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公益”守護秦嶺的“甜蜜”

遠山雲霧繚繞,近眼綠樹婆娑。太白縣位於秦嶺腹地,這是一片旖旎多彩之地,其中80%以上縣域擬劃入秦嶺國家公園創建區,千餘種各具特色的植物在羣山中延綿幾十公里,這裏有着豐富的天然蜜粉源植物資源。“太白無閒草,滿山都是寶”,只有這裏才能釀出秦嶺獨有的、原生態的百花蜜。

八月,正是採收秋蜜的時節,漫山遍野都縈繞着蜜香,自然的靈氣撲面而來。越往太白山深處走去,越能感覺到原住居民生活的氣息,他們的生活與自然重疊和交織,和蜜蜂息息相關,世世代代無法分離。

從破舊蜂箱、落後技術到擁有規模化養蜂產業和綠色生態產品,村民感受到蜂蜜增收帶來的喜悦,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秦嶺公園社區生態友好型可持續發展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在當地扶植的100户養殖户已經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他們代表了在青山公益的扶植下,蜕變而生的秦嶺新一代養蜂人。他們期待這片世代家園永保綠水青山,更期待品質純真的中華蜂蜜帶來美好的生活。

“青山公益”守護秦嶺的“甜蜜”

改變傳統養蜂模式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在林蔭下逶迤前行,行至山谷最深處。不遠處的林間閃現出一棟兩層小屋。屋後樹下空地,座座蜂房鱗次櫛比,縷縷蜂聲隱約可聞,只見一位中年男子戴着防蜂帽,小心揭開一座蜂房,取出一張巢脾,仔細察看蜂羣情況。

已經有二十多年傳統養蜂經歷的張建國,如數家珍:“青山公益的中蜂養殖項目給我們送來這種10個巢框的中蜂標準蜂箱,就是根據中蜂的習性設計出來的,尤其是在取蜜時比傳統蜂箱方便得多……”

提起以前的傳統蜂箱,以及煙熏火燎的取蜜方式,張建國深有感觸,“有的燻走了,有的燻死了產量都不多,成不了規模”。

2022 年春季,通過青山公益的資助,張建國與同村的35家農户購置了620多箱蜜蜂。同時採用現代化、規模化、可持續的養殖方式,對蜂羣和蜂箱都悉心維護。在蜂箱放置環境和蜜蜂選種方面,更遵循環境友好和生物多樣性原則。

2022年8月,蜂場終於迎來了蜂蜜增收。據張建國介紹,上半年的蜂蜜產量達到一萬兩千斤,為當地的蜂農帶來近 50萬收入。

“現在我們的養蜂產業已經由大户養變到羣眾積極養,青山公益讓我們養蜂既有甜頭,也有賺頭”,張建國一臉幸福的笑容,蜂蜜就如同大自然賦予農户的甜蜜饋贈,秦嶺養蜂人的幸福生活越來越真切。

靠土蜂蜜帶來的穩定增收,在當地也是第一次。如今,瑞豪、紅瑞水河、上河、太白河、終南、北溝、上店房共7箇中蜂養殖點,已經構成了太白縣一條現代化的產業鏈,3000箱蜂箱即將變成真金白銀,成了當地共同富裕的核心點。預計到12月,總產值能達到300萬元,每户增收大於8000至1萬元……

“青山公益”守護秦嶺的“甜蜜”

致富保生態 推動秦嶺養蜂產業升級

2022年4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太白縣中蜂保護產業發展協會簽訂了《美團外賣青山公益專項基金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資助協議》,在秦嶺國家公園社區組織實施秦嶺公園社區生態友好型項目。該項目旨在促進秦嶺國家公園創建區內原居住民致富增收,協調保護與發展之間的矛盾,促進綠色生態產業有序發展。

