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尖峯嶺生態站 探尋構建熱帶雨林科研監測體系的秘密

走進尖峯嶺生態站 探尋構建熱帶雨林科研監測體系的秘密

  雨林裏的古樹。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周月光

  2045.13億元!今年9月26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和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聯合公佈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2019年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結果。此項核算成果是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尖峯嶺生態站(以下簡稱尖峯嶺生態站)科研人員聯合海南省林科院共同完成的,尖峯嶺生態站長期野外監測數據為此提供了重要支撐。

  9月29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尖峯嶺下,走進尖峯嶺生態站。

  60多年的監測歷史

  尖峯嶺生態站最早監測始於1957年,1986年建站,1999年獲科技部批准成為國家級野外台站。作為我國最南端、最為典型的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生態監測和研究平台,生態站採用一站多點佈局,主要開展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變化的數據採集和監測研究工作,探索並揭示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與適應機理。

  “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監測,幾十年來,尖峯嶺生態站從原始的人力手工監測,逐步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監測。”從事生態監測工作30多年的尖峯嶺生態站工程師林明獻回憶,上世紀80年代,尖峯嶺原始林區深處,有一個47米高的氣候監測鐵塔,每層鐵塔上都有人蹲守,每隔兩小時記錄一次氣温、風力等數據變化,晚上監測工作人員裹着被子過夜,條件之艱苦無法想象。

  為生態保護提供科技支撐

  走進尖峯嶺天池生態監測區,記者看到一根粗塑料管上面架着一個白色的金屬箱,上面寫着“大氣負(氧)離子監測系統”,外面搭着多個儀器,並有兩根細天線。

  林明獻説,這是一個自動化氣候環境監測系統,不僅監測大氣負(氧)離子,還監測空氣顆粒物(PM2.5)、温度、濕度、風速以及光照輻射等,定時自動把各種監測數據無線傳輸到尖峯嶺生態數據管理中心,不再需要人工進行監測手工記錄了。

  近年來,尖峯嶺生態站以尖峯嶺、吊羅山為監測中心,輻射到鸚哥嶺、黎母山和毛瑞片區設立輔助生態監測點,系統提升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定位監測能力,逐步完善相關野外實驗觀測場、監測設施設備,系統提升水文、土壤、氣象、生物等各類要素觀測能力,為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立重要的監測研究平台,依託平台開展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保護與熱帶雨林生態恢復、監測巡護、社區共建共管、科普教育、人才培養等方面科研監測工作,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和可持續與有效管理提供科技支撐。

走進尖峯嶺生態站 探尋構建熱帶雨林科研監測體系的秘密

  尖峯嶺護林員進山巡查。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

  為研究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尖峯嶺生態站在熱帶山地雨林區域建成全球最大的兩個森林“大樣地”:60公頃原始林“大樣地”和一個64公頃次生林“大樣地”。科研工作者調查監測樣地裏每一棵胸徑1釐米以上植株的種名、胸徑、高度、生長情況及相對座標,併為其掛上鋁製標籤。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尖峯嶺生態站周璋博士説,“大樣地”的建立,為進一步探索熱帶雨林的羣落特徵、物種空間分佈格局、物種多樣性共存機制等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場所。

  據瞭解,1983年至今,尖峯嶺生態監測站設立50個固定樣地和164個公里網格樣地,覆蓋尖峯嶺腹地1.6萬公頃熱帶雨林,建立起從點到面的區域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

  海南熱帶雨林集中分佈區域是海南島主要江河源頭和重要水源涵養區,是海南生態安全的制高點和平衡點。周璋説,在碳達峯碳中和背景下,尖峯嶺生態站將從海南熱帶森林碳匯監測網絡構建、氣候變化背景下熱帶森林碳匯變化動態及其驅動機制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為探索增強熱帶森林碳匯潛力的可能途徑,為提升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碳中和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海南日報抱由9月30日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6 字。

轉載請註明: 走進尖峯嶺生態站 探尋構建熱帶雨林科研監測體系的秘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