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讀物管理協同打造書香氛圍
閲讀,尤其是閲讀優秀讀物,對於青少年成長而言具有啓迪智慧、啓蒙人生和奠基未來的重要作用。不久前召開的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強調,要抓好中小學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為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更加科學的導向、更為多樣的資源、更加靈活的方式。其中,做好讀物管理,引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形成較高的閲讀品位,學校家庭社會有必要協同打造書香氛圍,助力更多青少年心中有愛,勇於追夢,心繫家國,砥礪奮進。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諸多讀書之古訓,至今看來依然很有借鑑意義。其實,進入移動互聯時代,閲讀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國家的未來與希望,青少年需要行萬里路,更要讀萬卷書,尤其需要藉助優秀讀物開蒙啓悟,強健內心,成才成人。
但現實卻不是那麼令人樂觀,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全國國民閲讀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閲讀量為4.65本,僅超一成(12.1%)的國民平均每天閲讀一小時以上圖書,且城鄉差異特別明顯。與此相對照的是,我國成年國民網上活動的娛樂化和碎片化特徵明顯,60.2%的網民上網主要用於“聊天”“交友”,56.9%的網民主要是“看視頻”,45.8%的網民將“網上購物”作為主要網上活動之一。
受大環境影響,我國青少年的閲讀狀況也不甚理想,不僅存在閲讀量不大的問題,也有閲讀品質不高的現象。這固然與一些地方對盜版讀物、低劣圖書等治理不力有關,更多的是許多青少年沒有養成閲讀習慣,沒有得到及時的、科學的、有效的閲讀引領。對此,一方面需要相關部門把好圖書館質量關,不能任盜版書、垃圾書、低劣讀物以及具有明顯錯誤價值導向的圖書流通,打造高品質的圖書市場。事實上,教育部對此高度重視,針對現有館藏圖書普遍存在版本不新、選本不優、門類不多、童趣不強等問題,專門開展了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圖書審查清理專項行動,對非法圖書、不適宜圖書、外觀差、無保存價值的圖書等類別予以界定並規定處理措施。
另一方面,教育者要認識到閲讀對於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在努力提高自身閲讀水平之餘,要了解兒童閲讀規律,心中有一個清晰的青少年成長書單,適時適當地把優秀讀物推薦給他們,讓好書發揮精神引領和價值塑造的作用,成為陪伴他們成長的良師益友。客觀來看,青少年讀書習慣的養成,首要責任在於家庭。父母如果愛讀書,家裏有書香,從親子閲讀紮實做起,孩子大多從小親近好書,長大後亦手不釋卷,內心善良有愛,而且能很好地屏蔽電子產品的負面干擾,具有較強的終身學習能力。站在孩子發展的角度,父母要有閲讀意識和習慣,創造條件讓優秀讀物陪伴孩子童年,並在親子共讀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成為懂教育、懂閲讀的父母。
學校教育也要積極發揮更大作用,助力學生閲讀習慣的養成,把閲讀作為重要的教育教學內容,可以多參照教育部相關部門發佈的《中小學生閲讀指導目錄》和《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等,以及有品質的閲讀機構、優秀的推廣人推出的童書書單,為學生量身定做適合的成長書單,讓校園各個角落都有書香,並鼓勵教師多將經典引入課堂,作為教育教學素材,使優秀讀物起到了解世界萬物、解答成長困惑、浸潤滋養心靈的作用,使學生在閲讀中完善知識結構,在閲讀中不斷清晰方向與使命,在閲讀中汲取奮進的勇氣和前行的力量。
全社會合力營造書香氛圍,做好青少年讀物管理,既是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引導青少年閲讀,不僅僅是把書交給他們了事,教育者們還要有意識地與之多探討交流,結成閲讀共同體,使他們既愛讀有字之書,也愛讀無字之書。當青少年成為愛閲讀、愛思考的羣體,他們自然會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啓發,滋養浩然之氣。有了閲讀,他們的精神大地不再幹涸;藉助閲讀的力量,他們的思想會走向開闊、深邃、成熟,更好擔起自身使命,成為棟樑之材。(記者 張貴勇)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