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譽為“金龍降落的地方”——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
在這裏,流傳着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説。
視頻資料截圖。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村黨委提供
很久以前,有一條金龍從錢塘江上飛過,看見北岸邊一個美麗的村莊,留戀難捨。於是,它便從雲霞中降落下來,一頭扎進河中,再也沒有離開。
從此,這個地方就被叫做“雲龍”。
回首過去,曾經的“雲龍”可謂享譽中外。
在全國,有24個省63個縣前來參觀“取經”;國際上,38個國家85個代表團815名外賓在此訪問。
一個小小鄉村,如何得到大家的認可?如今它又怎樣了呢?
圖為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範宇斌 攝
1
浙江,全國蠶桑生產的發源地之一。
早在宋元時期,浙江就已成為全國蠶桑最發達的地方,而杭嘉湖地區的蠶桑生產發展更為迅速,逐漸發展為全省的主要蠶區。
“白花花的蠶爬啊爬上山,哪家兒童追逐嬉戲;古老的東方小村落,絲綢連接了古往今來……”
一曲軟糯婉轉的《雲龍謠》,將我們的目光聚焦在這個錢塘邊的小村落裏。
1959年開始,在那個農村公有制集體經濟時代,雲龍村提出“吃飯靠種田,用錢靠養蠶”的口號。
視頻材料。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村黨委提供
為此,全村幹部、社員一起通過種桑養蠶,來改變雲龍面貌,改善自身生活。
雲龍村的發展與變遷,便與蠶桑緊密相連。
1973年,雲龍被命名為全國“農業學大寨”先進典型;
1978年,獲“全國科學技術先進集體”稱號,蠶桑業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浙江日報頭版報眼同時刊登;
1979年,被評為全國農業先進單位,獲國務院“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成績優異”嘉獎令。
“1974年至1983年,曾是雲龍最輝煌的時候。”周王廟鎮雲龍村黨委書記範衞福説道。
照片材料。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村黨委提供
據他回憶,小時候,經常看到有外賓來村裏參觀。“一輛輛紅旗牌國賓車從杭州開來村裏,路上100米就站一個公安,印象非常深刻。”
他説,當時村裏15家村辦企業辦得紅紅火火,從種桑養蠶、繅絲加工到紡織服裝,形成了一整條產業鏈,帶動雲龍迅速富裕起來。
早在1985年,村裏有奶牛場,村民每天早上起來就能喝上牛奶,這在當時可不多見。
就像《雲龍謠》裏唱道,“白花花的蠶繭連接了五湖四海”“勤勞的雙手換來風月醉雲龍”……雲龍村就是靠着種桑養蠶,發家致富,名揚世界。
圖為雲龍繭站。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村黨委提供
2
改革開放後,隨着浙江工業化發展,雲龍村裏開廠辦公,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蠶桑生產逐漸萎縮,蠶桑種植面積慢慢減少。
1995年,雲龍繭站停止收購蠶繭;2002年,雲龍村蠶桑產業大幅消減,桑園面積已不足千畝;不少蠶農選擇改行……
昔日繁榮不再,面對困局,蠶鄉雲龍該去往何方?
2002年,範衞福成為雲龍村書記,“當時村辦企業因為污染和多種原因,負債巨大。”
轉機出現在2003年,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提出,範衞福抓住這一機遇。
“到2013年,我們用了10年時間平整土地,修橋鋪路,一邊還債一邊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使村容村貌有所提升。”他説道。
圖為周王廟鎮雲龍村黨委書記範衞福。沈亦山 攝
儘管如此,但在那一年的“海寧市環境衞生最差村”評選中,雲龍村被列入其中。
範衞福意識到,雲龍村整治不能僅僅停留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環境保護也十分重要。
用了2年時間,雲龍村裏拆了將近6萬平方的生豬養殖、温室甲魚等違章建築。
又用了3年時間,從2015年的一星級美麗鄉村,到2018年被評為五星級美麗鄉村,雲龍這一路提升,來之不易。
村民褚進發告訴記者,如今農村養蠶確實不行了,做一張繭子需要20-25天時間,這樣獲得的收入遠不及打工的收入。
受蠶桑作業方式和勞動生產率的影響,大多數村裏人都選擇外出務工和經商。
難道,蠶桑名村——雲龍村就要這樣淡出人們的視野?新時代背景下,應該如何傳承蠶桑文化?
雲龍記憶館。張丹 攝
雲龍記憶館。邵燕飛 攝
3
種桑養蠶是雲龍人的根,帶着老一輩人苦幹實幹的精神,雲龍村選擇重新出發,踏上覆興蠶桑雲龍之路。
2009年,“中國蠶桑絲織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1年,雲龍被列入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保護區(雲龍蠶桑)。
2016年3月,雲龍村與中國絲綢博物館簽訂建立中國蠶桑生態資源庫和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傳習中心協議。
立足雲龍村蠶桑文化特色,開發鄉村旅遊,做好“美麗經濟”,成為了雲龍村的“新名片”。
圍繞蠶桑文化,着力打造“一村一品”,雲龍記憶館、雲龍蠶俗文化園、雅雲蠶桑生產基地相繼建成開放。
雅雲蠶桑生產基地。張丹 攝
在雲龍記憶館聆聽蠶桑歷史;在蠶俗文化園欣賞養蠶、繅絲、扯絲綿等老底子的技藝;在雅雲蠶桑生產基地進行實地參觀……
此外,雲龍村還不斷的引入文化、藝術、文創、設計等力量。
開辦扎染項目、生產開發蠶桑特色服飾用品的萬木雲創天然染織工坊;
崇尚環保理念、打造“變廢為寶”的雲龍蝶園;
還有正在籌劃中的研學旅遊項目……
蠶桑特色扎染服飾用品。張丹 攝
用蠶繭製作的文創產品。張丹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