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守護迎客松,讓古樹講述美麗傳奇
黃山迎客松,也許是中國“曝光率”最高的松樹。它伸向一側的枝杈,像極了一位熱情的主人張開臂膀歡迎賓客,故而獲名“迎客松”。今年2月4日,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簇“迎客松”焰火在國家體育場“鳥巢”上方綻放,成為中國熱情擁抱世界的象徵。
迎客松一直被人們精心守護。如今,這棵剛剛完成第五次全面“體檢”的古老松樹,續寫着與山、與人、與這個國家的美麗傳奇。
“望、聞、問、切”古樹體檢
秋日的黃山遊人如織,玉屏峯下的迎客松周邊搭起了竹製腳手架,一些身着橙色背心的人行走其間。
10月12日,在黃山風景區,工人在搭建用於迎客松“全面體檢”的臨時工作平台。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他們或手持放大鏡仔細觀察針葉色澤和頂芽的飽滿程度;或用遊標卡尺精準測量松針和頂芽的長度;或輕輕叩擊樹皮,對可能藏有病蟲害隱患或損傷的部位進行深入檢查和清理……
這是針對迎客松的第五次“體檢”。
在遊客們的圍觀中,由森林病蟲害防治、植物生理、土壤營養、樹木栽培養護等相關學科專家組成的專家組,以及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園林局專業技術人員,實地對迎客松生長狀態和生長環境進行了全面考察。
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園林局工程師吳貽軍説,古樹樹齡偏大,樹體普遍存在冰凍、雪壓、雷擊、風折、病蟲危害等造成的損傷,木腐菌、害蟲及雨水會從傷口侵入,導致樹體機械強度和穩固度下降,極易引起枝幹斷裂,甚至倒伏。
按照《安徽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黃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對古樹名木的保護要求,通過“體檢”及時發現、消除影響生長的不利因素,對迎客松等古樹名木的正常生長和延年益壽十分必要。
從1998年開始,當地一般每隔6年對迎客松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和綜合保護工作。
“新梢生長量正常”,“葉色翠綠、新果飽滿”,“未見明顯病蟲危害症狀”,“色澤呈紫紅色,這説明頂芽生命力旺盛”……
現場“望、聞、問、切”後,專家組一致認為:迎客松營養生長正常,長勢良好。
獨立險峯見證國運
沒有人知道,一粒種子帶着怎樣的因緣際會,飛落在黃山奇崛的山石之上。
沒有人想到,在接下來的漫漫歲月裏,黃山絕美的四季,將這粒種子孕育成一棵見證世事輪轉、並擁有獨特名字的青松。
黃山風景區管委會辦公室黨總支書記王國銀是研究迎客松歷史的專家。在他的電腦裏,保存了約五百張迎客松各個時期的照片。
“這是被拍照最多的一棵松樹。”王國銀説,現存最早的一張迎客松照片,拍攝於1914年。
這是拍攝於1914年的迎客松照片(翻拍資料照片)。新華社發(黃山風景區管委會供圖)
那年5月,一支考察隊來到黃山,帶隊的是著名教育家黃炎培。他久仰黃山之名,特意請人隨行拍攝。山上鮮有遊客,一行人走了幾天,飽覽奇美風光,拍了不少當時人們難得一見的景緻,迎客松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看似寧靜的畫面之外,是動盪的時局。百年前的中國,積貧積弱,大好河山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斗轉星移,世事滄桑。紮根在險峯峭壁間的迎客松一直承載着中國人深沉的家國情懷。王國銀介紹,1959年,新中國成立10週年時,藝術作品鐵畫《迎客松》被人民大會堂收藏。鐵打的“迎客松”,是力與美的結合,象徵着人民的國家萬古長青,也向世界表達中國人民的好客之情。
光陰荏苒,老百姓漸漸富起來,旅遊成了時尚。迎客松宛如一位慈祥的老人,注視着一批批慕名而來的遊客拍照留念。它是壯美河山的生動註腳,更是時代日新月異的見證。
樹守山,人守樹
從20世紀80年代起,迎客松有了專職“保姆”:守松人。胡曉春是第19任守松人,他守護迎客松已有12年。
白天每隔兩小時檢查一次,晚上若有報警信號,無論多晚、天氣多糟,都得馬上查看情況。迎客松每一個枝丫、梢頭,甚至樹皮的細微變化,胡曉春都詳細記錄下來。從2010年至今,胡曉春足足記了70多本、超過140萬字的《迎客松日記》。
“2012年1月23日,大年初一。今日晴天,風力1到3級,氣温-4至-7℃。相對濕度88%。迎客松枝丫、冠頂冠幅上的積雪明顯減少,倒一枝的枝丫、梢頭有輕微下垂,其他枝丫和主幹、支撐架等均無異常。”這是日記本上的普通一頁。
“春秋防蟲害,夏季防颱風和強降雨,冬季防大雪。”胡曉春説,每個季節,對迎客松的守護各有不同。
8月14日,胡曉春用放大鏡檢查迎客松的樹皮和紋理,以便及時發現病蟲害。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這份平均每年要在山上待300多天、在旁人看來枯燥又艱辛的工作,胡曉春卻有着完全不同的體會。
“白天人山人海,晚上夜深人靜,靜到只能聽到風吹動草木的聲音,孤獨也很享受。”胡曉春説,十多年了,對他來説,迎客松不單單是一棵樹,更像親人,“迎客松、黃山和我,就是‘你守着山,我守着你’”。
無論是迎客松見證的大歷史還是守松人的小故事,都與青松上的道道年輪一起,書寫迎客松的傳奇。時光流轉,任憑歲月洗練,迎客松傲然挺立,歷經磨礪,卻始終生生不息。
總策劃:趙丹平
監製:閔捷
統籌:衞鐵民
記者:陳尚營、陳諾
編輯:劉暢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安徽分社 聯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