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站在景山之巔,回望故宮的全景,不難發現壯觀龐大的故宮建築羣,主要色調就來自它的紅牆黃瓦,彰顯了皇家的富貴莊重之感。根據故宮老院長單霽翔所介紹的,故宮(紫禁城區域)內目前共有建築8728間。其中有一棟建築是個特例,因為它無論是外牆的顏色,還是屋瓦的顏色,都和故宮其他建築截然不同。
這座獨一無二的宮殿,就是故宮的文淵閣,它位於故宮東路的文華殿後方。在故宮的一片金碧輝煌中,唯有文淵閣頂部覆蓋的是黑琉璃瓦,並且外牆是罕見的綠色。這其中的原因,還得從文淵閣的建築功能説起。
文淵閣是清宮的藏書樓,乾隆年間建成,珍藏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編撰結束後共抄錄7套,分別貯藏於紫禁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盛京文溯閣、避暑山莊文津閣和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
而古代人對於藏書樓、圖書館之類建築最大的期盼就是——它可以免於被大火侵襲的厄運。這個想法從這些藏書樓的名字上就能看出,除了本身位於江邊的文宗閣不愁沒水,其他幾處的藏書樓命名都是水字旁。
紫禁城在建造時,也遵循了五行學説。五行對應五色,即金、木、水、火、土對應白、綠、黑、紅、黃。比如“土”對應的色彩是黃色,故宮用大面積的黃色來代表皇帝的權力。
而黑色屬水,水能克火;於是文淵閣在建設時,選用黑色琉璃瓦為頂,綠色琉璃瓦剪邊,紫色琉璃龍起伏其間,再鑲以白色線條的花琉璃。寓意黑色主水以水壓火,以保藏書樓的安全。
閣前還開鑿方池,池上橫跨石橋,從紫禁城南側的內金水河引進活水。這幾種琉璃瓦湊在一起,加上綠水白浪,紫色游龍,不免給人一種寒水滅火之感,火自然就燒不起來了。至於文淵閣作為故宮內“最綠”的建築,窗柱等不飾紅金等暖色,也有這一層“趨吉避災”的用意。
據説,文淵閣剛建完時,瓦片的顏色如鞋油般亮黑;現在由於年代久遠,看上去暗淡了許多,黑色也顯得不那麼純粹了。但是,我們仍能想象出當年的文淵閣是如何鮮豔敞亮的二層建築,當真是故宮建築裏的一股“清流”。
目前,文華殿和文淵閣所在的院落平時不開放;只有遇到展覽時(比如2020年9-10月在文華殿舉辦的蘇軾展),才會對公眾開放。因此想要來故宮欣賞這間獨特的綠牆黑瓦的建築,還得看準時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