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運河,打開歷史的大門

探秘運河,打開歷史的大門

文字猶如記憶的磚石,搭建起一間間歷史的亭台樓閣。每當打開一本與歷史相關的書,就彷彿看到古人重新打開了大門,邀請你踏着文字鋪就的道路,慢慢地在不同的屋宇、花園裏徜徉,在不同的人身邊走過。

“揚州繁華以鹽盛”。揚州城市文化與兩淮鹽務興衰與共,劃出了走向一致的曲折線。重現明清時期兩淮鹽商的繁榮與衰落,以及受之影響的社會風氣流變的詩書繁多。儀徵人李斗的《揚州畫舫錄》是其中流傳頗廣的一本。清朝時期一張《揚州畫舫紀遊圖》,又是在《揚州畫舫錄》的基礎上把揚州勝景收集為圖。王振忠所寫的《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一書,又對古籍善本《揚州畫舫紀遊圖》進行了研究。如同套娃一樣,《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之中有《揚州畫舫紀遊圖》,《揚州畫舫紀遊圖》之中又有《揚州畫舫錄》,這些疊套在一起共同構建起供不同歷史時期讀者追憶明清兩淮社會圖景的樓閣。

同是按圖索驥,感受卻並不一樣。曾經的勝景都化作了土,過去的繁華都化為一場虛夢,晚清、民國時期的文化旅行者多從中看到淒涼,哪怕小草、流水也隱隱含悲。身處現時的我,雖然也有滄海桑田的感觸,但更多的是一份驚奇。這讓我想起曾經到清河、臨西尋訪大運河歷史文化遺產的經歷。大運河岸邊曾經人來人往的鹽店只剩下幾間空曠的房屋,過去貨來貨往的船運碼頭孤零零得沒有一隻船來停靠,寬廣的水面上偶爾有人作伴過來網魚,到處都是空曠寂寥。讓人在感嘆這樣一條人工河竟然發揮過國家運輸大動脈偉力的同時,雖有大運河不復往日壯觀的遺憾,卻沒有過多的失落。

之所以有這樣不同的感受,或許和人與技術之間的不同聯繫有關聯。越是應用熟練的技術,人們越是從中受益,也越是依賴、留戀搭建在這技術之上的社會、經濟、文化樓閣。當鹽務的興盛不僅為商人帶來巨大利潤,也為當地城鎮的商業繁榮、文化興盛以及園林繁盛奠定了經濟基礎之時,其技術基礎正是兩淮無與倫比的運河運輸。當運河淤塞,食鹽改為海運之後,在銀價上漲、戰亂頻繁的多方影響下,兩淮鹽商利潤大減,揚州失去了區域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當地的城市文化也自然受到影響。曾經聚如繁星的文人墨客散如流萍,追憶過去,如何能不感慨世事滄桑?作為現代人,又住在北方,少有河中坐船的經歷,人生中最好的記憶、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和船運關係並不密切。眼見寬闊的運河上並沒有船隻往來,似乎也並沒有那麼傷感。

隨着一次次技術革命浪潮的翻湧,有太多的新鮮技術出現在歷史的圖捲上。只是有的曇花一現,就轉入黯淡;有的仍在不斷更新換代,生命力越來越旺盛。例如朽爛在河邊的漕船、農家院裏蒙塵的農具,又例如我們日日吃飯的瓷碗,插花的陶瓶。有許多人還在執着保留着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的技術工具,藉以留住那份對這種發揮過作用的技術的記憶,還有更多的人在歡欣地迎接着新技術的變革,熟悉、享受新技術的新便利。新技術自然有超越老技術的獨到之處,但老技術也曾經有它輝煌的時代,有它搭建過的經濟文化樓閣。所以擁抱新技術的同時,不妨也走進老技術的歷史空間,順着文字的指引,看看盛景,聽聽故事。當一切都如海市蜃樓透過文字浮現在眼前時,我們並不是空忙一場,一些對現在仍有啓迪意義的道理就在其中時隱時現。

運河風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1 字。

轉載請註明: 探秘運河,打開歷史的大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