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你説薄荷這兩天出現的又不是鯨了?抬槓有意思嗎?有!
來源:氧分壓環球潛旅(ID:blue_EAN)
作者:格瑞普哥哥
來自專輯魚趣
可能在潛圈聚會或者其他海洋愛好者聊天時,都會聽到有朋友説他們最喜歡的鯨魚是虎鯨(orca)或者殺人鯨/逆戟鯨(killer whale)。這種有着霸氣名字和熊貓一樣萌萌外表的大傢伙一旦在某一水域出現,往往都會引起關注,這不,昨天開始就有很多朋友恨自己此時此刻不在薄荷島了。
不過,有一條關於虎鯨的小知識,會不會讓你驚訝呢?那就是 -- 從技術角度講,虎鯨/殺人鯨/逆戟鯨並不是鯨魚,而是海豚。這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預感到自己奇怪的知識和槓精的技能點又要如同長江一樣洶湧上漲了呢?
我們知道,所有的鯨魚、海豚和江豚都歸屬於哺乳動物綱裏的偶蹄目(Artiodactyla Order,同目的陸地動物有我們非常熟悉的豬牛馬羊)裏的鯨下目(Cetacea Infra-Order),而且鑑於虎鯨有長達10釐米左右的牙齒,因此再歸入齒鯨小目(Odontoceti Sub-Order)。
與之相對的,是那些口內無齒,上頜有簾幕般的角質鯨鬚,濾食成羣鱗蝦的鬚鯨小目(Mysticeti Sub-Order)。
(上:虎鯨;下:灰鯨)
可能有心急的朋友要説了:"那齒鯨鬚鯨都是鯨啊,那不就沒槓可抬了嗎?"
哈哈,接下來的翻轉劇情是這樣的:虎鯨同學在被歸類到了齒鯨小目之後,又被進一步地歸入到了其下的海豚科(Delphinidae Family)裏。也就是説所有的海豚其實都是齒鯨,而虎鯨首先是一種海豚,而後才是一種齒鯨,而齒鯨小目之下,既有“豚”(如:鼠海豚、淡水豚),也有“鯨”(如:獨角鯨、抹香鯨、喙鯨)。
(需要橫屏查看的總是好東西)
這個問題就有點像紅米酒肯定是酒
但是説是米酒就更準確了
不過非要説它是紅酒就。。。
(誤)
而虎鯨最終被划進海豚家族,除了外形原因外,最重要的是跟海豚家族的另一“特異功能”有關:
雖然鯨類是水世界裏的歌唱家,震撼人心的鯨之聲甚至可以幫助鯨類進行百公里以上的相互交流,但只有海豚能利用聲波反彈原理進行三維空間定位,並進行捕獵。而這還得歸功於其前額部分一個叫做額隆(melon)的聲波接收器官。
©US whale
魚兒被自己的鰾出賣
你有沒有被BCD出賣
(誤)
包括虎鯨在內的海豚家族都擁有發達的額隆,而同為齒鯨小目的抹香鯨,其聲學定位器官已經退化為小腦油倉(junk),並且被埋在了幫助它控制中性浮力的鯨油器(spermaceti organ)的下面,至於鬚鯨小目的大傢伙,是沒有聲學定位能力的。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natomy
所以綜上所述,雖然虎鯨無疑是海豚家族裏當之無愧的大塊頭(成年體型最大可達10米左右),但真要比起它那些動輒二三十米身量的真・鬚鯨表親們,那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同樣道理,與虎鯨親緣關係最近的“大豚”們,諸如偽虎鯨、圓頭鯨、瓜頭鯨等,雖然名字裏也都頂個“鯨”字,但都得老老實實地待在海豚家族裏。
白米酒、粉紅米酒和起泡米酒
(大誤)
在此,葡萄哥哥恭喜你奇怪的抬槓知識又增加了,而且儘管生物分類這事有時真會讓人頭疼......但它一點不會減少虎鯨這個海世界裏的笑面殺手的魅力!
