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下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頂級文物,在國際上也都具有極高的聲望,讓人不禁讚歎歷史之奇妙。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人面魚紋彩陶盆……各種重量級文物都能在這找到!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囊括了1840年到建國後幾乎所有重要的近現代歷史文物,建國初期全國各地的精品考古文物也大多彙集於此。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整體規模在世界博物館中位居前列,是全世界最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國博始建於1912年,1959年在天安門廣場修建新館。200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合併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正式掛牌成立。2011年5月重新裝修完畢,以嶄新的面貌對外開放。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國家博物館裏的這些頂級文物吧!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屬於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文物第一號。1978年河南省閻村出土,用途説起來有些恐怖,是盛放人骨的葬具。外壁上畫鸛鳥叼魚和石斧,畫面看似簡單,但卻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史前圖畫。
這樣一件國寶要值多少錢呢?你可能不相信,5雙線手套 !當年熱心村民把陶缸拉到縣文化館的時候,由於當時縣裏考古工作比較滯後,工作人員對陶器的有關知識瞭解甚少,並沒有正確認識到它的真正價值,但為了鼓勵村民就送了他5雙線手套。人面魚紋彩陶盆屬於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1955年出土於西安市半坡。細泥紅陶質地,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的人面魚紋。人面塗成黑色的部分可能表現當時的紋面習俗。人嘴旁分置兩個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人像頭頂的尖狀角形物,可能是髮髻,配以魚鰭形的裝飾。
學術界對於人面魚紋的研究已經出現了近30種觀點説法,主要有圖騰説、神話説、祖先形象説、原始信仰説、面具説、摸魚圖像、權力象徵説、太陽崇拜説、原始曆法説等等,還有的認為是水草魚蟲或嬰兒出生圖,甚至還有外星人形象之説。紅山玉龍
高26釐米,新石器時代晚期紅山文化遺物。1971年出土於翁牛特旗賽沁塔拉。周身呈墨綠色,以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龍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平齊又微微上翹,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粗壯的龍尾內屈,迎向龍首,整個身體構成一個反“C”字。村民發現發現玉龍後,認為是“鐵鈎子”,於是村中的孩子就用一根繩子拖着“鐵鈎子”在村子裏玩耍起來(熊孩子真會玩啊!),過了七八天,竟然拖出光澤來了,太陽再一曬,就能看出這是玉。於是村民把它送到了翁牛特旗文化館。後母戊鼎
曾被稱為司母戊鼎,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高133釐米、口長112釐米、口寬79.2釐米,重達832.84公斤,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禮器。於1939年3月在安陽出土。器身飾獸面紋及夔龍紋,耳外廓飾雙虎食人紋。腹內鑄有“後母戊”三字。該鼎是商王為了祭祀其母“戊”而作。鼎出土後先是險些被切割賣給文物販子,後又受到日寇覬覦,村民將其埋在土裏,終於熬過了八年抗戰。抗戰結束後被運到南京,國民黨撤往台灣時原本有意將後母戊鼎一起帶走,但由於其過於沉重,流落在了南京飛機場,1959從南京調往北京。四羊方尊高58.3cm,是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1938年被墾荒的農民發現。尊肩部聳出四個卷角羊頭,尊腹為羊的前胸,集線雕、圓雕、浮雕等各種技巧,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
國寶出土之後總是歷經磨難,四羊方尊也不例外。抗戰時四羊方尊隨湖南省銀行內遷沅陵的途中,車隊遭到日寇轟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塊!之後,碎片就一直被丟棄在湖南省銀行倉庫的一隻木箱內,直到解放後才被精心修復。美中不足的是,尊的口緣缺了一塊,大家以為是在戰亂中遺失了。直到1976年湖南省博物館原館長高至喜才發現,方尊的發現者在賣出方尊時賣給古董商前,曾留一塊碎片作紀念。最終,尊口上的雲雷紋殘片完璧歸趙,現在的四羊方尊已經完全看不出破損的痕跡了。利簋高28cm,口徑22cm,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利簋通重7.95千克,為能確知年代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器內底鑄銘文4行32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內容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基本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隨武王參加戰爭,勝利後受到獎賞,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並用來祭奠祖先,是唯一跟武王伐紂直接相關的歷史實物。大盂鼎
西周前期重器,禁止出境展覽文物。該鼎於清道光年間出土,曾被左宗棠收藏。鼎為圓體,口沿下環飾六個獸面紋,足上端飾卷角獸面紋,襯以雷紋,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銘文字體雄渾,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左宗棠被遭朝廷議罪時,得侍讀學士的潘祖蔭援手,左宗棠得大盂鼎後便以之相贈,答謝當年搭救之恩。日軍侵華時,潘宅一時成了日軍搜查的重點,幸好潘家人早將寶物深埋地下。解放後,潘家後人將大盂鼎捐獻給國家。虢季子白盤長137.2cm,寬86.5cm,西周最大銅盤,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盤口呈圓角長方形,四壁各有一對口中銜環的獸首,腹部環飾波曲紋,四足作矩形,盤內底部鑄有銘文8行110字,通篇用韻,四字一句,句式工整,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此盤在太平天國戰爭時期被劉銘傳發現。據説清軍攻下常州城,劉銘傳就住進了護王府內。一日午夜,劉銘傳正在燈下讀書,萬籟俱寂當中傳來金屬叩擊之聲,聲音不大但極有穿透力。他生出好奇之心,尋找之下發現聲音是馬籠頭上的鐵環碰了馬槽發出的。次日一早,劉銘傳命馬伕將其刷洗乾淨,被當作馬槽國寶終於重見天日。
劉銘傳得到虢季子白盤這件事傳揚出去後,給他一家四代帶了極大的麻煩。軍閥、日寇、國民黨官吏紛紛索取。劉家人不得不把盤埋於深土,秘不示人,直到解放後,第四代劉氏子孫才將盤挖出,獻給國家。擊鼓説唱俑1957年出土於四川省成都天回山東漢墓。陶俑頭戴幘,袒胸露腹,着褲赤足,左臂環抱一扁鼓,右手舉槌欲擊,神態詼諧,動作誇張,是一件富有濃厚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的優秀雕塑作品。
漢代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喜愛説唱表演,説唱者常由身材短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這些藝人被稱為俳優。史書記載漢武帝時“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丞相田蚡“愛倡優巧匠之屬”。俳優與“排憂”同音,你看到這尊説唱俑的時候,是不是也忍不住笑了呢?駱駝樂舞三彩俑
駝高58.4cm,首尾長43.4cm。1957年出土於陝西西安。誇張地放大了駱駝的體型,四個樂俑分坐兩側,前樂俑左手託琵琶,後樂俑則雙手做吹笛狀,中間一舞俑亦為胡人,正隨樂曲旋律節拍翩翩起舞。造型生動,釉色鮮明潤澤,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此俑表現的應該是長安“百戲”中的一個樂舞雜技節目,同時飽含着濃郁“異域情調”,它反映了盛唐時期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繁盛,也體現出了各民族間交往的空前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