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近日,巖下村村民在自家屋前享受午後陽光,孩子們在悠閒嬉戲。 盧榮任攝 圖②:畫家呂安平作品《巖下石橋》。 呂安平供圖 圖③:巖下村的民居。 圖④:近日,藝術愛好者在巖下村中寫生,記錄鄉村的古樸生活。 盧榮任攝 圖表數據來源:浙江麗水縉雲縣人民政府
在浙南深山,兩山夾峙、三水相交間,一個有着600多年曆史的傳統村落坐落其間。遠遠望去,滿眼青翠中鑲嵌着各式各樣的石頭房子,這是位於浙江省縉雲縣的巖下村,是目前浙江唯一的集中且保存完好的傳統山地石居村落,2014年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巖下村依山傍水,村舍呈點狀散列,整體佈局疏密有間、錯落有致,村莊被葱鬱勁竹、山間林海所環繞。不同於江南常見的青磚黛瓦,這裏滿眼石頭牆,或是圓潤光滑的溪卵石,或是嶙峋崢嶸的小山岩,與隱隱青山完美融合,形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
石屋石橋,一派古樸風韻
巖下村東臨台州仙居縣,北接金華磐安縣,距縉雲縣壺鎮15公里,地處海拔600多米的幽谷之中。
據宗譜記載,巖下村始建於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因其坐落於巍峨險峻的百丈巖下,得名“巖下”;又因其全村各類主要建築均以卵石山石壘就,被稱為“石頭村”。
巖下村的房子被當地人稱作“石頭屋”,外牆均以石頭砌築,石牆內部則是木質結構,以五間、七間、九間排屋及十九間、廿間頭四合院式建築為主。
現存的石頭屋有200餘幢,其中古民宅28處,位於村南的朱氏宗祠格外顯眼。
朱氏宗祠為三進兩院式四合院,外牆正面用青磚,其餘三面用塊石砌築。內部建築功能完善,中廳掛有“尊敬堂”三字牌匾,宗族文化傳承完整。相傳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後於清嘉慶十年(1805年)進行翻修。不僅如此,村內另有古祠堂、古寺廟、古戲台、古橋樑、古商道各一處,具有浙南山地村落石居形態典型風格。
眺望巖下村,村東是突兀挺拔的“百丈巖”,村西是峯巒疊嶂的“雙獅山”。村口一座石拱橋橫卧於小溪之上,名叫封溪橋。封溪橋初建於清末,重建於1937年,如今是村中的標誌性建築。
離封溪橋不遠處,一株20多米高、500餘年樹齡的古樹巍然佇立,如同帆船上的一根桅杆立在村口,讓巖下村看起來彷彿一艘泊船。裏坑溪、百丈前溪和巖下溪3條小溪交匯,穿村而過,為村落增添了古樸而又靈動的氣息。
古村古道,一覽百年時光
巖下村雖地處偏僻,但歷史上並不冷清,一條連接婺州、處州、台州的古道穿村而過,名為“普通嶺古道”。古道經過壺鎮、左庫、金竹、唐市、三里、楊柳樹、巖下、巖背,而後翻山至仙居。普通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普通年間,以開鑿時間命名,距今約有1500年曆史。
巖下村緣何以石頭疊壘而建?聽村裏老人説,巖下村處在深山叢林,村民便就地取材,從溪邊、山澗和竹林中撿取石頭壘牆蓋房,世代相傳下,便形成現有風貌。
巖下村附近還有一個鄰村——巖背村,兩村以“百丈巖”為界,居“百丈巖”之下的名為“巖下”,居“百丈巖”之上的名為“巖背”。兩村之間緊挨“百丈巖”的山澗裏,有兩塊美麗的石頭,靠近巖下的石頭神似老鷹,代表巖下村;靠近巖背的石頭神似壽龜,代表巖背村。老鷹石峭立回首烏龜石,烏龜石靜卧對視老鷹石,在中國傳統文化意象中,鷹代表着志存高遠,龜則象徵着吉祥仁壽。
秉承“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理念,巖下村講究從自然的角度來構建村落環境。以背山面水、沿溪順形為主,村落山水聚合,基本上維持着600多年前的地形地貌,實現人文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數百年來,巖下村完整保留着前人的居住習慣。
好山好水,一片秀美土地
直至今日,巖下村依然保留着一個傳統習俗——每年農曆六月初五,村裏朱氏後裔都要舉辦隆重傳統的祭祖活動。那一天,村民載歌載舞,扭秧歌、甩銅錢鞭、擊花鼓、敲腰鼓、練拳、走陣……各種節目熱熱鬧鬧。活動期間,村民以粽子為主食,其箬葉、糯米皆為本地出產,糯米以黑豆柴灰水浸泡,內餡包裹火腿肉,既美味又養生。
不僅如此,巖下村文脈綿延,歷代人才輩出。在不同歷史時期曾出過進士兩名、庠生12名。文脈育人、環境養人,作為浙江綠谷麗水深山中的小山村,這裏的空氣負氧離子含量常年在每立方厘米1萬個以上。
近年來,巖下村聚焦保護石頭古建築羣,改善村民生活環境,進行全村科學規劃整治。
目前,當地已完成1300多米村主幹道道路硬化,改造危舊農房93户,鋪設污水管道2326米,建成682平方米的特色文體廣場。
“若有機會來我們巖下村一遊,定能體驗到‘三個一’——洗一次肺、養一回胃、靜一下心。”巖下村黨支部書記朱光強説。
遊覽貼士
從浙江麗水縉雲縣城自駕出發,沿省道219、省道322、台金高速等多條路線,都可抵達巖下村。
整個村子依山而建,都是清一色的石頭民居,建築典雅古樸,整體佈局錯落有致。村中分佈着各種民宿、農家樂,還能品嚐到村民自制筍乾、豆腐乳等當地特色美食。
版式設計:張丹峯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4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