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小巷|曲尺形的南元宮巷依然熙熙攘攘
南元宮巷位於長沙芙蓉區,南起人民路,北止文藝路(今解放中路),街道呈曲尺形,因古道觀“南元宮”位於此地而得名。現南元宮已不存,但南元宮巷卻依然熙熙攘攘。
南元宮舊址在今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筆者為該院職工家屬,在南元宮巷一側的勞動村居住過幾年。不論過去與現在,我對南元宮巷的每一處都是記憶與牽掛。
文、供圖/吳志強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作者在勞動村的家裏看書。
南元宮巷北接解放中路,巷口有路牌。
巷中間被動了“大手術”,巷子與醫院渾然一體
每次站在育才學校門口,可以看到一塊醒目的路牌,上面寫着“南元宮巷”四個大字。要逛南元宮巷,我覺得還是從那裏開始移步為好。因為要不是那塊路牌,人們還難以想象從那裏走進去還有一條巷子。南元宮巷總共一華里左右,步行不用十分鐘即可從頭走到尾。
巷子兩端有些店鋪,有點巷子的味道,巷子中間一大段似乎被湘雅二醫院動了大“手術”,難見巷子的模樣。從狹窄的小巷,行至那兒,陡然空曠,沒有了圍牆,沒有了商鋪,兩側視野可以看得老遠老遠,彷彿來到了“世外桃源”,穿越了時空。
陡然空曠處兩棟大樓高聳入雲,那是湘雅二醫院的內科樓和外科樓,再往遠一點的地方望去,則是醫院的科技樓,再移動一下腳步,又可眺望到醫院的精衞樓和五官科樓。要不是內科大樓、外科大樓上釘着塊門牌號“南元宮巷12號、8號和6號”,你真難想象腳底下踩着的那條水泥路就是穿越醫院的南元宮巷,它已經和醫院渾然一體。
我感嘆醫院歷史保護意識真強。可不是嗎?老內科樓拆除後,新內科樓在原址拔地而起,但老內科樓的一堵紅磚牆被保護了起來。新內科樓的牆上還釘上了個門牌號,門牌號上還有個二維碼,掃一掃你可以獲得更多信息。
再沿着那條已不是巷子的巷子前行就是“雅園”,那是醫院的職工食堂。清早我常到那裏買早餐,那裏的肉包子是我的最愛,吃了幾十年。咬一口,油水四溢,香而不膩。雖説是職工食堂,但就餐者根本就不侷限於職工,每到就餐時間,餐廳爆滿。
出了“雅園”,下個斜坡就到了南元宮巷位於人民路的巷口。在那裏,巷子的模樣又回來了。周圍商鋪林立。與之交會的也是一條頗有歷史故事的復興街街口。
南元宮巷最窄處只有四五米寬,但卻是條人流、車流如織的巷子,車流高峯時,哪怕你開的是跑車,入到巷子也只得爬行。
“要停車啵,只要20元啦”,附近有個叫黃泥坑的小區,那裏見縫插針硬是開闢出了許多停車位。那裏的大媽、大嬸,大清早就舉個“有車位”的紙牌,直奔南元宮巷,逢車就笑容滿面找停車生意。我曾遇到過好多次,車子走走停停,本不暢通的巷子更顯堵,不過她們攬來的生意也還可觀,聽一大媽説她一個月下來也有好幾千塊哩!
巷中土牆,部分牆體被用玻璃櫥窗鑲嵌
清光緒《善化縣誌》記載:“南元宮建於清初,光緒元年修復。”南元宮即玄帝廟,主祀玄武大帝(即真武大帝),今已不復存在。現在南元宮巷古土牆很可能就是古南元宮的宮牆。
如今這段古夯築土牆尚存並得以完美保護,部分牆體用玻璃櫥窗鑲嵌,透過玻璃可一覽其“真容”。
關於那段土牆,有種説法,説那就是南元宮的宮牆。牆上留有許多子彈孔痕跡,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修築的防禦工事,也是城區保存至今的極少的抗日防禦工事。牆上那些槍眼似的小洞,我曾凝目注視過,對此我深信不疑,只有子彈才能射出那麼一個個的小洞。遺憾的是現在土牆雖得到了保護,但透過玻璃櫥窗看到的土牆已被“加工處理”,上面那層經歷了槍林彈雨、風吹雨打的老土已被請了下來。
以前我關注那段土牆,除了那些彈痕,對牆頭上長出的雜草、灌木也頗好奇。尤其有棵不知名的灌木如迎客松似的向外生長着,不由感嘆世上有些東西的生命力之頑強超出了你的想象。“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放在此處不知是不是生搬硬套。管它哩,想不出什麼其他華麗辭藻就姑且套用一下吧。現在除牆體被保護外,牆頭也蓋上了防雨檐,古土牆也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
鬧市中的“勞動村”,煙火味濃又濃
南元宮巷兩側分佈着湘雅二醫院的勞動村、文藝村、大院和南元宮4個生活小區。除大院外,我家在上世紀80年代還在勞動村當過好幾年的“村民”。
當你還在興致勃勃觀賞那段古土牆的時候,你眼睛的餘光一定會被近在咫尺的四棟整齊劃一,統統只有八層的小高層吸引。高層的一側又新近冒出一座又一座的玻璃“樓閣”——新安裝的户外電梯,那就是勞動村了。
昔日之勞動村可不見今天之氣派非凡。不過也難怪,它是叫勞動村嘛,總得有點名副其實。
我家入住勞動村時,村中也只有幾棟房子,周圍還用圍牆圍着,圍牆外就是南元宮巷。樓房清一色的四層,前後間,通走廊。我家所住的那棟最“豪華”。説它豪華,是因為各户都有自家的廁所。其他那幾棟則有點可憐兮兮,住户需要跑到樓梯拐角處的那間“共享”茅屋去方便。腦海中我不禁浮現出昔日場景,上、下樓經過廁所時會習慣性地捂鼻急速通過。
我家住4樓,由於是頂樓,隔熱層又極其簡陋,夏天炎熱,房子似蒸籠。每天下班後,妻子第一件事就是地上灑水,竹牀上灑水,一張厚厚的牀單水中浸濕,往窗户上一掛,來個人造“水簾洞”。然後才是生火做飯,解決肚子吃飽問題。此時,家家户户劈柴生煤火,炊煙四起,猶如山溝裏的村莊。
夜深,熱得實在太難熬,妻子出了“餿主意”,“到鄉下去弄些稻草來,放在隔熱層上隔熱”。聞之,我笑她“你要為上面的老鼠‘安得廣廈千萬間’哦”。
隔熱層是老鼠的天堂。老鼠們作息時間跟人正好相反,越是夜深人靜,它們在上面奔跑得越歡,跑起來,猶如萬馬奔騰。受其“感染”,有時你也會“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睡意全無。
生活苦是苦,但我們懂得苦中尋樂。我們同一樓層幾户人家,和睦相處,親似一家。房子小,便敞開門户,拓展空間。誰家裏炒菜,炒得香味撲鼻,會一聲呼喚,鑽進去瞧瞧,順便夾上一筷子。還有好幾次我們每家出一個各自的拿手好菜,端到一起去來個大聚餐。
漫步南元宮巷,一切都好像“面目全非”,真的麼?知否,知否,南元宮巷,巷名依舊。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