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他用三十餘年守護沙漠綠洲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休閒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一粒種子成長為一棵茁壯的大樹,需要充足的陽光、水、空氣和養料。但是,如果這粒種子落在新疆的沙漠中,該怎麼順利長成一棵樹?

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劉康知道這有多難。從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後轉戰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致力於新疆荒漠化治理和綠洲生態建設。

多年來和沙漠打交道,養成了劉康不怕吃苦的勁頭。用他的話來説就是:“再困難的研究項目,只要交給我,我從來沒有退縮過。”

劉康穿行在紅柳林中開始一天的工作。受訪者供圖

習慣了吃苦的“林二代”

1986年,劉康從新疆八一農學院(新疆農業大學前身)畢業,分配至新疆林科院工作。剛剛進入社會的小夥子,第一份工作的“辦公地”就是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中。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中央,是中國第二大沙漠。在上世紀5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中流沙面積增加近9000平方公里。

沙漠裏風沙極大,自然環境惡劣。但對於研究者來説,這裏卻是非常好的地點,通過連續幾年的蹲點,他們可以在原生態環境中研究出植被的自然恢復情況。

“比如梭梭,在自然條件下,它怎麼從一粒種子長成一棵樹,受到哪些因素影響?這要研究土壤鹽分,研究氣候變化等等。”劉康説,他曾多次騎着摩托車深入沙漠腹地調研,也曾遇到沙塵暴,憑着經驗才脱離危險。

劉康指導綠洲邊緣基幹防護林帶營造。受訪者供圖

説起沙漠中的工作,劉康似乎並不覺得是件苦差事。這也跟他的家庭有關,他是個“林二代”,父親劉鈺華自1961年從北京林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畢業分配來疆後,一直從事農田防護林的研究工作。對於沙漠,劉康無比熟悉。

劉康學的是園林專業,大學期間,由於家庭條件困難,他經常利用暑假到科研站點勤工儉學,輔助科研人員做做監測,打打零工。

“那時去野外考察,我們要每隔2小時對風沙移動情況、風速、濕度、積沙情況等進行觀測,鬧鐘一響,就要趕快起牀去觀測,有時候住在拖拉機上,有時候嫌麻煩就直接在沙漠找一塊平地睡。”劉康説,這是他父親常年工作的環境,但他父親經常樂呵呵的,從沒把這當回事,這給他很大影響。

劉康進行塔克拉瑪干沙漠沙化土地植被恢復調查。受訪者供圖

1987年,作為新疆林科院150團治沙研究站的唯一留守科研人員,劉康帶領8名團場職工,在國外學者認為自然條件極為嚴酷、不可能存在人工綠洲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縱深,管護、監測着一條近10公里長的由橋灌草構成的防風阻沙基幹林帶,茁壯健康的林帶保障了團場農牧業連年豐收。

“在那麼艱苦的情況下,我跟8個夥伴團結一心,做好了科研工作,這段經歷對我來説終身難忘。”劉康説。

劉康向專家學者介紹準噶爾盆地南緣無灌溉造林技術特點。受訪者供圖

可持續的造林防沙

與此同時,這段經歷也為劉康之後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在他看來,在沙漠中,一粒種子要長成一棵樹苗,需要天時地利。科研人員的工作就是通過研究分析,為一粒種子的生長全程保駕護航。

例如,沙漠中異常乾旱,但每個月的降雨情況又不同,可以在較為乾旱的月份進行人工降雨;沙漠大風對樹苗有摧毀性影響,可以通過在樹周邊種草的方式固沙防風保苗;幼苗難以成活,可以育苗培養好根系再進行移栽……

在劉康看來,造林治沙並不能全靠人工干預。“如果大肆挖溝開渠為樹木澆水,不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人工措施一旦消失,它可能又會變成一片荒原。”他認為,只有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方針,荒漠化治理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劉康指導羣眾造林固沙。受訪者供圖

這句話背後,也包含着劉康多年的實踐探索。1992年,他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他的滴灌節水造林配套技術研究成果,在新疆沙區鐵路、公路的防沙治沙,荒山綠化和經濟林基地建設中大規模推廣應用,效益顯著。

他歷時14年研發出“準噶爾盆地南緣生態修復與綠洲防護體系建設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成果,已陸續在新疆昌吉州、新疆博州、新疆建設兵團農八師大規模推廣,護田增產效益達22.7%-33.6%。

劉康研究香梨光合作用狀況。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使歐洲梨產業崩潰的梨火疫病傳入新疆,劉康帶領團隊歷時3年應用生態學原理研發“一種香梨病害的防治方法”,能有效遏制風媒、蟲媒、灌溉和施肥傳病,有效降低病情指數,提高防治效率。

“在跟荒漠化鬥爭的過程中,我也苦惱過,動搖過。但一想起林草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初心和使命,總有使不完的勁。這些年來,不管是我們的科研條件還是待遇都在提升改善,最讓我有成就感的是,生態環境建設的行業前景越來越好,越來越多人蔘與到生態環境的保護中。”劉康説。(記者 袁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