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圖有一條冼星海大街,人們傳誦着這樣一個故事。1941年衞國戰爭爆發,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輾轉來到阿拉木圖。在舉目無親、貧病交加之際,哈薩克音樂家拜卡達莫夫接納了他,為他提供了一個温暖的家。在這裏,冼星海創作了很多耳熟能詳的音樂作品。“絲路緣中亞情”今天就從這段深厚的友誼講起。
阿拉木圖居民:冼星海是中國音樂家,也是作曲家,我看過中哈合拍的電影叫《音樂家》,從電影裏知道冼星海在阿拉木圖生活了一段時間。
很多哈薩克斯坦人都知道冼星海在阿拉木圖的故事。1940年5月,冼星海化名“黃訓”,遠赴莫斯科為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配樂。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紀錄片製作停頓。冼星海從莫斯科輾轉來到阿拉木圖。居無定所、貧病交加之時,他遇到了哈薩克音樂家拜卡達莫夫。
拜卡達莫夫堅定地認為這是一位需要幫助的同行,於是他把冼星海帶回了家,安置在他的姐姐達娜什家中。一位只懂中文、英語和法語;另一位只會俄語和哈薩克語,但他們用音樂書寫了中哈兩國人民間偉大的友誼。
拜卡達莫夫的女兒 拜卡達莫娃:我們從小接受的思想教育就是世界各國人民一家親,這種思想在我們的腦海裏根深蒂固,作為這種思想的繼承者和承載者,我們要把它傳遞給下一代人,這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在阿拉木圖期間,冼星海與拜卡達莫夫合作,創作了大量作品。包括《民族解放》《神聖之戰》《滿江紅》等著名音樂作品,並根據哈薩克民族英雄阿曼蓋爾德的事蹟創作出交響詩《阿曼蓋爾德》,激勵人們為抗擊法西斯而戰。
在冼星海大街的盡頭,有一座冼星海紀念碑。紀念碑用中、哈、俄三種文字鐫刻的碑文寫道:“謹以中國傑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誼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為冼星海大街”。紀念碑上還鐫刻着冼星海的簡歷以及他創作的歌頌哈民族英雄的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的第一行樂譜。
音樂無國界,友誼歷久彌新。80多年過去了,中哈兩國人民的友誼不僅延續下來,而且越走越近。如今在哈薩克斯坦,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
這裏是位於阿拉木圖,由蘭州大學參與共建的阿里-法拉比哈薩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孔院不僅做專業的漢語培訓,還幫助當地學生參加漢語水平考試及口語測試,推薦優秀生赴中國留學深造。
阿里-法拉比哈薩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學生:我在孔子學院學習了一年多。歷史上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因為絲綢之路的聯繫,現在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哈薩克斯坦和中國兩個國家有很多合作項目。
阿里-法拉比哈薩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 中方院長 鄧紅:到今天兩國高校合作開展中文教育已經整整21年了,目前每年在我們孔院學習的註冊學員大約有400名,學員最小的年齡是5歲,最大的年齡已經到了70歲了。哈薩克斯坦人民學習中文的熱情和學員的數量在不斷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