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尋墓記 | 曹景行

也許因為我是農曆七月十五“鬼節”出生,我對墓地總有特別的感覺,尤其到了別的國家,總想去看看那兒的墓地,著名的和非著名的。不為別的,墓地裏面有歷史,有文化,有藝術,有説不完的悲歡離合、人生哲理,有時還會遇到新聞。早先在“筆會”刊發的扎哈羅夫的葬禮(《莫斯科“偶遇”的葬禮》,2019年11月11日“筆會”刊發),就是在莫斯科新聖女公墓撞上的。跑多了很想寫個系列,這兒開個頭吧。

巴黎尋墓記 | 曹景行


蒙帕納斯公墓遠景

2017年5月,我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師生到法國採訪報道馬克龍當上總統的那次大選,在巴黎塞納河左岸的蒙帕納斯住了一個半星期。百年前,那兒正是巴黎文化氣息最濃厚的地區,直到二戰之後。而如今,當年每晚在咖啡館、舞廳和酒吧風流聚會的名人,許多都安眠在不遠的蒙帕納斯公墓裏面,離我們住的酒店也不遠,步行十來分鐘。

前後去了三次,都是下午完成其他採訪之後,頂着暮色而歸。最晚那次差點被關在墓園裏面過夜,只是為了尋找莫泊桑,為了向他致敬。我最早接觸法國文學就從他的作品開始,李青崖先生翻譯的莫泊桑中短篇小説,上下兩集,父親留在上海家裏,成為我的讀物,記得上面還有李老題字。不經意中翻開,第一篇看的是《項鍊》,一下就讀進去了,接着一篇接一篇……很快就翻到了《羊脂球》,那年月,對我這樣的高小學生,對這樣的法國女性理解上還是有點難度。

蒙帕納斯公墓為巴黎三大著名墓園之一,進去時一定得找份帶編號的地圖;即便有了,要在密集的石碑和雕像中按圖索驥仍非易事。兜來兜去就是找不到莫泊桑安葬的26號墓區,問了管理人員才知道在墓地的另外一小半,當中被一條馬路劈開。匆匆趕去已見夕陽,正好遇上一老一小最後兩位拜訪者出來,給我粗略指點了方位。

莫泊桑的墓不好找,比想象的要小,而且沒有什麼特別的裝飾物,沒有雕像,只有一座帶十字徽和他名字的石拱門作為墓碑,不高且樸素。前面兩三平方米大小的墓地四邊有金屬圍欄,裏面種着一小片不知名的黃綠色植物,普普通通。那天也沒有人獻花,給人一種孤單的感覺。他43歲因精神病去世,一生無妻無子,情婦給他生了三個孩子,都只養不認。

墓碑下面本來有一小塊白色大理石板,刻着他《一生》中説的:“我們所見的一生,從不會如想象中那般美好,也不會如想象中那般糟糕。”我去時卻不見了,是被什麼人破壞了?留下的石座赤裸裸,上面只有兩行模糊不清的塗鴉,還有到訪者留下的一些石塊、卵石和貝殼。後來又看到別人拍的一張照片,連那個簡陋的石座也被砸破右下方。崇尚文化的法國到底怎麼啦?不知如今是否修復。

還在莫泊桑墓地四周徘徊,突然聽到鐘聲,墓園六點整就要關門。我只好匆匆離開,朝着鐵門方向奔過去。一路上還擔心跑錯方向就糟糕了。拜訪墓地時間永遠不會夠,好在明天還可以再來……一定要找到法國曆史上十分重要的“德雷福斯案”主角的墓地。導演波蘭斯基去年的獲獎大片《我控訴》,講的就是這件事。

巴黎尋墓記 | 曹景行

德雷福斯家族墓地

與莫泊桑相比,身為猶太人的德雷福斯墓地更加簡單無華,也更加難找,兜兜轉轉花了我一個多小時。每個法國學生上歷史課,一定都讀到過猶太人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炮兵上尉的案件。他1894年涉嫌出賣軍事機密給德國被捕,以叛國罪入獄流放,後來發現為冤案,但法國軍方卻堅拒重審。

從1897年到1899年的兩年中,整個法國都被捲入德雷福斯案,歷史學家巴巴拉·塔奇曼説:“法國縱身跳入歷史上最大的騷亂之一。”她還引用後來出任法國總理的萊昂·布魯姆的話,那似乎“是名副其實的內戰……最親密的感情和個人關係也被打斷,世界被倒了個兒,一切要重新分類……那是一場人類危機,和法國大革命一樣猛烈……”

但在今天的巴黎蒙帕納斯公墓裏面,我幾乎問遍每一個遇到的人,全都一臉的茫然。最後在地圖上標明的墓區轉了好幾圈,都有點想放棄了,低頭一看卻發現他和家人的墓碑就在我前面一米遠平躺着。墓地沒有任何裝飾和圖案,四周沒有花草,碑上散放着二三十顆小石子,那是猶太人到訪墓地的習俗,擺上小石子表示敬意。

墓地是德雷福斯家族的,碑文上刻着八個人的名字,最後一位2012年去世,名字刻在碑石的右側,以後大概還會再增加。打頭那行就是1935年7月12日去世的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那時他早就洗清冤案,官升少校、中校,一次大戰結束那年退伍。

巴黎尋墓記 | 曹景行

德雷福斯家族墓地碑文

我不識法文,但從第二行的文字大概可以猜出,二次大戰中,他的外孫女瑪德琳·利維遭放逐,死於奧斯維辛集中營,年僅25歲,這是猶太家族永遠的痛。德雷福斯案當年會鬧得這麼大,也是因為法國國內強烈的反猶浪潮。

想了解或重温德雷福斯案件,除了看書當然就是看電影《我控訴》。片名來自法國大作家左拉發表在《震旦報》上致總統公開信的標題,這篇文字掀起的風暴有力推動了案件的重審。左拉現在已經進了法國的先賢祠,他的墓仍在巴黎另一著名墓園蒙馬特公墓,有時間一定要去。

蒙帕納斯公墓眾多名人中,拜訪者最多的當數薩特和波伏娃,還有杜拉斯、桑塔格、波德萊爾、潘玉良……説不盡,寫不完,待以後。巴黎尋墓,當然還有拉雪茲神父公墓和蒙馬特公墓。


作者:曹景行
編輯:謝 娟
責任編輯:舒 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65 字。

轉載請註明: 巴黎尋墓記 | 曹景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