虎鯨作為站在海洋食物鏈頂端、且活動範圍幾乎遍及世界所有海域的王者,擁有着非常寬泛的食物範圍(想吃啥吃啥),不過這種高度智慧的殺手早在數百萬年前就分化出了不同的生態羣體(ecotypes), 不同羣體通常會捕食不同的獵物,以避免羣體之間因爭奪食物而發生火併(想象一下這個家人專吃酸菜魚、那家人專吃驢肉火燒,大概就不會發生餐館門口排隊事件了吧)。
這些虎鯨羣體經過長期演化,不但行為舉止上大相徑庭,甚至由於很少通婚,現在藉助基因技術就能夠非常容易將它們進行劃分。以下是目前已知的虎鯨生態羣:
南半球生態羣
Southern Hemispheric Ecotypes
A型
它們是一羣大個子(普遍身長都在9.5米左右)喜歡南半球的開闊水域,主要獵殺小鬚鯨(minke whale),因此常年尾隨小鬚鯨在南極水域附近遷徙。
B型(大)
它們也被稱為駝冰虎鯨(Pack Ice orca)。它們在南極大陸周圍鬆散的羣冰中捕食海豹。而具體的捕獵方式則是以合作的方式用尾巴和身體制造波浪,將躺在浮冰上休息的海豹衝下來,然後大快朵頤。由於皮膚上經常寄生有硅藻(diatoms),馱冰虎鯨的肚子往往呈現棕色或淡黃色,而上半部分原本是黑色的皮膚反而顏色較淺。
B型(小)
傑拉許虎鯨,以它們最常出沒的南極半島傑拉許海峽(Gerlache Strait)得名。它們比A型和駝冰虎鯨個頭略小,同時它們也可能因為硅藻的緣故而變得肚子有點黃而背部顏色偏淺。它們的菜譜還沒有完全得到確認,但有人看到它們以企鵝為食,並且它們往往在企鵝羣周圍出沒。
C型
所有不同生態羣裏個子最小的是羅斯海虎鯨(Ross Sea orca)--雄性長約6米。和其他南極虎鯨一樣,它們也是被硅藻包裹而呈現出淡黃色的色調。而它們眼部附近的白色斑紋呈現非常獨特的傾斜。羅斯海虎鯨通常出現在南極洲東部附近厚厚的冰層中,有人看到它們吃南極鱈魚(Antarctic toothfish),但它們是否只吃魚還是未知數。
D型
亞南極虎鯨(南半球的第5種生態型)是在20世紀50年代新西蘭的一次大規模擱淺事件中被發現的。當時,它們被認為是世界範圍內虎鯨物種的一個變異類型。雖然它們有着其他虎鯨的黑白顏色和斑紋,但這些虎鯨的背鰭較短,頭部較圓,而且有所有生態型中最小的眼斑,使它們的外觀非常特殊。從那時起,這種罕見的生態型只有少量的目擊記錄,但足以讓研究人員意識到它們是一種獨特的生態型,而不僅僅是一種變異。它們曾被看到食用巴塔哥尼亞鱈魚(Patagonian toothfish),但和羅斯海虎鯨一樣,它們是否只好"魚口"仍是未知數。
北半球生態羣
Northern Hemispheric Ecotypes
定居虎鯨 (Resident orcas)
定居虎鯨是魚類專家,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們往往在魚類大量繁殖的地區周圍有小範圍的家園。北太平洋兩岸都有定居虎鯨,特別是北部和南部(相對於美國和加拿大本土而言)的定居虎鯨幾乎只吃三文魚,而阿拉斯加的定居虎鯨則吃多種魚類,包括三文魚、鯖魚、大比目魚和鱈魚。俄羅斯遠東虎鯨項目(FEROP)的研究表明,俄羅斯和日本沿海的食魚虎鯨更喜歡三文魚和鯖魚。定居虎鯨在大的生態羣中以家庭為單位生活,以母系和家族為單位劃分,後代終生與母親生活在一起。這些羣落在基因和聲學上彼此不同,每個羣落都有其特有的特徵,如北部定居虎鯨會經常以衝灘方式捕食。
畢氏虎鯨 (Bigg's orcas)
另一種北太平洋的生態型,也被叫做過客虎鯨(transient orcas)。它們是吃哺乳動物的殺手,和定居虎鯨一樣,不同的畢氏族羣捕食不同的獵物--從港灣海豹到小鬚鯨,再到灰鯨幼崽。它們以小羣體的形式生活,經常在從南加州到北極圈的大範圍內旅行。畢氏虎鯨非常注重家庭,它們生活在較小的羣體中,與親屬形成了密切的聯繫,一些後代會終生與母親在一起。FEROP在西北太平洋記錄到了畢氏虎鯨。這些虎鯨也被認為是體內毒素最多的虎鯨 -- 作為頂級掠食者,它們將被捕食的哺乳動物體內所積累的污染物也消化吸收進自己身體裏,最終儲存在這些虎鯨的脂肪中。
