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絕壁“懸崖村” 今昔舊貌換新顏
彝族聚居的阿土勒爾村坐落於四川大涼山腹地昭覺縣支爾莫鄉古里拉達大峽谷深處,阿土勒爾村84户建檔立卡貧困户共計344人,是典型的貧困落後山村。而阿土勒爾村勒爾組位於海拔約1400米的懸崖上,上下落差約800米,多年來村民主要通過218級藤條和木棒編成的“天梯”來維繫和外界的聯繫。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大涼山中的這個“懸崖村”,抬頭是懸崖峭壁,低頭是深溝險壑,有的地方能下腳的空間還不到半個腳掌大。藤梯長年風吹雨淋,朽得很快,攀爬時稍有大意,後果不堪設想。孩子們每進出一趟都戰戰兢兢,扶貧幹部每翻越一次都猶如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圖為2010年7月,政府工作人員下鄉調研準備爬上藤梯。(阿克鳩射攝/光明圖片) 從藤梯到鋼梯再到樓梯,從步步驚心的藤梯到堅固省時的鋼梯,再到抬腳就邁步的樓梯,三種不同的“梯”,濃縮的是“懸崖村”進步的階梯。圖為2017年11月5日,這是原來懸崖峭壁上的“附巖藤梯”,自從建成鋼梯以後,這條充滿艱辛曲折的出山之路已經廢棄。(拼圖舊貌呈現)(饒國君攝/光明圖片) 2016年為改善“懸崖村”艱難的出行條件,涼山州和昭覺縣撥款將藤梯升級為鋼梯,村民的出行條件得到很大改善。鋼梯修好不到4個月,就有6個來自外村的新娘嫁進村來,同時慕名而來的遊客也越來越多,旅遊成為“懸崖村”的新產業支柱。圖為2017年11月5日,懸崖村的孩子們在大人護送下經過鋼梯下山,準備前往學校去讀書。(饒國君攝/光明圖片) 如今“懸崖村”已經不需要註釋了,倒是它世代沿用的傳統名字——阿土勒爾村,正在逐漸被人們遺忘。圖為2013年2月,阿土勒爾村舊貌。(阿克鳩射攝/光明圖片) 2020年5月,“懸崖村”84户建檔立卡貧困户344人走下2556級鋼梯,離開已經生活了7代人的地方。搬到了70餘公里外,昭覺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一座座設施齊全的新居等待着他們,懸崖之上的生活將成為家族的回憶。圖為2020年3月10日,移民集中安置點內人們在籃球場上運動。(阿克鳩射攝/光明圖片) 交通閉塞制約着阿土勒爾村脱貧致富,修路一直是村民們的期盼。經測算,修建通村路需要高達4000萬元資金,昭覺縣實難承擔。而是否把“懸崖村”搬下山,也是困擾昭覺縣很久的一個問題。圖為2017年11月5日,懸崖村裏彝族同胞在做飯。(饒國君攝/光明圖片) 2019年4月,又有好消息傳到“懸崖村”村民將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遷入縣城的移民集中安置點。圖為2020年5月,懸崖村彝族同胞在移民集中安置點的新家中做飯。(阿克鳩射攝/光明圖片) 正是因為有了基層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懸崖村”的內生動力被激發了。村民們戰天鬥地,上上下下3萬人次,用堅實的肩頭將1500多根、40多噸重的鋼管和6000多個扣件背上了山,用粗糙的雙手建起了2556級鋼梯。有了方便出行的鋼梯,有了脱貧政策的指引,“懸崖村”的村民奔忙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圖為在懸崖村村民某色拉洛的院壩裏,彝族小朋友圍坐在一起吃飯。(饒國君攝/光明圖片) 現如今改擴建後的村小學和“一村一幼”給孩子們創造了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們也從一個彝家山寨的小角度,反映出彝區脱貧攻堅的艱辛歷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圖為彝族小朋友圍坐在桌邊準備吃飯。(阿克鳩射攝/光明圖片)( 文章來源:光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