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秦嶺C位擔當 秦嶺何以被稱為“中央水塔”?
秦嶺是中國的中央水塔,山離不開水的滋潤,水同樣離不開山的涵養,雄偉壯闊的秦嶺山擁有滔滔不絕的河。近日,華商報記者通過採訪自然資源部第一地理信息製圖院,向大家講述關於秦嶺水的故事。
秦嶺主脊分長江和黃河兩大水系
秦嶺海拔最高的地方在太白山,這裏是秦嶺主峯所在,最高海拔3771.2米。太白山的西側玉皇山,是長江流域漢江與嘉陵江的分水嶺。所有嶺脊具有分水的意義,秦嶺主脊分長江和黃河,主脊的一側向渭河或漢江任意一個輸水。
太白山西北邊界流淌的石頭河,是4條界河(黑河、湑水河、石頭河、褒河)中最短的一條,因石頭多而美得名。石頭河源頭在太白山西北麓衙嶺山一帶,由西而東,由南而北,流經太白、眉縣、岐山縣,出斜峪關後於五丈原入渭河,全長77.5公里,是寶雞、咸陽、西安的重要水源地。
褒河是4條界河中最長的,全長175.5公里,是漢江的北源,衙嶺山是石頭河與褒河的分水嶺和河源區。湑水河流域森林茂密、風景宜人。
黑河,因水色深而有其名,河長125.8公里,黑河峪口的黑河水庫是西安的重要水源地。
漢江地表水資源與黃河不相上下
漢江,是秦嶺發源最長的河,又名漢水、漢江河,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全長1577公里,是渭河長度(818公里)的近兩倍。漢江地表水資源總量566億立方米,是渭河地表水資源總量的9倍多,與整個黃河流域地表水資源的總量不相上下。
漢江的源頭公認有三支,皆出自秦嶺玉皇山南向支脈,分別是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帶河。流經陝西省和湖北省。其中陝西境內幹流長657公里,湖北境內長920公里,總落差1964米。
在發源地,名為漾水,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在仙桃以下,直至入長江口(漢口),稱為夏水。作為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在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常與長江、淮河、黃河並列,合稱“江淮河漢”。
秦嶺湖有亞洲天池之美譽
陝西省境內的漢江為漢江上游段,因此山地河流發育,支流眾多,長度在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8條,在100公里以上的有18條。水系分佈為不對稱樹枝狀,北岸支流比南岸多而長,河網密度也比南岸大,北岸為1.69公里/平方千米,南岸只有1.52公里/平方公里。
丹江,又稱丹水,是漢江北岸最大的支流。丹江發源於終南山、華山、商山山結,與灞河、洛河同源異流:灞河西流往西安方向、洛河東流往洛陽方向、丹江東南流入漢江,全長390公里,丹江流域面積1.73萬平方公里。丹江航道自戰國時期已經開通,上至商洛市丹鳳縣龍駒寨,下達老河口,順丹江進漢江入長江,形成一條黃金水道,其中以紫荊關碼頭最為繁忙,鼎盛時期日泊船隻百餘,帆檣林立可達十餘里,但隨着新的交通方式的替代,這樣的景象已經一去不返。
漢江、丹江於羣山深處形成了一面巨大的人工湖——秦嶺湖。秦嶺湖由兩部分構成:在漢江的水面稱漢江湖,即漢庫,在丹江上的水面稱丹江庫,即丹庫。秦嶺湖羣山環繞,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整個湖面非常遼闊,堪稱亞洲首屈一指的人工湖,有亞洲天池之美譽。
秦嶺是“中央水塔”毋庸置疑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漢江水從秦嶺湖的丹江口水庫東岸出發,沿華北平原西部邊緣的輸水總乾渠,最終到達北京頤和園團城湖。通水兩年間,秦嶺湖已向團城湖輸水19.4億立方米,僅北京受益人口超過1100萬。至此秦嶺之水不但惠及古都咸陽、長安、洛陽,也滋養了首都北京。
秦嶺之水北上在華北平原接濟了淮河、黃河、海河之水,與這三個河流一同養育了沿岸流域的人口,南下的漢江造福了漢江平原的人口,嘉陵江塑造了四川盆地、直轄市重慶。秦嶺之水養育的直轄市佔全國直轄市的四分之三(北京、天津、重慶)、養育的人口上億。秦嶺之水發源於中國腹地,水是這裏最好的生態產品,高品質的水為秦嶺豐富生物種羣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基礎,也滋養着中華兒女世世代代,為中國的生態貢獻着舉足輕重的生命源泉,所以秦嶺是中央水塔的理由是充分的,更是毋庸置疑的。
七十二峪是認識秦嶺的窗口
因地層擠壓、河流沖蝕的不同,造就了秦嶺北麓的七十二峪,每個峪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景觀。這七十二峪也是人們認識秦嶺的窗口。
秦嶺北麓的七十二峪,有不同的特色。比如,西湯峪,位於寶雞市眉縣東南18公里處,距西安約100公里,是太白山森林公園的主要入口。因峪口有大泉三口,湧出的水沸如湯,故名湯峪,又為與陝西藍田的湯峪(東湯峪)對應區別,所以又稱西湯峪。湯峪温泉始建於周朝,隋文帝開皇十五年,曾在這裏建造“鳳凰宮”。到了唐朝又名“鳳湯泉”,專供帝王、后妃享樂。紫閣峪,因其內的紫閣山(峯)而得名,為歷代文人騷客所最愛,留下了諸如李白的詩句“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杜甫的詩句“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峯陰入渼陂”;白居易的詩句“晨遊紫閣峯,暮宿山下村”等。 華商報記者 任婷 實習生 燕碩成 攝影 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