不是現在能比的。


金融世界中,將來產生的錢被稱為“現金流量”,它指的並非是存在當下的現金,主要表現在資金進進出出的動態“流”上。


某項投資能帶來多少貨幣價值,是基於將來產生的現金流量的數額;隨便舉個例子:


你打算報考商務英語提升的課程,A學校屬於1V1教學費用10萬/年,B學校屬於集體教學費用在5萬/年,這時就需要考慮A、B兩所學校將為你帶來多少“將來產生的錢”。


假設你就職的公司有國際業務,掌握商務英語有機會得到更多的升職加薪機會,這時選擇A校顯然比較合理。


如果你就職的公司在國內,學習英語是為拿到證書,要求達到中等水平即可,那麼選擇學費相對便宜的B校就夠用。


商務世界中,“投資”這個詞一般用在新項目、基金或股票上;不過最近也覆蓋生活中和“消費投資”掛鈎,如:希望自己永遠年輕,辦健身卡、購買昂貴的護膚品。


但為了滿足自己“無論如何一直想漂亮的慾望”就是在追求“效用”(情感的滿足程度),顯然屬於消費。


選擇投資還是消費是個人自由,你需要考慮這筆錢的支出是否影響其他方面的使用。


其次投資在資產中也經常出現。


如,你通過5年的努力存下100萬現金,糾結購買車還是借一借湊個房子首付的問題,該如何處理?我們要明白“車”屬於“耗錢資產“還是“生錢資產”。


兩者的區別是前者不斷消耗你的錢,後者能為你錢生錢;車需要加油,買車位甚至每年保養、如果上路不規範還會面臨罰單的風險,即便放在家中不開還會貶值。


很多人會有異議,除上下班我用它來跑“順風車”,收入的錢能覆蓋車費不就是生錢資產了嗎?並不是這樣。


跑順風車需要你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屬於勞動範疇,車本身帶來的是淨現金流,如果你不拉活兒就沒有這筆收入,同等於停下來不能為你產生複利,因此屬於“耗錢資產”。


付首付買房子呢?


假如你用來自己住不但沒有租金收入,還需支付大筆月供豈不是很虧?


若買房為了投資,租金能覆蓋月供等各項支出或你買套房沒有貸款,租出去能帶來現金流量就能“生錢”。


因此同樣的房子分為三種不同資產,想清楚購買目標,要看看屬於哪種。


當你能夠確認生錢資產後,要做的是儘可能擁有它們,這樣你擁有的財富就愈來愈多,有機會實現財務自由。


股票和基金屬於哪種?


前者是上市公司發行的一種有價證券,你可以用證券賬户買入賣出;後者是基金公司把很多投資者資金集中到一起,投資股票或債券市場共同承擔風險,享受收益。


另外基金按照投資對象分為“股票型基金”和“證券型基金”,普通人直接買股票和買股票型基金的區別在於直接進入股市和把錢交給基金公司的管理者,由它來進行投資,你屬於間接參與。


打個比方,買股票屬於自己開車,買股票型基金就是”你花錢僱司機來開車“,它屬於哪種資產區別在“漲幅”,背後由三個要素決定:


(1)公司價值,(2)市場情緒,(3)資金要素


這裏不做延伸,我們要清楚認識“劣質”生錢(較差基金)能讓你守住本金問題不大;而股票存在一定博弈,我把它放在“投機錢包”中。


投機(speculation)佛教中意思是“大徹大悟”,具有思索、推測之意;在經濟學中意思變成“恰當時機投入資產購買商品”。


如今時代進一步發生變化,通常指“做好會虧損的思想準備,挑戰是否能獲得更多回報”;一般來説,它具有否定投資的含義。比如:


債券信用評級時,把無法償還本金的不確定性(風險)很高的債券作為投機看待,它和投資最大差距是“風險的高低”。


可仍然沒有標準告訴我們,什麼尺度屬於投資、從哪裏又屬於投機?


而我認為投資是“可以預測到與投入金錢相比,將來回報(收益)的期望(均值)會有所增長”,而投機剛好相反,像競輪遊戲一樣獎金總額小於押注總額。


據此,平時我們一直從一個錢包中支出錢,不會意識到“三種錢包”的差別。為了更明智地消費,必須認知到差距,這樣才能深度挖掘各自源頭的含義,找到匹配的花錢方法。


誰在決定價格


除搞清楚三者外,我們投資(基金、股票)或消費的商品價格是如何確定的呢?


要清晰認知到,市場決定不了價格;經典經濟學都會告訴你“需求和供給”,當需求>供給,價格上漲、當供給>需求,價格下跌。


比如:


因為漁民捕魚獲量少今年供給就會發生變化,這時,若市場需求量增加價格就會上漲。


消費錢包中的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會隨着綜合考慮效用(個人的滿足程度)及生產成本之後確定。


換個角度,北京環球度假村門票價格並不是由生產成本決定,而是經營方考慮到“即便是這個價格,也可以使遊客得到滿足”。


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中,他將一切市場流動歸屬於利率,並提出“流動性陷阱”的假説。


當市場利率足夠低時居民會選擇有貨幣而觀望,當利率足夠高時,居民會大量投資。


那相對應作為生產者,利率足夠低企業會擴大生產,利率足夠高縮小規模,因此只有利率維持在“相對合理區間”才是理想。


放在投資(股票基金)角度看,並非最低就適合入手,也存在市場環境不好或業務方面生產源頭出現問題造成整體下行,當中回暖期也是考量指標之一。


但值得注意,有時市場未必反應商品的正確價格。


最典型的“茅台”沒有新產品依然可以狂歡,它的“週期性供應缺口”和“經銷商庫存”被下游經銷商層層放大,最後傳遞到終端市場就會影響價格走向。


消費品就不同,人們目前已經被消費重新定義各種階層,它是世界最終的意識形態,就像涪陵榨菜為什麼比散裝賣的貴還賣得好一樣。


原因在於,中國消費存在鄙視鏈。


農民工回鄉也能給家鄉帶來消費變革,涪陵榨菜的價值不僅能讓回鄉民工區別家鄉人,還能帶來大城市的生活記憶,這當中就是被“效用”所影響的。


人們希望自己在有限的付出中得到最大滿足,就涉及選擇的問題。


同樣30元有人買巨無霸套餐,有人買10斤梨,雖滿足感相同但人人想效用最大化,怎麼辦呢?


資本最簡單的方法是製造狂歡和現象級爆款,背後代表“製造需求,滿足需求、引發需求”市場增值,所以誰在決定價格的浮動?


總結


《烏合之眾》有段話我記憶深刻,“羣體有着自動放大非理性衝動的能力,暗示的作用對於羣體的每一個人都會起到相同的作用”。


這種作用隨着羣體的情緒鏈條傳遞會越來越強大,直到突破人的思想想象,仍然不會停止下來。


也就説,鼓舞你消費的人很多,讓你理智起來卻難上加難;“金融大鱷”索羅斯也説過: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你的消費是被影響的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639 字。

轉載請註明: 花錢,有沒有方法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