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灣區樞紐 蓄勢待發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休閒

    江門站內看“生命之樹”鋼結構造型。楊興樂 攝

    候車廳裏的葵扇和碉樓元素。楊興樂 攝

    落客平台與進站大廳連接處“L”形遮雨棚。鄭琦 攝

    江門站候車廳。鄭琦 攝

    掃碼看探營直播

    美麗壯觀的“生命之樹”、智能便民的站房設備、四通八達的軌道網絡……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尚未開通,就已經賺足了市民的眼球。

    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的建設已進入倒計時。這座設計規模達到8台20線的江門站,將成為珠中江地區規模最大、始發線路最多、站台數量最多的鐵路樞紐。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提前進入江門站實地探營,體驗站房功能、解讀設計亮點、瞭解未來規劃,領略這座全省第四大軌道交通樞紐的風采。

    ●南方日報記者 黃燁倩 鄭琦 李靄瑩 任龍

    凸顯本土特色▶▶“生命之樹”設計融入僑鄉元素

    “我們致力把城市特色融入站房設計,形成獨具江門特色的文化韻味。”施工方中鐵建工集團江門站項目黨支部書記劉陽表示。

    走進江門站,獨特的“生命之樹”造型在眼前顯得更加壯觀和瑰麗,一根根流暢仿生的精美結構從底部破土而出,呈交叉編織狀向上,在頂部形成開枝散葉的樹冠,描摹榕樹拔地而起、枝繁葉茂的雄奇景象。

    進入江門站內部,記者看到候車大廳的吊頂採用了樹葉狀天花穿孔鋁板,呼應“生命之樹”主題,同時利用密孔與疏孔的方式增加空間的層次感、以線條展示樹葉脈絡。

    “我們的設計理念是將其打造成為‘生命之樹’‘珠西明珠’。”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及市政配套工程總體設計負責人胡駿表示,江門位於連通粵港澳大灣區與粵西地區的重要交通節點,此舉旨在展示江門獨特的門户形象。

    此外,“生命之樹”的造型設計還寓意江門本土僑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江門籍海外華僑從落地,到生根發芽、開枝散葉,最後回國投身建設。

    站內商業夾層上方的面板搭配有葵葉和碉樓圖案的印花,展示出江門獨有的文化標記;商業夾層附近的自動扶梯盡頭處,各設有一個碉樓牌坊裝飾。

    胡駿介紹,文化性的展示方面,除了外觀造型結合了“生命之樹”的理念,站房室內的吊頂樹葉與天窗底下大面積的牆體部門都點綴了江門獨有的文化符號,如碉樓、葵葉元素,讓旅客更加深入地瞭解僑文化,勾起歸國僑胞對家、對江門的回憶。

    站城一體化▶▶預計年底開建綜合服務中心

    據瞭解,江門站的站房主體面積為54500平方米、配套工程面積為17萬平方米,兩側預留的綜合服務中心共計3萬平方米。

    在江門站的前期方案設計階段,相關工作人員已對其進行了交通模擬,以提升車輛通行的流暢度。

    “站內,我們針對長途公交、小汽車、出租車以及人行交通進行了立體化、綜合集中化的設計,讓旅客能夠便捷地進出站。”胡駿説,“基本上,旅客從車站的中心到其他任何交通設施的換乘距離不超過200米。”據瞭解,江門站內配套建設了34台電扶梯,方便乘客進行站台與站台之間的換乘。

    從地下到地上,江門站都設計了對外連結集散廣場的通道,如兩側人行天橋、地下一層的通道等,擴大疏散面積。同時,高架落客平台與進站大廳連接處設置了一對“L”形雨棚,延伸至“生命之樹”樹冠之下。這樣的理念還應用於所有的交通方式——長途客車、公交車、出租車上落客區各自設置在獨立的室內,且均有“無雨”通道與進站大廳相連。

    “整個江門站為什麼叫做站城一體化呢?因為通過上述天橋地道等可以跟周邊地帶連結,並且帶動周邊商業辦公等配套服務業的發展。”胡駿説。

    據瞭解,江門站綜合服務中心預計年底開始建設,投資約1.4億元,將建設2層的商鋪和3層的酒店。綜合服務中心位於主體站房南北兩側配套設施高架平台之上,分南北兩座建築,開發規模約20000平方米。

