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小浪底之美

黃河小浪底之美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我一見到黃河就心潮澎湃,以前幾次途經黃河,都看到泥漿迸射、黃流翻滾。而洛陽的黃河清澈碧綠,這要歸功於小浪底水利樞紐。

黃河小浪底風景區位於黃河中游最後一段峽谷的出口處、九朝古都洛陽西北部的孟津縣。小浪底的黃河,温婉嫺靜如處子。

小浪底壩正好築在黃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處,奇妙的是往上是壁立的山崖,往下則為起伏的土陵。小浪底壩頂彷彿與天相接,放眼遠眺,碧水無際,遠山水墨畫般朦朦朧朧。呼嘯的黃河在這裏被馴服,細碎的浪花親吻着兩岸剛毅的岩石。歷史上黃河中下游決口氾濫達上千次,留下了無盡的滄桑與悲涼的故事,自上古時期,大禹就開始和黃河作鬥爭。

如今的黃河小浪底大壩,巍巍鎖碧龍,滔滔黃河穿山而行,形成高峽出平湖的壯麗奇觀。每年六至七月份,小浪底大壩調水調沙的場面更壯觀,洞羣飛瀑,雷霆萬鈞,虎嘯龍吟,好像從天而降,令人歎為觀止。

向壩下俯視,地面上是一個詩情畫意的微縮景觀,是一個有花草、假山、雕塑、噴泉的美麗公園。沿大壩的斜坡石階而下,以“小浪底”三字為背景,留幾張影,“小”字的一點居然有五六米長。迂迴到大壩腳下,再回首仰望雄偉的大壩,一切都那麼渺小,微不足道,山如土丘,黃河如一縷清溪,大樹如草芥,人微如蟻了。難怪大家説“黃河小,浪底大”啊!

小浪底前方不遠處,就是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兩軍交兵的古戰場——赤河灘,雙方在這裏持久作戰,傷亡慘重,血流成河,整個赤河灘被染成了赤紅色,果樹毀盡,因此稱赤河灘。北岸的半山腰,就是當年袁紹駐兵囤積糧草的大山寨。孤山峽風景獨秀,那裏羣峯突起,高峽蜿蜒,山奇水秀,有“犀牛望月”“焦贊坪”“孟良寨”等景色。

黃河,温馴時晝夜流淌如詩歌,暴戾時桀驁不馴如猛獸。既有李太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歸”的千古絕唱,亦有“午夜蒼黎呼救切,千家廬舍逐波浮”之慘狀。而如今小浪底處的黃河水清幽碧然,小浪底工程不但能防洪、防凌、減淤、供水、灌溉、發電等,而且改變了周圍的生態環境,真是福澤民眾,堪為治黃之斷代史。

温軟的陽光灑在身上,藍天、白雲、遠山、吊橋、碧水、綠草,小浪底的美似經典的壁紙,人恍惚入畫,真是歲月安好。

作者 孫麗麗

編輯 趙紅薇/編審 肖燕/簽發 田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3 字。

轉載請註明: 黃河小浪底之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