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轉眼之間,又是一個元宵佳節。從西安到鄭州,從南京到廈門,再到台北、高雄……大江南北、海峽兩岸,全國各地的新春燈會,彷彿在上演一場“虎燈大聯展”,好不精彩。
各地舉辦的燈會雖然在地理上山水相隔,置身其中的觀燈者卻有“天涯共此時”的相似心境。自古以來,元宵節就與“團圓”的意象緊密相連。近代之後,背井離鄉、在外漂泊的遊子越來越多,元宵節也更多了一層懷鄉思親的雋永寓意。幾十年來,一灣淺淺的海峽將台灣與大陸人民分隔開來,鄉愁從此成為兩岸斷不了的牽掛。血濃於水的深情、台灣同胞對故土親朋的思念,割不斷也抹不去。時值佳節,兩岸“共賞燈,話團圓”,不僅超越時空,拉近了同胞之間的距離,也聯結了每一顆為兩岸團圓真誠祈願的心。
在台灣,元宵燈會歷來備受重視。每逢正月,會有哪些花燈出場、各地有哪些新鮮創意,都會成為島內民眾的熱議話題。台灣的新生代對這項傳統同樣熱衷。不論是幾代人闔家出動,還是年輕人三五結伴,人們都會開開心心地遊園賞燈,一邊點評今年的花燈創意,一邊許下美好的新年願望。元宵燈會能在台灣得到歷久彌新的傳承發揚,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一脈相承、持續煥發生命力的有力印證。相似的過節方式背後,是兩岸之間的血脈相連。這份斬不斷的牽掛,是難以割捨的同胞親情,也讓兩岸青年能夠敞開心扉,彼此“青”心相待。
每逢傳統節日,許多隔海相望的親友都會彼此聯繫,表達自己的關心與思念。今年春節前夕,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與台灣新聞學泰斗李瞻互致祝福,便在兩岸之間成就了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遠方親友的記掛,總能越過阻隔,傳遞美好祝願與温暖。
自始至終,對中華文明的內在認同、對骨肉團圓的熱情渴盼,都是兩岸民情人心的主流底色。儘管由於種種原因,兩岸之間依然有紛爭和隔閡,但只要兩岸人民,尤其是年輕人能夠帶着善意坦誠“破冰”,就能夠加深瞭解、彼此信賴。越來越多的台灣人來大陸工作生活,越來越多的台灣大學生來大陸求學,他們已經成為兩岸溝通交流的橋樑。在北京冬奧會上,在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便加入了志願者隊伍,與大陸青年一起“讓夢想開花”,展現出兩岸攜手助力冬奧的美好情懷。
和往年一樣,今年也有不少台灣同胞在大陸歡度佳節。他們或是舉家長居大陸的台商家庭,或是獨自工作求學的“北上青年”。其中,有人因為行程安排無法返鄉團圓,但在大陸朋友的熱情陪伴之下,感受到宛如家鄉的温暖;也有人主動留在大陸,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兩岸交流活動,讓海峽之間多了一份親情和掛念。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溝通,在兩岸之間架起友誼和親情的橋樑,這座橋樑越是穩固寬闊,兩岸團圓的美好願景就越能實現。
萬里山河,華燈璀璨。總有一種思念魂牽夢縈,總有一種期盼望眼欲穿。燈影幢幢的元宵燈火裏,是人們對故土、對親友的牽念。兩岸青年之間“青”心相待的真情,不僅體現在共賞華燈的元宵佳節中,也流露在每句問候、每個眼神相互交會的瞬間。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