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丹-論語感悟》
作者:于丹
于丹從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愛之道等七個方面闡述了《論語》中所藴藏的智慧及其對現代生活的啓示。
理想和行動的關係,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係。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於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的內心願望。你的內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越會捨棄那些激烈的、宏偉的、張揚的外在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做得更好。
其實我們都很珍惜自己的一生,不想過的泯然眾人矣。但一味的去追求不同,可能那個不同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看似平凡又普通的生活,因為你的加入而又變得不同。孔子還教會我們融入這個世界,如何融入,那麼你就是茶葉,讓水沖刷、洗禮你,最終變為茶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孔子説:“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小人才會在人際糾紛中不斷的蜚短流長,而君子則更看重在自己的內心建立一種對達到的信仰和追求,這個達到就是孔子所説的天命。孔子説:“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知命,知禮,知言,這三個境界在人生中的順序是倒着的:我們都是最先知言,在與人交談和讀書中瞭解這個社會,瞭解他人;但是知言還不夠,還不足以在社會上立足。還需要你懂得禮儀,能夠充分尊重他人。多一分尊重,就會少一分抱怨。更高的一個層次是知命。知命就是達到了孔子所説的君子境界,已經建立一個自循環的系統,他內心會有一種淡定的力量去應對外界。
2.
《季羨林談國學》
作者:季羨林
在《談國學》中,季羨林用“漫談”式的短小文章,分別從宏觀和微觀視角對“國學”概念、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色、古代歷史、文學與佛教等問題等,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分享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體悟與沉思。
面對“國學熱”,季羨林晚年提出了“大國學”的概念,主張以開放宏觀的視角看待國學。他認為凡是中國特有的,不同於外國文化的,都可以列在國學之內;中國文化是中國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他們創造的文化都屬於國學的範圍,同時融入到中國文化的外來文化,也屬於國學的範圍。
這本書的意義,如果用一句俗語表達,即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讀完此書,老先生幫助我對於如何認識國學,認識東西方文化藝術,如何身體力行學習國學,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提供了可參考的方法論。本文四個部分裏,眾篇文章雖然短小,但是老先生條分縷析、深入淺出的論述,讓我掩卷之後心生無比的敬意。果真是“雖學富五車,卻水深愈靜”。但另一方面,老先生思想又顯示出其“調皮可愛”之處,這無不應證他提倡的“順乎人心,應乎潮流”的思想發展觀。
3.
《時間之書-餘世存説二十四節氣》
作者:餘世存著,老樹繪
這本書最閃亮的地方就在於作者對時間的文化解讀,這種解讀完全是東方式的,哲學式的。時間體系中有許多概念都充滿各種神秘的隱喻,這需要寫作者必須是一個非常有想象力和觀察能力的人,同時也必須是一個博覽羣書的雜家。
我一直很喜歡這種文史哲貫通的寫作風格,它為閲讀不僅帶來美的享受,也不乏歷史知識,以及關於人生和世界的透徹思考、精闢見解。就當下作家羣體而言,餘世存先生一直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從《大時間》到《時間之書》,作者都有一種終極的世界大關懷,將人放在一個宏大久遠的宇宙和歷史之中,這種大時空觀體現了一種超越的、關於真和善的大情懷,讓不同的人都能從現實的區隔與對抗中找到一絲温暖的認同。古代的“天人合一”與現代的“人與自然”應該是承接的,而不應是顛覆的。
二十四節氣貫穿於一年的時間流轉,也承載着幾千年來人們累積的經驗,我時常驚詫於每個節氣所伴隨的氣候變化。在這本書中,我可以看到時間流逝的改變,氣候的更替,花木的變化,動物的生息奔走,養生的常識,如若只有這些或許不會被贊為“中國人的‘時間簡史’”,通過引經據典地將自然與人格相輔,闡明人格,責任與使命。
正如作者自序所言:“節氣不僅跟農民、農業有關,不僅跟養生有關,也跟我們每個人對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認知有關。普通人只有瞭解節氣的諸多含義,才能理解天人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