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當個詩人實在是一份性價比超高的職業,不用像李杜、蘇辛那樣做傳奇詩人,寫詩也不一定會給當下的生活帶來本質上的改變,像孟郊,寫了一輩子詩,那麼出名的大詩人,科舉照樣不中,生活依然貧苦,但是,可以千古留名啊!古代文人士大夫,最大的追求不就是被後世永遠相傳嗎?
從政當個清官也可以千古流芳,當個貪官遺臭萬年,但是從政的門檻太高了,要有背景,還要考試,當詩人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唐宋,詩詞就是那個時代的魂,是個人都能寫兩首詩,一不小心寫出精彩的句子,名字就留下來了。
歷史上很多詩人都是這樣,一生流傳下來的詩詞可能就一兩首,數量雖少但架不住質量高啊,我們來細數一下那些憑藉一首絕妙詩詞流傳千古的詩人。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朝詩人崔顥,流傳下來的詩並不多,但這首《黃鶴樓》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嚴羽《滄浪詩話》甚至將其評為唐七律第一,這個説法有待商榷,畢竟老杜《登高》珠玉在前。
這首詩還有個傳説,當年李白登上黃鶴樓,詩興大發,拿起筆正要題詩,突然看到崔顥的《黃鶴樓》,只好嘆口氣,提筆寫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件事後來成了李白的心病,很多年後,李白模仿《黃鶴樓》的創作方法,寫來了《登金陵鳳凰台》。
當然,這也只是個傳説,當不得真。但是,從以上兩件事也可以看出,《黃鶴樓》在詩詞歷史上,確實是受到很多人追捧的,直到現在,也是中小學生必背的課本詩之一,影響非常大。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按説常建流傳的詩也不少,現存有57首,而且後人評價説常建的山水田園詩,足以與王維、孟浩然抗衡,但很不幸,他真正被人們口口相傳的詩,只有這一首《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這首詩確實寫得很美,在清晨遊寺後禪院有感,用最簡潔樸實的筆觸,描寫了景物獨特、寂靜幽深的情境,特別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一聯,感染力非常強,讀來使人如臨其境,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是這聯詩的鐵桿粉絲,還曾經效仿作一聯,結果當然是沒寫出來,只得感嘆道: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
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河源日未闌。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盡天山行路難。
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河源日未闌。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盡天山行路難。
看到這個名字,只想問一句,萬楚是誰?
萬楚是唐朝詩人,存詩很少,即使《唐全詩》也不過收錄其3首詩篇而已。在這不多的存詩中,還有一首是在和歌伎小姐姐玩耍後寫的贈妓詩《五日觀妓》,和唐朝大多數詩人一樣,萬楚也是個風流小哥,這樣的事雖然在思想性上不值一提,但藝術性非常高。
萬楚最受人稱讚的是《驄馬》,從馬的外表到內在,不吝溢美之詞,説驄馬不甘寂寞,有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哪怕千山萬阻也在所不辭,這當然是詩人的慣用手段,明是贊馬,實為喻人,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宏偉抱負。
整首詩格調高亢,豪放曠達,頗有盛唐氣象,清朝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評價道:幾可追步老杜詠馬詩。我們知道,老杜是個愛馬的詩人,一生寫過許多贊馬的詩,都是名篇,如《房兵曹胡馬詩》。萬楚這首詩能被拔高到與杜詩相提並論,足見其可貴之處。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前面幾位詩人,再怎麼不出名,好歹有個名字,這篇《金縷衣》的作者就悲劇了,有些地方把它歸在“無名氏”名下,有些人又説是“佚名”所作,我曾一度好奇,這“無名氏”和“佚名”到底是誰,為什麼這麼有才,從春秋到清朝,都有他們的作品存世,佩服佩服。
另有一説,這首詩的作者是杜秋娘,據説唐元和年間,鎮海節度使李錡酷愛這首詩,經常讓侍妾杜秋娘吟唱——這個故事來源於杜牧《杜秋娘詩》,有些唐詩選集因此説作者是杜秋娘或李錡,但人杜牧也沒説是杜秋娘所作啊,所以武斷地把這首詩歸於杜秋娘名下是不負責任的。
但不管怎麼説,這首詩所表達的“惜時”這一中心思想,是值得所有人學習並反思的,這大概也是《金縷衣》得以流傳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