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講座】:“北京文化”講座上一講裏,我們主要回望和思考了“北京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主要內容和深刻內涵”等話題。這一講裏艾君將與廣大朋友一起回望和思考以下話題:老北京民間為何説“北京城是漂來的”?運河北京段的水系為何是由西北向東南流呢?古老的“積水潭”為何變名為“什剎海”呢?
以下分五部分講述:
一、民間老話兒為何説“北京城是漂來的”?二、北京城漕運水系,為何由西北向東南流?三、漕運碼頭“積水潭”明清後因何蕭條了?四、元代積水潭,因何後改名為“什剎海”?五、清後什剎海,如何調節通惠河漕運水源?(詳見2019《工會博覽》雜誌8月中旬刊)
(四)“積水潭”改稱“什剎海”之名探考
從元代漕運最大碼頭的積水潭,到明清寺院、王府、商貿而聞名的“什剎海”,什剎海名稱起源之爭有些什麼樣的緣由呢?
當愚翁艾君翻閲資料可見,關於什剎海名稱起源之爭,今天,民俗界、史地界主要存在四種説法:
一是認為什剎海周圍過去曾有十座寺廟。即,廣化寺、火德真君廟(火神廟)、護國寺、保安寺、真武廟、白馬關帝廟、佑聖寺、萬寧寺、石湖寺、萬嚴寺。即為“十剎之海”。
二是認為什剎海附近過去曾有“九庵一廟”。即,廣化寺、 通明庵、豐泰庵、槐寶庵、海潮庵、北極庵、 天壽庵、永泉庵、朝陽庵、太平庵。共十剎,所以稱“什剎之海”。
三是認為這裏水域分岔多,本名為“十汊海”,以後各地口語喊成”什剎海“。但清代名臣張之洞則稱它為“石鍤海”,鍤即閘,石鍤是指前海西口建有響閘。
四是認為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在這裏曾修了一個大寺廟叫“什剎海寺”。該寺位於德勝門內,初名十剎海,近似佛“十善十惡”後改名什剎海。因這寺廟非常有名,逐漸變成了地名的代稱,大寺就叫“什剎海”。
愚翁艾君研讀以上四種觀點後認為,有三種是與寺廟相聯繫。筆者比較贊成來源於“寺廟”説。無論是寺、廟、觀、庵都是宗教信仰修行的地方。關於“石鍤”“十汊”之説,筆者考究似乎缺少科學依據,譬如,這裏如此多的寺廟,又這麼多的水,如果按照以水考究,也該有個龍王廟,但此處並無記載和傳説。
時至今日,數百年來,沒有文字記載,我們也很難找到一個地名的確切出處。只能從民俗史地學和人類學去做些考究推理。
目睹這片水域,彷彿看到往日的白蓮潭,看到元朝的積水潭,看到到明朝以後的什剎海……今天的地名,“積水潭”與“什剎海”兩個名稱同時存在着,只不過積水潭僅僅成了西海的另一稱謂。這裏面藏着一些什麼樣的歷史秘籍呢?必有其原因:以筆者考究認為,“什剎海”之名字必定來自民間。如果是皇上金口玉言改名,那麼,往日積水潭之名不可能還會保留。一個地名是一個地方的標識和文化符號,其在民間傳播的基礎,就是該地方頗具民間文化特色,形成了廣泛民間社會認知性,而得以傳播開來。就像東直門內大街,因餐飲造成油泥而被民間稱為“鬼街”,後來覺得不雅而官方改為“簋街”的道理一樣。再譬如,網絡“光棍節”後被改成“購物節”等等。
從歷史看,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漕運渡口改到通州,什剎海湖面漸漸縮減,成了風景區和居住區,隨着富貴人家紛紛遷住於此,這裏成了周邊名人以及有錢人居住工作的鬧市商業區,各種寺廟亦開始大修大建起來,説明貴族階層對宗教的依賴和迷信。以寺廟為特色的佛教文化在這裏盛行,追求十全十美的良好願望在這裏發揚。另外,元、明、清許多達顯貴族都信仰佛家文化。據記載,到了明清時期,什剎海地區寺、廟、觀、庵星羅棋佈,而今列名在側的寺廟觀庵就有100多處,而以元朝名寺“廣化寺”為代表的各種佛家的“寺廟庵”也達上百處。
從佛家的“寺廟庵”文化看,一般梵語指“剎”。剎,本身也是梵語專指佛寺。而“什”其本意就是吉祥語和數詞,一般“什”是集體的“十”,也有十倍的意思。《管子·立政》説,“十家為什”。就是説眾多之意。
所以,愚翁艾君認為,“什剎海”這名來歷,沒有特別意義,字義就已表明這裏是有眾多寺廟地方。即,眾多寺院之海,就是什剎海。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其一,明朝建國前,今天的前海、後海和西海以及附近水域,統稱“積水潭”,沒有“什剎海”之稱謂。其二,明朝以後,尤其遷都北京後,全國賢達貴人、佛教僧侶紛沓而至,大建寺廟,一時間因梵剎林立,原積水潭“三海”,被民間俗稱“什剎海”,就是説是“古剎林立之海”,傳承至今。那時,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後三海”。其三,明朝當德勝橋建成之後,橋將積水潭一分為二,橋西北部分水面稱為“積水潭”(又稱西海),橋東的部分稱“什剎海”,包括“後海、前海”,前後海以銀錠橋為界。這就是今天人們講起積水潭歷史時,經常看到這樣的官方標註:積水潭(今什剎海)。
本文作者:艾君,本名宋艾君,社會學家、民俗學家、作家。山東青島人,現為北京《工會博覽》雜誌社副主編、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鄉土藝術協會理事、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等。
中國網《智觀地名》欄目簡介:
地名,是一方地域的文化記憶,也是瞭解一方水土的重要窗口。地名文化應成為堅定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牽引。我們用理性的聲音回望傳統,用睿智的見解講述中國。聚焦地名文化,講好地名故事,歡迎社會各界積極投稿、交流,攜手規範地名管理,傳承、保護和弘揚優秀的傳統地名文化。
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看點、觀點或立場。如有疑問請聯繫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