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來了! 請牢記這些養生宜與忌!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裏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温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於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那麼,大暑有哪些習俗?在這個時節,有何養生注意事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大暑都有哪些習俗?

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費供應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曆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大暑養生有何注意事項?

注意腸道疾病

武漢市中醫醫院脾胃肝膽病科主治醫師許話表示,大暑前後,炎熱濕盛,人體普遍會感到暑熱難耐,容易影響到胃腸,同時由於天氣炎熱,空調温度調太低,食用太多冷飲,會讓胃腸道防禦能力降低,誘發胃腸疾病。此外,高温下食物容易變質,滋生細菌,而且各種蚊蟲的繁殖也快,成為傳播疾病的渠道,如果不小心食用了不乾淨的食物,也會加重腸胃炎的症狀。

許話提醒,大暑時節,暑熱之氣和濕濁之氣交織,此時不宜飲用大量冷飲以解暑,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腹痛腹瀉,應多喝清茶、温白開水。同時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油膩的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易引起消化不良。此外,還應注意個人衞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多,耗氣傷津,脾胃功能相對較差,人容易疲勞和食慾不振。因此,可適當攝入健脾益氣之品,可以食用芡實、蓮子、南瓜等,具有很好的益氣健脾作用。天氣濕悶,容易濕困脾胃,出現頭身困重,大便粘滯不爽等症狀,可食用一些健脾化濕之品。例如薏米,扁豆,紅豆等。

謹防中暑

武漢市中醫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餘莉萍表示,人在高温環境中,體温調節失去平衡,肌體大量蓄熱,水鹽代謝紊亂就是中暑。如果中暑,在去醫院之前可以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陰涼、乾爽的地方,使其平卧並解開衣釦,鬆開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同時可以幫助患者用温水或涼水擦拭降温,如患者仍有意識,可以給患者飲用一些清涼飲料進行補水。

餘莉萍提醒,夏日不宜高脂、葷腥、辛辣飲食,高温氣候宜清淡飲食。高温環境下人們更需要攝取足夠的熱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鈣。多吃水果蔬菜。可以適當吃些苦味食物,例如苦瓜、苦菜、苦蕎麥等,既能健脾開胃,還能預防中暑。另外,苦味食物還具有醒腦提神、解除疲勞的作用,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回覆精力和體力,減輕乏力感。

由於大暑前後,温度相對較高,加之南方的天氣往往悶熱、潮濕,人體感覺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熱,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避開在悶熱天氣下的過度勞動,儘量少出門、少活動。為了讓體內的濕氣散發出來,儘量在早晚温度較低的時候進行散步等強度適中的運動。

在高温天氣裏,不論運動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體的攝入。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環境裏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至少每小時喝2~4杯涼白開水(500—1000ml),水温不宜過高,飲水應少量多次。同時,不要飲用含乙醇或大量糖分的飲料。這些飲料會導致失去更多的體液。此外,還應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9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暑來了! 請牢記這些養生宜與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