經過考察,項目組認為,必須充分發揮秦嶺地區獨特地緣優勢,堅守生態底線,只有保持中華蜂蜜的原生“純淨”,形成品牌優勢,才能讓這種原生態產品走得更遠。

此時,陳斌和他所在的太白縣中蜂保護產業協會終於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作為行業協會的帶頭人,陳斌堅信處於秦嶺國家公園創建區的太白縣,未來發展之路一定是集生態保護、天然產品、綠色旅遊三位為一體的整體推進融合發展模式。因此,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中華蜜蜂的保護和發展工作。他的努力和堅持,終於在2022年獲得了認同和有力的支持,青山公益給他夢想插上了翅膀,為中蜂養殖促進秦嶺國家公園社區產業轉型的藍圖繪上重要一筆。

目前,中華蜂和中華蜂產品已經獲得國家公園認定授權、產品有了固定銷售渠道。青山公益讓原住居民都能體驗正規、產業化運營的優勢,都能獲得保護秦嶺的那一份幸福和甜蜜。

“自然生態保護,除了關注物種和棲息地,也要關注周邊的居民,因地制宜探尋合適的產業模式”,美團外賣青山計劃總監、青山公益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田瑾表示,“秦嶺中蜂項目,是‘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組織專家從全國200多個申報項目中遴選出來的重點項目之一。一方面,通過對中蜂養殖的提質增效,幫助當地居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中蜂本身對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價值。我們希望藉助這樣的項目,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國家公園社區高質量發展路徑,這也是作為捐贈人的美團外賣平台80萬青山公益商家的共同願望!”

“青山公益”守護秦嶺的“甜蜜”

一起青山一起美好 助力國家公園社區綠色發展

中國必須要走出一條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園社區發展之路,那麼秦嶺國家公園社區生態友好型可持續發展項目就是最好的範例。這是一套可複製宣傳推廣的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及國家公園生態保護模式,它是複雜的、綜合的、也是一個生態文明新時代新興的事物,值得去研究,借鑑。

這一思想指導青山公益,打造人與自然共發展的青山模式。自2022年3月,“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秦嶺國家公園社區生態友好型項目實施以來,短短几個月就改變了當地經濟發展的局面。當地居民剛剛還在遭遇生產生活空間狹窄、發展受限的制約,轉眼之間,這裏變成了優質蜂蜜的原產地、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該項目對該區域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打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格局。

2022年第七屆中華慈善日,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項目被選入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社會與法頻道“善行中國”優秀公益項目展播,在採訪中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王振剛副秘書長説:“生態保護既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也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生態環境類公益項目,實現綠色發展、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是時代賦予我們環保社會組織的使命。”

發揮平台效應,鏈接社會資源,共築美好生活

2017年,美團外賣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設立“青山計劃專項基金”(2022年更名為“青山公益專項基金”),先期投入300萬資金,2018年進一步發起“青山公益行動”,充分依託户互聯網公益的鏈接作用,帶動商家參與公益項目。平台商家可自願申請成為青山公益商家。用户每在“青山公益商家”完成一單,商家即捐贈一定金額善款(0.01元起),用於支持環保公益項目。2021年“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正式啓動,旨在資助、引導社會機構,以應對氣候變化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為路徑,圍繞保護地開展公益項目。

“青山公益專項基金”設立之初,時值國家脱貧攻堅的衝刺階段,美團外賣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將目光對準雲南、貴州、甘肅的貧困地區,因地制宜扶持生態經濟林項目,為農户提供苗種、開展培訓、拓展銷售。其中不少項目發揮出輻射效益,促進當地自發形成區域性生產基地。這為青山公益後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五年以來,青山公益理念不斷升級,目前已有超過80萬商家加入了美團外賣的青山公益行動。從資助一線生態環保項目和支持生態保護修復,到賦能機構政府保護地周邊社區生計替代和科研實踐,青山公益探索的歷程背後,既是互聯網公益從線上到線下進化升級縮影,更是對於企業社會責任邊界的不斷探索追問。

美團外賣社會責任委員會秘書長、青山公益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碧聰表示:“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旨在構建一個圍繞交易捐的公益生態,彙集商家力量,依託環保組織的經驗和資源,聚焦生態保護修復與氣候變化適應能力提升,期待通過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和美團外賣的共同努力,以更開放的框架、匯聚更多的力量,讓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關注自然保護地建設,投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34 字。

轉載請註明: “青山公益”守護秦嶺的“甜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