    胡駿還透露,江門站配套工程在地下第三層約18米深的地方預留了地鐵的建設條件——採用了包絡性設計,先把結構體預埋到了地下。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江門站配套工程總承包項目部副經理李佔生補充介紹,配套工程主要是圍繞站房為旅客打造一個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共分為6大板塊:第一個板塊是地面的場站,包括長途汽車總站、公交車總站以及地面的集散廣場;第二個是地下空間的開發,即地下停車場的建設,其中南邊的可提供400個車位、北邊的可提供830多個車位,包括充電樁車位;第三個板塊為江門大道的主線下穿隧道與兩側輔道;第四個板塊為預留地下軌道交通的主體結構建設;第五個板塊為速運匝道系統,為乘客進出站提供立體交通出行方式;第六個板塊為人行天橋。

    設備智能化▶▶智能系統可快速疏散乘客

    “針對江門站的機電系統設計,我們增加了不少智能設備,如客流流線的智能疏散系統、地下車庫的智能節電系統,以及地下車庫一氧化碳智能監測排風系統等。”珠西交通樞紐江門站及市政配套工程機電副總體設計負責人郝鑫鵬告訴記者,江門站的機電配套系統,主要包括暖通、電力、給排水、機械、通信五大塊。

    據介紹,江門站提倡打造全壽命週期內綠色客站設計理念,採用經濟、適用的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環保技術,降低客站運營成本。在加大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應用方面,江門站還提高了設備檢測、運輸組織、旅客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並將實現5G信號全覆蓋。

    其中,為了方便管理,整個江門站的機電運營管理系統根據不同物權單位的要求,分系統獨立設計,例如水消防部分,設計了三套獨立的系統,分別交由長途汽車站、公交車站、地下停車場3個不同主體使用。

    郝鑫鵬介紹,江門站位處狹長的區域地帶,為了解決其中可能產生的客流流線衝突,機電系統曾經專門進行了一整套的交通專項模擬,整個場站的流線是南進北出,設計了地下通道,避免穿過江門大道與垂直於江門大道兩條流線的衝突。

    與此同時,機電配套系統工作人員還根據客流流線特徵,在場站內安裝了智能標識及智能疏散系統。“舉個例子,如果車站右側發生了火災,那麼智能疏散系統會引導旅客往左側逃生,反之亦然。”郝鑫鵬説。

    此外,江門站的智慧衞生間內還安裝有顯示屏,實時顯示空餘位置;衞生間吊頂周邊對應每個隔間設置排風設施,增大排風量,除味效果更徹底;無障礙廁所按鍵實現開門、關門、鎖門功能;高架候車廳內採用即熱式電熱水器供應生活熱水。

    ■縱深

    兩年建設 攻克六大難題

    2018年7月,江門站正式開工。次年12月,150多名工人歷時50天,將重達1500噸的側式站房鋼結構編織筒拼裝完成,並用時14小時成功將其升高17米。衝刺之年遇上疫情,江門站在復工後鉚足勁搶工期,近700名工人日夜奮戰,至10月20日,江門站高架候車室裝飾裝修施工完成。

    回顧兩年多的建設歷程,江門站攻克了六大難題,成功在五邑大地再造了一個獨木成林的奇觀。

    難點1

    樁基礎施工

    江門地區地質複雜,地下水豐富,地下淤泥層平均厚度約15米,給灌注樁基礎的施工帶來諸多施工問題。樁基礎作為整個站房結構的主要受力構件,其施工質量不得有半點瑕疵。

    為此,江門工程建設指揮部會同中鐵建工(江門站)項目部,前期組織多次試樁施工與總結,並邀請專家進行施工指導。經過多次改進和完善工藝基礎,江門站解決了成孔難、沉渣厚、成樁難等影響灌注樁基礎施工質量的要因,確保了施工質量。

    難點2

    主體結構施工

    江門站主體結構整體跨度大、單層高度高、型鋼樑柱節點複雜,其中單跨最大長度為22米,單層支模架最大搭設高度為10米,單個樑柱節點鋼筋安裝方式最多有5種。

    經過多次設計核算,江門站選用了安全性能高的盤扣高支模體系,並在支模架搭設初期進行多次試塊試壓,確保其所承擔的施工動靜荷載能滿足現場施工需求。對於複雜的型鋼樑柱節點部位,項目部將節點的圖紙深化、BIM建模及鋼筋翻樣等工序相結合,確保鋼筋下料準確和施工質量,如期完成了主體結構施工任務。

