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周邊國家都要“廢除漢字”?各國紛紛表示:被逼無奈
漢字創發於中國,傳播於東亞,成為東亞諸國間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動的語文載體。20世紀以前仍是日本、朝鮮、韓國等國家的官方文字,漢字對東亞諸國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但是,近代以來,隨着西方殖民主義的侵入,各國民族意識逐漸覺醒,在殖民者的唆使下,出現了一股“去漢字化”的傾向。
周邊國家相繼開始“廢漢字”運動
日本
日本明治維新前後,中國日益衰落,而西方國家蒸蒸日上,日本國內開始有人主張取消漢字,全部採用表音文字,如假名和羅馬字。1866年,有日本大臣提出了《漢字御廢止之議》。理由是清政府之所以國力衰退,原因就在於使用複雜的漢字。而日本之所以國力不振,日本人之所以知識貧乏,原因也在於此。明治維新後,還有人提議放棄日語,而以英語為國語。但日本政府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而廢除漢字,政府公文繼續使用“漢字假名交文”。
二戰後,又有人提出廢除漢字之議,當時的一些人認為,日語妨礙了文化的進步,必須改革,甚至斷言,如果當初改用英語做國語,或許日本文化比現在進步得多,甚至這場戰爭也可能避免。1946年,盟軍總司令部派往日本的“教育使節團”也向日本政府建議“從根本上改革日本的文字”。這一年,日本政府採納了“漢字節減論”,公佈了“當前一般社會生活中使用的漢字”1850個。但也沒有完全廢除漢字。如今,漢字已經成為日本社會生活的一部分,走在日本街頭到處可以看到漢字。
朝鮮
1895年,朝鮮王朝進行了改革,即所謂“甲午更張”,正式廢除漢文、吏讀文,頒佈“使用國漢文混合體”的法令。1948年朝鮮提出廢止漢字,後來在1960年停止了這個活動。金日成認為:雖然沒有使用漢字的必要,但是周圍國家都使用漢字,所以學習漢字很必要。在這之後,“漢文”教育又被編入了高中的課程。
越南
越南是廢除漢字最徹底的國家,由於長期被殖民,越南徹底放棄了漢語體系,連本土的喃字也被廢除,開始使用羅馬化漢字。
韓國
在過去,韓國人學習漢字是必須的,因為出版物、書籍中總會有漢字的出現,甚至連官方文件都用漢字書寫。但是,隨着韓國的獨立和發展,韓國使用漢字的情況也越來越少。韓國建國時,漢字的地位就變得岌岌可危了。當時,韓國受到美國的大力扶持,強勢的西方文化進入韓國。這讓韓國有了擺脱亞洲文化、融入西方文明的念頭。
當時,韓國第一步的做法就是廢除本國的漢字,頒佈了《諺文專用法》,希望能夠徹底拋棄漢字。可惜,法律規定與韓國人民的需求有些不符,所以其產生的影響並不大,甚至連政府刊物、公文上也依舊保留了部分漢字。
然而,朴正熙總統上台後,漢字被全面廢止了。他一直致力於從上至下推行全社會使用韓文。這個政策推行了十幾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後來韓國發生金融危機,支持漢字的金大中總統上台,漢字在韓國又遇到了春天,不僅政府倡導學習漢字,而且也認為學好漢字可以與周邊國家進行更好的經濟交流。如今,雖然韓國人在日常使用漢字較少,但是企業、政府部門的人對於漢字還是比較瞭解的。
廢除漢字也是無奈之舉
其實,中國周邊國家廢除漢字的舉動也很好理解,在近代中國和列強的鬥爭中屢屢失敗,周邊過去對中華文化十分崇拜的國家也開始有了懷疑,甚至我國國內也有這種聲音,要求廢除漢字,改用英文,萬幸的是沒有實行。而到了各國獨立之後,廢除漢字更像是無奈之舉,民族主義的興起,讓各個國家都想擁有自己的文化,而漢文字在周邊國家的歷史影響太大,他們只能通過廢除漢字來削弱這種影響,不過這也難免帶來文化上的割裂,比如年輕的一代就因為不識漢字,不能閲讀文獻而不瞭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