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老紅木網\"關注我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可能與木頭接觸久了,上眼一看,或者是上手一摸,就能夠知道木頭的好壞優劣。
也有人總結了一些評判木頭的經驗,比如油性大的好,密度高的好,料子老的好等等,但是不能如此單一的進行評斷,還是要綜合全面性的標準來甄別。
一、密度
密度,即是“氣幹密度”,指的是木材在一定的大氣狀態下達到平衡含水率時的重量與體積比。
氣幹密度大,説明木材份量重、硬度大及強度高,所以它是一個強度指標。在優劣方面,一般是密度越大,認為材質越好。二、油性
油性歷來是判斷一塊木材好壞的重要指標,木材油脂含量越高,觸摸時越有潤滑感。
油脂使傢俱平滑耐磨,不易開裂,同時也正是油脂在保護着傢俱的亮澤。三、顏色
中國曆來有個詞語叫“姚黃魏紫”,可見黃色和紫色歷來是中國人最推崇的顏色。
諸色之中,黃色最受皇室喜愛,代表着皇室的九五至尊,被稱為帝王之色;紫色,從老子出關時的“紫氣東來”,到故宮被稱為“紫禁城”,紫色代表着祥瑞與極致的尊貴;
大紅色,則代表着民間的富足。
四、氣味
木材氣味的優劣,影響着家居的質量。作為家居使用的古典傢俱,對木材氣味的遴選非常嚴格。
海南黃花梨新切面藥香味濃郁,久則變為微香。海南黃花梨的香味俗稱為“降香”,帶有一點辛辣味。小葉紫檀新開料或做薰香時檀香味獨特而醇厚,原木或成品久轉瞬則轉為清淡,但只要對錶面略加打磨,香味醇厚依舊。而紅酸枝在剖開時則帶着酸香味。一些上等草花梨的氣味也顯幽香,而其他一些木材如雞翅木、烏木等,氣味就不是很明顯了。
五、紋理
木材的紋理直接反應在古典傢俱的表面上,影響着古典傢俱的外在表現和內在韻味。
海南黃花梨的紋理,按王世襄先生的説法是“或隱或現,生動多變”,很特別的一點是其外在豐富的紋理。黃花梨有着各種動物形狀的“鬼臉”,有看上去像孔雀、獅子等,同時還有着“山水紋”、“水波紋”、“鳳眼”等形象各異的紋理,不能不説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種紋理的變化是其他木材難以企及的。
相比之下,小葉紫檀的紋理則較穩重,結構細密,局部捲曲,也稱為“牛毛紋”;一些黝黑如漆的材料上,則幾乎看不到紋理。紅酸枝的紋理則呈現出豐富多樣的變化。不論是黃花梨的“鬼臉”,還是小葉紫檀的“牛毛紋”,還是黑黃檀、烏木的條紋,在紅酸枝中都可以找到類似的紋理,其富於變幻、靈動纖巧的各種紋理,表現力絲毫不遜於黃花梨。六、柔韌性
木材柔韌性的好與不好,直接影響着傢俱的優劣。柔韌性越好,越適合作雕刻。同時,柔韌性也影響到傢俱保養的穩定性。
從柔韌性上看,小葉紫檀堪稱最好的木材。紫檀纖維異常細膩,最適合於不同類型的雕刻,橫向豎向雕刻都暢通無阻,特別是適合柔韌的雕刻。因此,我們現在看到遺留下來的黃花梨,極少有修飾,而大量使用黃花梨的明朝,也形成了與清式繁縟迥異的簡約的明式傢俱風格。七、穩定性
消費者在購買傢俱時,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傢俱的穩定性。剛買來的時候很結實,但是用個兩三年,有些傢俱就開始變形,這就是木材穩定性不足的原因。
在穩定性方面,首推小葉紫檀,木性極為穩定,被稱為“最沒有脾氣的木頭”。穩定性在筆筒上體現最容易體現,同樣的筆筒,小葉紫檀的筆筒歷經幾十年、數百年依然是正圓,而其它材質的筆筒,或多或少都會有變形,測量後會發現成了不同程度的橢圓。八、細膩度
所謂木材的細膩程度,通俗來説就是用手觸摸的感受。
一直以來,棕眼小而少的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被人認為是木材中細膩程度最好的。九、文化沉澱
在所有的紅木材料中,海南黃花梨是開發歷史最悠久的木材,是明式傢俱的頂梁之柱。
到了明代後期,紫檀開始大量使用,並逐漸成為清式傢俱的代表木材。大紅酸枝等紅木的使用,要推溯到清朝中後期,據資料考證,在乾隆四十三年,即乾隆晚期,才作為瀕危的紫檀與黃花梨替代物登上歷史舞台。圖文來自網絡,重在分享,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