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牀露營,帳篷搭在半空中的另類露營活動
究竟,還有哪些空間,才能夠享受到最純粹的大自然?
吊牀露營的帳篷,就像一個繭,一個蛹,垂吊在樹林之間。
除了在地面上紮營,流行於國外野外玩家的吊牀露營(Hammock Camping)風潮,正悄悄地吹進國內。
跋山涉水只為在森林醒來的一瞬間
吊牀必須綁在樹徑夠粗的樹上,中高海拔的山區較適合,因而林蔭遍佈,露營環境舒適宜人。
所以,到底什麼是吊牀露營?
吊牀露營,簡言之,就是用吊牀作為帳篷的露營方式。不同於打營釘、撐帳杆的紮營法,吊牀露營將吊牀綁於樹幹之間,以懸空的吊牀為主要休息空間。
吊牀露營,一人一帳,可精簡也可精緻。來去自如,説走就走。
為了找到樹徑夠粗的目標樹幹,必須深入高海拔山區,尋找杉木、松樹或針葉林。越高越冷的高山氣候特性,解決了他怕熱的困擾,加上高聳林立的樹木或疏或密地遮蔽陽光,不會有露營區草坪的直射光線,使得早晨清醒時相當舒適怡人,簡單得很奢侈。
不論行李或心理層面,從簡可説是吊牀露營的核心價值。
若一時興起想去吊牀露營,攜帶必要的裝備,像是吊牀主體、遮雨的天幕、防蚊的紗網、保暖的睡袋、毯子和下側保暖用具(Under Quilt, UQ),加上輕巧的椅子、萬用的登山杖、不易腐壞的食物與簡便爐具等。
攜帶的物品能少則少,不僅能降低重量,也更接近大自然。
為何如此輕便?高山有時車輛不可通行,必須肩負行囊尋找落腳處,此時簡單的行李有助於穿梭山林間。不論是行李或是心理層面,從簡,可説是吊牀露營的核心價值。
【極簡吊牀露營裝備】
帳篷用具:吊牀主體、遮雨的天幕、防蚊的紗網、保暖的睡袋、毯子、下側保暖用具(Underquilt, UQ)
其他用具:輕巧的椅子、萬用的登山杖、不易腐壞的食物、簡便爐具。
注意!吊牀露營必備警覺的心,並隨遇而安
山上環境近乎零光害。在無雲的夜晚,聚會活動後關掉燈火,抬頭仰望便能看見繁星點點。
選對樹,上天堂。選錯樹,住病房
就因為山中天氣變幻莫測,首先,要避免將吊牀綁在相對高的樹上,以免遭到雷擊、樹徑不可以過細、兩棵樹的距離約 5 米為宜、蜂窩和蟻窩要避開、也須確保樹木是活的,免得枯木承重後會斷裂。
面對未知的自然環境,隨遇而安才是上上之策。
除了綁吊的樹木,周遭環境也很重要。往上看,周邊樹木若有乾枯請換地點,砸下來會要人命的;往下看,地面不可有石頭或尖鋭物,以免跌落時受傷。
如何選擇吊牀使用的樹木
1. 樹木不要過高,避免被閃電擊中。
2. 樹徑不可過細。
3. 綁縛兩端的兩棵樹,距離約 5 米。
4. 避開蜂窩與蟻窩。
5. 地面不可有石頭或尖鋭物。
6. 確認綁縛樹木是活的,避免枯木承重後斷裂。
7. 確認綁縛樹木周圍的樹木也是活的,避免枯枝掉落砸中。
吊牀如同在森林裏的家,樁與梁要穩,四周要安全。
我適合吊牀露營嗎?先反問:你能一天不洗澡嗎?
聽到這裏,也許勾起些許露營愛好者的興趣,吊牀露營不像一般露營那樣休閒有趣,辛苦的成分相對多。
除了自然環境因素較為嚴峻,吊牀露營與野營相仿,是無法洗澡的,沒水沒電的原始特質勸退了許多愛乾淨的露友。少了車輛的運載,一切都得簡化,包含裝備和飲食,需要冰桶的生鮮也須因裝備輕量化而捨棄。
若能克服以上種種情形,熱愛野外、崇尚自由的露友,下一露不妨試試吊牀露營!
吊牀露營的環境,通常沒水也沒電,除了上山後的飲食,入夜後的燈光也須自備。
吊牀露營的重要觀念
1. 保暖裝備的錢不能省
在國內,適合吊牀露營的樹種不乏杉木、松樹、針葉木,樹徑較足,不過海拔較高。因此從事吊牀露營活動,請務必做好保暖措施,以免日落後失温造成不適。
睡吊牀時由於背部擠壓保暖材質,懸空的下方又有空氣流動,造成冷背症狀(Cold Back Syndrome, CBS)。俗稱尿布的保暖裝備 UQ(Under Quilt)因而出現,包覆於吊牀下方外側,專門解決吊牀露營時的背部保暖問題。雖然價格偏高,但專業人士表示這是必須裝備,千萬不能省。
有了 UQ 保暖懸空的吊牀下部,在裏頭休息便不易失温。
雖然 UQ 包裹在吊牀外,讓外觀有點雜亂不好看,但還是保命要緊。
2. 吊牀與睡姿各是一門學問
在吊牀裡睡上一夜,是否有點難以置信?由於國內多數吊牀產品較為娛樂導向,本體長度偏短,躺下時,吊牀因重力形成下沉弧度,人體容易受到頭尾兩端擠壓。因此,吊牀鋪平後的長度建議至少 3米,越長越舒服。
綁吊牀也不要硬拉得過於水平,吊牀下垂角度與地平線之間建議有 30 度,是睡起來最舒服的角度。此外,睡姿不可過於端正,否則兩側的布料會內縮,將人體包覆起來,最好的睡姿為斜着睡,以軀幹將布面稍微撐開避免包覆,最後,腳部高於頭部也較不易搖晃。
在吊牀上稍微斜着躺,以肢體撐開弔牀布面,是比較舒服的睡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