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本文擬定文章標題時,對於國漫的發展,作者本想使用“崛起”二字,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使用“復興”。
百科對於“復興”的釋義是指衰落後再興盛起來,再創輝煌。所以,“復興”比起“崛起”更能概括國漫的發展歷程。
目前國內的動漫市場仍然被日漫佔據了半壁江山,作為世界第一的動漫大國,日本在動漫領域上取得成就不可否認。而國漫近年來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和日漫比起來卻還有着非常長的一段距離。
但其實,中國的動漫也曾經輝煌過,但由於後來的種種原因,導致中國動漫的發展緩慢甚至停滯,於是造成了現在國漫落後於歐美、日漫的局面。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優秀的國創作品出現在市場上,《白蛇緣起》、《大護法》、《魁拔》、《大魚海棠》等作品均取得了不錯的口碑。
2019年的動畫大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經公映一週年,在這一年中,《哪吒》“一戰封神”,票房成績擠入國內影史票房第二,入圍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金鶴獎、金龍獎、華鼎獎等一系列獎項更是輕鬆收入囊中,取得的成就讓人大呼“看到了國漫崛起的曙光”。
而《姜子牙》同樣作為彩條屋出品的封神系列作品,會不會超越《哪吒》再創輝煌自然就成為了粉絲們關注的焦點。
《哪吒》的成功是必然,但也包含着偶然的因素。所以,《姜子牙》想要複製《哪吒》的成功非常困難。
國漫發展史:從一枝獨秀的巔峯,到百花齊放的低谷
中國的第一部動畫是由萬氏兄弟在1922年製作的動畫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而日本公認的第一部動畫是1917年,由下川凹夫攝製《芋川掠三玄關·一番之卷》。兩者之間相差不過短短五年。
中國動畫後來居上,1941年由萬氏兄弟指導製作的《鐵扇公主》上映,在國內引起了轟動。1942年,《鐵扇公主》在日本上映,對日本乃至全世界動畫界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手冢治虫,在日本粉絲被稱為動漫之父,是日本動漫的開拓者和奠基者,被譽為“漫畫之神”。而手冢治虫大師便是在《鐵扇公主》的影響下走上了動漫之路。手冢治虫曾多次拜訪萬籟鳴先生,並和萬籟鳴先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自此之後,中國動畫開始一路高歌猛進,1957年成立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成立將中國動畫事業帶到了第一個巔峯。
《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第一部水墨風格的動畫,這部動漫可以説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而這樣的風格也被稱為動畫界中的“中國學派”。
世界級動漫大師宮崎駿和高畑勳便是中國學派的粉絲,為此宮崎駿和高畑勳還專門拜訪了上美影。中國學派的風格在後來宮崎駿的動漫中都有着非常深刻的運用。
1964年,上美影發行的《大鬧天宮》,這部動漫直接成為了當時動畫製作的巔峯,是傳頌度最高的一部作品。
國漫在此時的發展甚至可以和日漫分庭抗禮,但十年的文革讓國漫的發展一夜間陷入了停滯,國漫經歷了十年的空白期,而日漫在此時卻在快速發展。
文革結束後,中國動畫再次迎來了爆發,1979年的《哪吒鬧海》、1984年的《黑貓警長》、1986年的《葫蘆兄弟》,就算到今天,依然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國漫作品。
但同時,日漫也在此刻迎來他的黃金期。《鐵臂阿童木》、《變形金剛》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日漫進入中國市場,對中國的動漫市場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中國市場上上美影作品一枝獨秀的時代宣告結束。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後,中國的動漫不再由上美影和央視兩分天下,越來越多的動漫製作公司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個時代可以説是百花齊放的時代。
國創市場內部競爭的加劇讓國漫的產量大幅度增加,但卻避免不了良莠不齊的情況。
由於成本上的壓力,有不少動漫製作公司開始打起了歪主意,抄襲之風盛行,再加上中國兒童人口基數的增加,不少動漫都是以兒童為目標羣體,這導致了國漫中絕大部分作品都開始走向低齡化。而日漫卻迎來一次又一次巔峯,在日漫的衝擊下,國漫和日漫的距離逐漸被拉開。
