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磁器口古鎮

重慶,簡稱渝或巴。北宋崇寧元年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時宋光宗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重慶既以“山城”著稱,又以“霧都”而揚名。

初到重慶,就被眼前羣山環繞江水奔流,細雨濛濛薄霧輕飄的景色為之震撼。行駛在蜿蜒起伏的盤山公路上,只見一座座跨江大橋宛若巨龍橫卧一江兩岸,江邊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街道來往的車輛川流不息,遠處造型各異錯落有致的建築物鱗次櫛比……此時此刻,難以掩飾內心激動的心情 。

朦朧細雨,潤物無聲。

來到重慶必須去磁器口。沿着江邊前往磁器口的路上,久逢的詩友侃侃而談的道出諸多原因與理由。

磁器口古鎮位於重慶沙坪壩區嘉陵江畔,擁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的獨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而且,藴含着豐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巖文化和民間文化,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從大門走進磁器口古鎮,有一棟具有百年曆史的清代民居,用石頭、磚塊砌築而成,住宅整體結構方正規整,名曰鍾家院。整體建築古樸典雅曲徑通幽,一處池塘靜謐安逸,輕風掠過水麪微波盪漾。此時此刻,陽光正好,倘若小坐,品茶觀魚,好不愜意。據説, 鍾家院是慈禧太后管家鍾雲亭所建,整個院落軸線對稱嚴謹,天井寬敞明亮,頗有皇家園林的風範和北方院落醇厚獨特的韻味。

走過濕漉漉的一條街,轉向另一個路口,就可以看到古鎮有一堵非常醒目的名人牆。這裏是磁器口古鎮為充分利用書畫店鋪集中的優勢資源,打造主城最大的書畫展覽和交易市場。通過查閲文獻整理出43位曾在磁器口生活的歷史名人,在名人牆上看到,馬寅初、郭沫若、徐悲鴻、巴金等名字。 

行走丨磁器口古鎮

漫步在雨中街巷,一條潮濕而又堅硬的石板路,筆直地伸入縱深,街道兩旁有許多的店鋪和攤販,佈滿了各色古玩和當地小吃及土特產。站在懷舊的石板路上,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真想隨便找個小茶館坐坐聊聊,品嚐一下當地的特色美食,感受一下歷史名城古樸的味道,領略一下霧鎖山城老重慶的風土人情。

隻身行走在一條高低不平而又狹長的街道上,遊客來來往往的絡繹不絕,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街道兩側琳琅滿目的民間工藝品和當地小吃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街巷時而平坦、時而上坡、時而下坡,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這繁華而又喧囂的街景令許多遊客應顧不暇流連忘返。

磁器口始建於宋真宗鹹平年間(998—1003年),當初並不叫磁器口,當地人稱其為白巖場,因為鎮上曾有一座名為白巖寺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成為龍隱鎮的主要產業。1918年,龍隱鎮本地商紳集資在鎮內青草坡創建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遠銷蜀外。後來隨着工藝進步,瓷器品種增多,名氣也擴大了起來。龍隱鎮瓷器業最發達時期有70多家。

民國時期,重慶成為戰時陪都,因水運方便,龍隱鎮成為嘉陵江上的商貿集散之地,城裏一些大商販幹在磁器口開設分店收購貨物,輸出以棉紗、布匹、煤油、鹽糖、洋廣雜貨等貨物。他們在河壩裏搭建起一起臨時街道,分別堆放木竹、鐵貨、陶瓷等,各在一處,各為其市。在這個時期,往來的商人漸漸將龍隱鎮改口為瓷器口,緣由是這樣更貼切、順口。後來,因為“瓷”與“磁”相通,又被稱之為今天的磁器口。

磁器口是沙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鳳凰山作為國民政府教育部美術委員會駐地,聚集了徐悲鴻、傅抱石、王臨乙、張書族、豐子愷、宗白華等眾多的藝術大師,創作了許多傳世佳作,而且當時省立教育學院也在此辦學,一些國學大師在此任教、著書立説,連後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當時也在此讀過嘉陵小學。

解放以後,磁器口的繁華依舊不減當年,碼頭上停泊着各種大小型號的船隻,南來北往的商客川流不息絡繹不絕,這種繁榮的景象,至今還深深地留在“老重慶”的腦海中。當年大街小巷流傳一首民謠:“白日裏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如此形容碼頭上商賈雲集人聲鼎沸的熱鬧場面,入夜後商家各自點亮油燈、汽燈、電石燈,在滔滔江水的映襯之下,星辰閃爍,夜如白晝。

磁器口古鎮是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圈,是沙磁文化發源之地,是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古鎮景觀,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傳統文化歷史街區,其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

翰林院是保留下來的古代私塾。清朝乾隆年間,磁器口孫家有私塾學館“鯉石草堂”,百姓稱之為“鯉石學舍”。清代中後期,孫家先後高中三名舉人,同時,在此讀書的磁器口人黃鐘音高中進士,後任翰林院編修,官至監察御史;另一名學生段大章也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甘肅布政使。因此,當地老百姓又稱該學舍為“翰林院”,故有“一門三舉子,五里兩翰林”之説 。翰林院還保存着中院,內庭有一座小拜月台,種植幾株泡桐樹和桂樹,周圍佈滿了許多的花草,是當年主人舉行家庭祭祀的地方。

傳説,明朝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宮後削髮為僧,當他流落到巴渝一帶時,曾在白巖山上的寶輪寺隱匿長達五年之久。世人知情後,就以皇帝真龍天子曾經隱居在此的事實而將寶輪寺改名為龍隱寺,白巖場也改稱為龍隱鎮。

