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訪羅家渡
——作者:鄒勝軍
(本文所有圖片均為方斌提供)
羅家渡又名勞家渡、陀骨渡。水源一支發自凰山嶺、經曹均橋,一支源自梧桐嶺、殷山、經馬影橋、水車港在此交匯後流入鄱陽湖。有記載,最早勞伯賢在此居住,為方便兩岸居民來往置義渡。自明清以來,民間和官府多次修繕。最後一次為乾隆二十年(1683)建五孔洞橋至今保存。以後嘉慶、同治年多次倡修。
康熙版縣誌記載,南宋時著名的政治家和詩人王十朋,隆興初年,出守饒州,過五柳灣,至羅家渡,經大孤山,宿湖口驛,題詩“湖口羅家渡,中流見(大)孤山(鞋山)”。説明早在南宋時期,此地就置渡口。
羅家渡以南,曾建有萬壽宮古廟,頗為壯觀,1938年日軍佔領湖口,將此亭毀掉建碉堡,今有遺址尚存。清順治年間還建有橫舟亭,供來往行人小憩。渡北有長方驛亭,上題“涼暖”。南來北往的行人在此遮風擋雨,禦寒避暑。亭的南門頭有橫額“柳邊人歇”,取自唐朝李白詩中“柳邊人歇待船歸”之意。亭東門額上“保安亭”三字,寓意保佑過往人船平安。
明代九江知府童潮題“湖口八景”勞渡舟橫: 借問誰家舟,孤橫勞渡水。
一蓑曉月清,滿載幕煙紫。
同治十三年《九江府志》記載,湖口古城出城古道有十條之多,其中之一:出東門三里至三口市(三里街)分岔,一條南行至蘇官渡、曹均橋、文橋、大埠堰至西洋橋與都昌交界。一條稍西南行,經羅家渡、蘭亭、江橋、圓門高姓至流芳市同抵西洋橋,為南行之大路。
在依靠水路出行的年代,羅家渡是湖口內地最大的渡口,長20裏,寬5裏,上通馬影、均橋,下連鞋山、姑塘,所有流芳、高橋、都昌來湖口縣城者,都要經過此渡,所以,一年四季無論漲水還退水,都人來人往,其繁華可想而知。
時過境遷,新中國成立後,便捷的公路取代了數千年的水運。繁華落盡,當年摩肩接踵的羅家渡早已淡出視野,被人遺忘,近年來,迴歸大自然,放鬆心情。大家又從喧囂都市來這裏尋找靜謐,來這裏踏青尋古。打卡的人越來越多,對古橋的破壞越來越大,時常有越野愛好者在湖灘上,古橋兩邊駕車橫衝直撞。這麼多年來古橋的修繕卻始終未能提上議程。
或許是古橋歸屬地不明確,文物部門?旅遊部門?還是所在地社區?或許都不是。也許在豐水期他沉入湖底,修復他的價值不大。所以儘管民意、論壇、網絡網絡媒體修復它呼聲很高,但是錘子始終沒能落地。
中國是橋文化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展於隋,興盛於唐宋。遍佈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連接着祖國的四面八方。古代的橋樑建築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古人非凡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竊以為,存在即合理。既然這麼多人喜歡,無論什麼原因,無論價值是否,還是應該修繕一下,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少。總不能眼睜睜看着它毀了。今天沒有價值,不等於將來沒有價值。就好比你發達了,住進北、上、廣,你老家有棟祖輩留下的老宅,難道你會看着不管?
五年前我曾來過這裏,這個春節初七,與好友再次尋訪羅家渡,古橋愈發破舊,橋面的青石條不少地方已經成了碎塊或者消失了。橋的兩邊皆有數處缺損,石塊幾乎搖搖欲墜。或許在下一個漲水季節,這橋會轟然倒塌,痛心疾首之感油然而生。
以上觀點,不代表湖口熱線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