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岸 同心圓夢
在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台灣展園無論是室外台灣園還是室內台灣館都非常吸引人。主題為“花開兩岸 同心圓夢”的台灣展園不僅展現了寶島台灣的豐富物種,以及當地花卉和相關農技產業的發達,而且還以花語造景,深情演繹兩岸交流與融合。
在室外台灣園入口處,一對蹁躚翻飛的珠光鳳蝶吸引了很多遊客駐足拍照。台灣地區是世界上蝴蝶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在南投和屏東等地還有多處“蝴蝶谷”。台灣園總設計師秦嘉遠告訴記者,蝶舞花間會給人帶來很多美好的想象,用這個景觀歡迎參觀者,寓意兩岸好事連連。
據導覽員介紹,做蝴蝶的竹子來自浙江安吉,蝴蝶的造型是請福建的工藝師幫忙製作的。從設計到材料再到製作,融合了兩岸的設計力量和工匠匠心。
一條“同心環路”串連起“蝶舞紛飛”“同心亭”“夢迴阿里山”“蘭花雨林”“101花塔”“野溪櫻鮭”等多個特色景觀小品,濃縮展現了寶島台灣的卓美風姿。
“夢迴阿里山”的“印象神木”是眾多遊客的打卡熱門地。上海市台協副會長劉達緯告訴記者,“阿里山神木”原指台灣阿里山上一棵樹齡達3000餘年的紅松。紅松是台灣地區特有的珍稀名貴樹種。
“這次設計的‘印象神木’,我們提出的方案是運用永續環保理念,在花博會搭建起一件倡導環保和循環經濟的裝置藝術品。”劉達緯説。原來,高約8米的“印象神木”是以鋼結構為骨架,用木材、塑料和金屬等回收材料拼接而成,體現了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微縮版“阿里山小火車”也是“夢迴阿里山”的景觀之一。小火車被命名為“上海台協號”,車身上標着“崇明—阿里山”字樣。
承辦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台灣展園的上海市台協跨越海峽,請來多支經驗豐富的策展團隊,歷經約一年的策劃籌備,最終完成了台灣展園精緻漂亮的造景設計。
曾參與2010年台北花博會多項大型景觀設計的秦嘉遠説,台灣園展現了台灣的花卉園藝實力,這樣的展示增加了兩岸同行的交流,也讓大陸參觀者能更加深入瞭解台灣的風土人情。
走進位於復興館的台灣館,來到一個名叫“蝶舞花宴”的光影空間,這裏運用3D影像技術,每走一步,就有花開蝶飛隨行。承擔多媒體特效設計規劃的上海創奇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惠義説,以“花開兩岸 同心圓夢”為主題,依託“夢”的藝術形式,配合3D影像技術,向觀眾呈現出一個絢爛多彩的“蝴蝶之鄉”,展示了台灣地區自然生態奧妙、花卉園藝實力和智慧科技成果。
“從台灣的阿里山到長江口的上海崇明島,‘花開兩岸 同心圓夢’,藴含着彼此相互理解、不斷融合發展的‘山海之情’!”上海市台協會長張簡珍説。
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説,希望台商朋友們以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為契機,發揮台灣花卉品種育成、培養、種苗生產、温室環控、運輸行銷等方面獨特優勢,進一步推動兩岸花卉產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實現共同發展、互利雙贏。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沈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