寶輪寺,據説始建於宋真宗鹹平年間(998-1003),位於馬鞍山前端的白巖山上,面對嘉陵江,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剎。唐代建有寶輪法塔,所以寺廟後改名為寶輪寺。因為明朝建文帝曾隱居於此,故寶輪寺又名龍隱寺。原寺廟大門掛有“龍隱禪院”大匾,可惜後來已被毀掉,山門石階上端照壁上刻有“龍隱禪院”四個大字應為後來所建。

大雄寶殿的殿柱是約兩人合抱的馬桑木,其餘殿宇的柱子直徑不過一尺大小。令人稱奇的是大殿中的兩柱基石,一柱凸出地面尺許,一柱凹下幾寸。整個大殿金碧輝煌,沒有一顆鐵釘。雖歷經千年而不傾斜,巧奪天工,堪稱一絕,堪稱我國建築藝術之瑰寶,令建築專家讚歎不已。

據文獻記載,歷史上的寶輪寺規模很大,廟內殿宇層層疊疊,古木參天,氣勢巍峨,金碧輝煌。全盛時期有殿宇16座,佛像372尊,禪房客舍數百間,寺內常住僧侶達300餘人,前來受戒、掛單者更是絡繹不絕。

磁器口流傳民謠:歌樂靈音寺,龍隱鳳凰台,渠涪文昌水,石馬桂花香。也有這樣的説法:磁器口香火最旺的寺廟是寶輪寺,最熱鬧的道觀就是文昌宮。

前行十幾米,可見到一座風化嚴重,局部剝落,飽經滄桑的青石砌築的拱形城門,這就是小街里巷老古董建築——古文昌宮寨門。

文昌宮座落於綠樹濃陰的山上,四周砌築堅硬的條石作為城牆,曾有房屋100 餘間。其殿宇金碧輝煌耀睛奪目,上面香煙繚繞雲霧縹緲,下面嘉陵江水如碧綠絲帶繞山而過。廟中供奉的文昌帝君,常年庇護着文人學士。這裏是歷代文人學士、社會賢達常來跪拜求願的地方。傳説建文帝避難磁器口時曾多次拜謁文昌帝君。

站在文昌寨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建文帝塑像,一位留有長鬍須的老者在一個幼童的指引下,好像欲行又止的模樣。此尊塑像為建文帝離開磁器口時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其頭上已有頭髮生出,包紮有頭巾。正看,是一位目光憂患、凝神沉思的和尚;側看,卻是一風骨絕佳、胸藏千兵萬馬的皇帝。

如今的文昌寨,早已不復當年“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的盛況,只留下青磚結構的寨門,深邃而又厚重,一條高凹凸低的石板路。現已是磁器口的一大景觀。

深水井是古鎮保存完好的明代古蹟之一,相傳明建文帝朱允炆輾轉流落到磁器口時,為躲避官府追捕,曾在枯井中藏身,飢渴難耐之時,井中突生甘泉,飲後飢渴頓消。脱險後到磁器口的寶輪寺出家隱居。當時人們稱為“生水井”,當得知是建文帝引來的,當時的他已是寶輪寺的僧人,人們便起名為“僧水井”。後來,井也越淘越深,人們也就稱之為“深水井”。

説起磁器口必然談起吊腳樓。

磁器口古鎮吊腳樓作為巴渝的文化遺產,具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景觀。

由於地勢、氣候的限制,民居無法擁有平整開闊的土地,只能依山就勢而建。吊腳樓結構造型從屋頂、屋面到台基都是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組合,既保證了結構的穩定,又在藝術的感覺上,呈現了佈局自由高聳挺拔的形象。千百年來,人們總是不斷地與大自然抗爭,一次又一次的戰勝它,把吊腳樓修得更加牢固,更加堅強,透射着老祖先頑強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

雲霧繚繞,風景如畫。沿着奔騰的嘉陵江,順着連綿起伏的山脈,一座座吊腳樓依傍着懸崖峭壁,彷彿訴説着昨天一段段悲喜交集的故事。

磁器口正街的高石坎,從客棧門前走過,周圍變得非常的幽靜,邁着沉重的步伐拾階而上,即可看到當街塑有華子良前來接頭的銅像。長篇小説《紅巖》中“瘋老頭”華子良的原型,就是在古鎮的街巷裏買菜時,乘機逃出魔掌的。沿着一級一級的台階繼續前行,空氣濕漉漉霧濛濛的,更顯出磁器口古鎮老街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紅巖》中華子良的形象可謂家喻户曉,在街頭留有一尊他的塑像,印證了他參與革命活動的足跡,那不可磨滅的記憶,令人肅然起敬。

磁器口古鎮,一個有1000餘年建鎮史的民俗文化古鎮,藴含着古樸厚實自然粗獷的巴渝遺風,有歷經歲月古韻猶存的茶館、有歷史傳承鮮明的碼頭文化;有佛、道、儒三教並存的九宮十八廟;有正氣凜然的紅巖志士抗戰遺址;有獨具特色的川劇清唱和變臉、火龍表演,有工藝獨特、品種繁多的傳統旅遊產品,有享譽四方的毛血旺、千張皮、椒鹽花生等飲食三寶。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海內外每年前來參觀、旅遊的賓客達300餘萬人次,被命名國家為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重慶“新巴渝十二景”。

另有磁器口賦: 昂昂乎!白巖靈山,隆然高聳,挺亙古之奇姿,收三巴之煙雨。清水小街,兩腋瀠回;金碧鳳凰,雙峯拱衞。前俯嘉陵碧浪,後承歌樂靈音。上仰無極,下臨不測。有吞天噬日之象,萬劫不羈之勢。如龍巡四海,馬躍中天。夫以一川兩谷三山四街而名天下者,乃磁器古鎮是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09 字。

轉載請註明: 行走丨磁器口古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