遠洋虎鯨 (offshore orcas)
在北太平洋發現的第三種生態型,目前學界對其還了解不多,因為它們生活在大陸架以外遠離大陸的地方,因此很少被發現。它們的分佈範圍很大,從南加州一直延伸到白令海,它們的社會結構和對獵物的偏好仍然未知。它們通常以50只以上的大羣出現,並被看到捕食魚類和鯊魚。遠洋虎鯨的牙齒經常被磨掉,説明它們吃的是皮膚粗糙的東西(比如鯊魚)。它們是北太平洋三種生態型中最小的一種,與定居虎鯨的關係比與畢氏虎鯨的關係更密切,儘管這三種生態型在基因上都是不同的。
北大西洋1型
這些小個子虎鯨生活在關係密切的羣體中,似乎是雜食型食客。據瞭解,它們以挪威、冰島和蘇格蘭周圍的大量鯡魚和鯖魚為食;也有人看到它們以海豹為食。和其他虎鯨生態型一樣,不同的族羣有不同的獵物偏好,有不同的家園範圍。挪威附近的1型虎鯨被觀察到使用旋轉木馬捕食技術,將鯡魚趕成密集的球狀,然後用尾巴拍打魚羣,使其暈眩。對1型虎鯨的研究正在進行中,照片識別研究正在逐步揭示這些虎鯨的規模和種羣結構;未來很有可能從該型中進一步劃分出更多的生態型。
北大西洋2型
2型虎鯨主要捕食其他鯨魚和海豚,特別是小鬚鯨。這些很少見到的生態型都是大塊頭,有獨特的斜眼斑,和其他吃哺乳動物的虎鯨一樣,它們受到污染物的嚴重威脅。與太平洋地區的不同生態型相似,北大西洋1型和2型虎鯨的獵物特化反映在它們的牙齒上--1型的牙齒因以魚為食而磨損嚴重,而2型的牙齒更大、更鋒利,用於捕食其他哺乳動物。
檢驗學習成果的時候到了:
您能根據朋友圈裏的視頻或者這張截圖
辨認出薄荷島虎鯨屬於哪個生態羣嗎?
開個玩笑,辨認不出來也沒有任何關係,因為現在還不斷的有新的生態羣被辨識出來 --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資料來確定它們屬於所述的10個種羣:例如 -- 直布羅陀海峽以金槍魚為食的虎鯨可能是第三種北大西洋生態型;還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虎鯨可能經常出現在北大西洋西部和加拿大北極地區。夏威夷羣島周圍和墨西哥灣的 "熱帶虎鯨 "種羣被觀察到的數量很少,科學家甚至不知道它們以什麼為食--它們也可能是新的生態型或亞種。新西蘭周圍的常駐羣體有大約117個已確定的個體,它們主要捕食鰩魚和鯊魚,但也捕食其他魚類或其他鯨魚和海豚--這不太符合目前南半球其他生態型的習慣。
上述這些小規模的種羣似乎並不與其他族羣互動或雜交,並且數量很少,因此如果不進行進一步瞭解和保護的話很有可能在未來從生物進化的大歷史中消失,而這也是生物識別與分類的意義所在。
虎鯨所受的威脅與我們所能做的事
Threats & Helps
-- 捕殺
目前仍有國家對包括虎鯨在內的大型海洋哺乳動物進行商業性捕殺,對此我們要強烈批判和抵制。
這些國家包括: 格林蘭、日本、印度尼西亞
-- 圈禁
虎鯨和其他鯨豚類動物的高度智慧是造物主的恩賜,不應該成為人類盈利的工具。對於任何有虎鯨和其他鯨豚類表演或展示的海洋館,我們都應該堅決say NO!!!
-- 污染
如前所述,大自然食物鏈頂端的獵手現在飽受環境污染之苦,可以説所有生物所受的污染最後都會跑進頂端獵手的肚子裏,所以請儘量少地使用化學品、塑料製品並儘量少製造不可回收垃圾。
-- 漁網纏繞
沒有哺乳動物能夠在水中呼吸。一旦在水中被漁網纏繞,再智慧的鯨魚或海豚都會死於溺斃。如果您在潛水過程中發現廢棄的漁網,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將其打撈,或升水後通知潛店、潛船。
-----參考來源
uk.whales.org
oceanconservancy.org
www.eaglewingtours.com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