    難點3

    鋼網架拼裝

    面對江門站複雜的鋼網架拼裝,中鐵建工集團成立了科研小組,認真研究和論證各項施工方案。其中,科研小組在鋼結構整體提升方面完成了《大跨度鋼結構編織筒整體提升施工工法》《大型鐵路站房複雜鋼結構施工技術研究》,大大降低了施工難度。

    在鋼網架提升過程中,施工人員利用計算機控制液壓技術,動用幾十台液壓油缸同時作業,全程數字化操作,支點高度誤差控制在3毫米內,完成了重達數千噸的主體鋼結構施工提升。

    難點4

    樹狀編織筒造型

    江門站“生命之樹”樹狀鋼結構編織筒造型獨特、節點複雜、跨度大,重達1500噸的鋼結構施工成了項目的一大難題。

    項目採用BIM技術建立鋼結構編織筒模型,通過模擬施工、預拼裝及計算分析,保持設計方案及施工的一體性。鋼結構採用整體提升吊裝施工方法,有效提高各環節質量控制水平,消除了諸多隱患。

    難點5

    站房景觀設計

    走進江門站站房進站口,以“生命之樹、小鳥天堂”為設計原型的編織筒映入眼簾,重現巴金筆下獨木成林、萬鳥齊棲的百年榕樹壯美景觀。江門站站房按照“站城結合,一站一景”的要求,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基因,融入了小鳥天堂、蒲葵、騎樓、碉樓等地域元素。為將綠色、智能的建設理念進行到底,江門站積極採用先進的節能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以減少採光、暖通空調耗能,使站房更具生態性。

    難點6

    內部裝飾裝修

    高架候車大廳吊頂使用樹葉狀天花穿孔鋁板,呼應“生命之樹”主題建設,利用密孔與疏孔的排列方式增加空間的層次感。商業夾層上方面板搭配有葵葉和碉樓圖案的印花,展示出了江門獨有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地標。在商業夾層四個自動扶梯盡頭處,各設有一個碉樓牌坊裝飾,讓整個江門站“僑味”更濃。

    為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候車廳設有導向台、母嬰室、兒童遊樂場和軍人候車區。衞生間內部增加了文化裝飾畫及綠植,提高衞生間的整體視覺體驗,並採用獨立式梳妝鏡增加私密性。

    ■延伸

    江門站擬推定製巴士服務

    將運營19條長途客運線路及23條公交線路

    “新站開通,公交先行!”10月28日,記者從江門市汽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汽運集團”)獲悉,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長途客運及公交線路安排新鮮出爐,19條長途客運線路及23條公交線路試運行工作準備就緒,江門站正式開通運營時即可投入運營,同時還將推出“定製巴士”等個性化服務,進一步滿足市民羣眾出行需求。

    江汽運集團總經理區海棠介紹,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該公司積極配合江門站開通,做好長途客運站、公交車站搬遷試運行等工作。目前,江門站長途客運站裝修及設備安裝調試等大部分工作已完成。長途客運站、公交車站試運行已基本準備就緒,將根據建設指揮部通知,開展長途客運站、公交車站開業試運行。

    記者獲悉,試運行期間,長途客運站設置線路19條(其中省際10條、市際8條、縣際1條)。公交方面,江門站啓用後同步調整23條線路銜接江門站(其中新會區15條,蓬江區、江海區共8條),計劃運營公交車149輛,日均1142班次,盡最大努力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江門站軌道交通線路穩定後,將根據客源及動車班次情況調整、優化相關長途客運班線線路、班次。”區海棠説,進入全面運營階段後,江門站長途客運線路計劃日發班次將增至130班,線路達56條,其中省際線路29條(包括廣西、湖南等多個江門市民主要出行較多的地區及省份),市際線路共26條(含廣州、深圳、珠海等江門市民主要出行省內城市)、縣際線路1條。公交線路方面,將根據江門站2021年第一季度鐵路經停班次的增加或實際客流需要,再調整3條公交線路銜接江門站,計劃運營公交車20輛,日均206班次。

    此外,為進一步方便大眾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江汽運集團大力推進“定製巴士”服務。“江門站開通在即,將全力打造高水平高質量的接駁服務。”區海棠説,乘客只需通過“江門汽運集團江門汽車總站”微信公眾號或熱線電話提前預約,完成簡單操作,即可“像打車一樣打公交”,進一步提高出行效率,同時也能有效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