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氣飄飄”的南粵南粵名山,一座寺廟一尊觀音,成最火旅遊地標
西樵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它坐落在珠三角腹地的佛山市南海區西南部,這座嶺南名山海拔346米,是一座古火山,其山勢蜿蜒、鍾靈毓秀,奇石異洞散落其間,名勝古蹟舉目皆是,被稱作“珠江文明的燈塔”,在廣東省內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
作為國家森林公園,西樵山的綠色文化特徵尤為突出,因其美好的生態環境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被稱為珠江三角洲的“後花園”,成為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進程中逐步走向“都市化”的南粵民眾遠離塵囂、迴歸自然的一塊福地。
西樵山自南漢開始,就成為了佛教聖地,明代期間在這裏建有多座寺廟,如雲巖寺、寶峯寺、寶蓮寺、接承寺、白雲寺等等,其中寶峯寺最為出名。這座古寺擁有着600多年的歷史、為南粵四大名寺之一,與廣州的光孝寺、韶關的南華寺和肇慶的慶雲寺齊名。
寶峯寺歷史悠久,在南粵一帶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早在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至1398年)就有高僧在西樵山上建寺弘法,取名寶峯寺。這裏一直香火鼎盛,猶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鑲嵌在靈山秀水之間,古樸典雅。
選擇把佛教廟宇建造在高山上,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無法想象的,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及毅力。而最令人驚歎的是,西樵山曾經是一座火山,人們敢在火山上建造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可能這就是佛學的深意。
不過據史料記載,可惜的是,當年寶峯寺正值鼎盛之時,明朝禮部尚書、廣東南海人霍韜,為求寶峯寺這裏的風水寶地,逐僧毀寺,強佔寺產,一舉摧毀了整個寺廟,令世人扼腕痛惜,西樵山上也因此而香火黯淡。
直至改革開放之後,佛教文化有了發展的土壤,寶峯寺才得以重建。重建後的寺廟坐落在西樵山地標建築“南海觀音”之前,佔地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建築風格在設計上儘量參照原址的明代建築風格,建有“三堂四樓五殿”, 莊嚴肅穆而又清幽古樸。
重獲新生的寺廟堂閣依山而建,青山環抱,平和幽靜。走進廟宇,要曲曲折折走上幾道高而窄的石階,上到一個高台,才是大殿的所在,殿後是修行人的居處。院子一邊靠着高高的山崖,一邊臨着青松環抱的山谷,重新佔據了絕佳的風水寶地。
寶峯寺前,有世界上最高的觀音坐像,其法相高達61.9米,寓意觀音成道於6月19日之意。觀音聖像蓮花寶座,四面環水,有四橋通達,寓意“四方淨土、八功德水、四邊階道”的佛界聖境。
如今,寶峯寺的影響力日益深遠,更向世人提供一個禪修的淨地。許多都市人都選擇造訪這座南粵名山,親臨千年古剎,與法師一同飲食起居,感受佛教文化,精心聽佛道、抄經文,感悟自心本具的純淨與柔軟、安詳與喜悦,豁然間明瞭,生命其實就是一場修行。【原創作品,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敬請關注我,與您分享更多精彩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