國漫的復興之路:從《大聖歸來》到《哪吒》
國漫當下的環境飽受詬病,但是國漫卻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2015年上映的《大聖歸來》將很多動漫粉絲感動得熱淚盈眶,對於中國人來説,齊天大聖有着無可替代的地位,他象徵着中華文化。
美國人是看《金銀島》長大的,而中國人是看《西遊記》長大的。
孫大聖象徵着打破一切阻礙的反抗精神,而此時的《大聖歸來》便顯得特別有意義,他帶着中國動畫一起歸來了。
此後,“國漫崛起”四個字便成了國人經常提起的字眼,所有人都在期盼着國漫能夠真正意義上覆興,重回巔峯。中國的動畫電影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大護法》、《大魚海棠》、《白蛇緣起》、《羅小黑戰記》等動畫的上映讓人堅定了國漫在復興之路上的步伐。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橫空出世更是讓國人感到非常驕傲。他打破成見,強調自我的獨立性,不僅將中華元素運用得行雲流水,更將流行元素運用得巧妙絕倫。《哪吒》有着和當下相同的價值觀,因此獲得了粉絲們的認同。
央美院長談國漫:立足根本,深挖本土資源
縱觀國漫中那些深受粉絲認可的動漫作品,無一不是建立在中華文化深厚的底藴上。
《大聖歸來》也好,《大魚海棠》也好,《白蛇緣起》也好,《魔童降世》也好,這些作品都是紮根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再進行深度創新。
國漫從來都不缺乏崛起或者復興的題材和元素,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藴是一座令任何國家都豔羨的文化寶庫。就算是日漫中也避免不了對中華文化的運用。鳥山明老師的《龍珠》便是取材於中國的《西遊記》,而《火影忍者》、《海賊王》等經典日漫中更是處處可見中華文化的影子。
正如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院院長範迪安在兩會藝覽上表達的對於國漫發展的看法:
中國動漫藝術在主題和風格上都要走出中國道路。動漫發展一定要立足中國的大地。要表現中國主題,在具體的創作風格上,需要一方面吸收外來經驗,一方面挖掘我們自身的本土資源。數千年的美術傳統中既有文人的藝術,更有非常豐富的民間藝術,需要對其做創造性轉化。
立足根本,深挖本土資源,對其進行創造性的轉化,這是國漫在復興之路上的必由之路。
《姜子牙》被寄予厚望,但恐難超《哪吒》
國漫在近年來的表現一直都可圈可點,每出一部動漫大電影都會被寄予厚望。尚未上映的《姜子牙》便是如此。
作為和《哪吒》一樣的封神系列,《姜子牙》註定會被拿來和《哪吒》對比,那麼《姜子牙》能否超越《哪吒》,像預告片的主題那樣一戰封神呢?
作者認為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1】《哪吒》取得票房成績是現象級的,這樣的現象需要非常多的條件才可以達到。中國影史票房第二的成績足以讓絕大部分作品望洋興嘆。
【2】多數人認為《姜子牙》是《哪吒》的前傳或者後傳,但其實《姜子牙》和《哪吒》雖然同屬於封神系列,但是故事的時間線和劇情的相關度完全不一樣。很多人將《哪吒》當作中國創造“封神宇宙”的開端,但事實並非如此。
【3】《哪吒》取得的成績是必然,但也包含了很多偶然,通常一部電影宣傳質量是影片成功與否的關鍵,《哪吒》的熱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被“炒”出來的,帶有一定的偶然性。
【4】《姜子牙》的延期導致粉絲的熱情消退,通常電影都是需要預熱宣傳的,而《姜子牙》的延期已經超過了半年有餘,再加上當前環境下影院的人氣大不如前,這讓《姜子牙》想要在票房成績上超越《哪吒》難上加難。
【5】從預告片來看,《姜子牙》中所要表達的價值觀和《哪吒》有些雷同,所表現的都是對於命運的抗爭,這樣的設定可能會讓觀眾覺得老套。
結語:好的作品不以票房論成績,《姜子牙》定將是國漫復興路上的濃厚一筆
雖然説《姜子牙》在票房成績上難超《哪吒》,但是從預告片上來看,《姜子牙》的劇情還是顛覆了我們對於封神故事的認知,在封神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度的創新。而影片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傳統文化元素,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此外,《姜子牙》的價值觀聚焦在當代年輕人的迷茫與困惑,以現代文化精神助力中華傳統文化出圈,這樣的手法對於國漫的發展有着非常的助力。不管最終《姜子牙》的成績如何,他都將在國漫復興路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