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服貿會“雲”遊博物館是怎樣的遊覽體驗?

由 湯生 發佈於 休閒

央廣網北京9月5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在服貿會現場遊覽故宮,近距離觀看文物、名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數字故宮體驗專區,600多歲的故宮以年輕的姿態呈現在我們眼前。

數字故宮體驗專區吸引大量參觀者(總枱央廣記者 佟亞濤 攝)

想遊覽故宮,又怕預約不上、走路太久?不怕,在故宮博物院主辦的“文化傳承·數字共享”數字故宮體驗專區,“全景故宮”小程序讓你足不出户實現夢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全景故宮”通過全景攝影技術,拍攝故宮全景影像,打造線上紫禁城。比如實地遊覽時只能止步於殿外的太和殿,在“全景故宮”裏甚至可以走進殿內近距離觀賞。“比如我們現在(在小程序內)觀看太和殿內景,我們可以看到寶座的部分,還有寶座周圍的香爐等陳設。因為太和殿現在不開放,所以就算來到故宮也無法看到這麼全面的景象。這也是故宮博物院藉助新的技術,更好地服務於觀眾的舉措之一。”不僅可以雲遊故宮各大宮殿,還可以切換四季景色,經歷春夏秋冬。

故宮名畫記中可以對《清明上河圖》進行細節查看(故宮官網截圖)

到故宮除了遊覽宮殿建築,當然還要欣賞文物、名畫。比如,在現場觀賞《清明上河圖》,很難看清細節,而在“故宮名畫記”網站裏,只需要輕點鼠標,就能放大觀看畫中人物的面部表情、衣物紋理等。“‘故宮名畫記’收納了故宮博物院藏的珍貴繪畫作品600多件,故宮文物庫有6.8萬件文物可以在上邊檢索。”展區工作人員説。

“雲”遊不僅可以打破空間束縛,還可以突破時間限制。數字考古藉助VR技術,使已經回填保護的故宮考古遺址得以重現在觀眾眼前;戴上AR眼鏡,向前走幾步,彷彿走進考古遺址中。

一部手機可以瀏覽一個博物院,一面牆也可以變身一個博物館。在故宮展區旁邊,一處“北京網紅打卡藝術長廊”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工作人員用手指點擊屏幕上的畫面,文物隨之放大、旋轉。“比如我們點擊紅賞瓶,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畫面;這是景泰藍的三足蓋爐,通過視頻多角度展示,細節很清楚,顏色很鮮豔。”

一面牆就是一座博物館,參觀者駐足藝術長廊(總枱央廣記者 佟亞濤 攝)

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600多歲的故宮,甚至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物,以年輕的姿態呈現在我們眼前。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觸網上雲”。這是否會成為一種趨勢?又會給未來的遊覽方式帶來哪些改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10.4萬家博物館2020年平均閉館155天,參觀人數與2019年相比平均下降70%。各家博物館紛紛轉戰線上,向大眾呈現雲端文化盛宴。故宮博物院數字與信息部副主任於壯認為,博物館上“雲”將成為大趨勢。

“我記得是2020年2月份的時候,我們很快推出雲遊故宮平台,為什麼這麼快?因為我們大概用了20年的時間不斷在積累這些數字資源,所以我們能夠很快把這些數字資源重組,很快把它做成線上的服務平台發到網上。”於壯説,“我認為,疫情只是數字化轉型的催化劑,它推動了數字轉型的速度和腳步,即使沒有疫情,數字化也一定是大趨勢。”

通過數字技術,不同國家間的博物館也可以加強合作,共促文化交流。“比如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盧浮宮等博物館,我們可以暢想一下,不同地區、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的文物,實際上是可以通過數字形態,通過雲端齊聚一堂,可以把各個博物館的文物放在一起,很迅速地就形成一個國際化文化展覽,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探討的方向。”於壯説。

那麼博物館的“雲”熱潮會取代線下嗎?於壯認為,雙方是一個良性循環:“隨着數字內容不斷提升,願意走進故宮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不像以往大家走馬觀花跟着旅遊團參觀,(很多參觀者)帶着一定文化儲備來到故宮。對於故宮博物院來講,因為文物保護的原因,很多文化遺產、建築無法完全對公眾開放,或者完全展現出來。通過數字技術(展示),是對於線下博物館文化展示的非常有益的補充,我覺得(兩者)相輔相成。”

當然,於壯也提到,儘管當前三維文物採集精度已經達到8K標準,然而受制於網速、分辨率等技術問題,依舊很難做到原汁原味、高質量呈現。“我們現在也在探索利用5G技術的低延遲、高速率,進一步拓展我們的內容。未來可能真的能夠把研究級數據在線上更好、更真地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