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復甦 城市休閒遊活力強勁帶動旅遊業逐步回暖
近日,上海錦江樂園夜市舉辦“美食遊園會”。陳玉宇攝(人民視覺)
讀者在鍾書閣北京西單店內拍攝留影。杜建坡攝(人民視覺)
受疫情衝擊嚴重的旅遊業正在復甦。城市休閒遊貼近百姓日常生活,具有距離短、單價低、頻次高、大眾化的特點,已成為目前人們主要的出遊方式,帶動着旅遊業逐步回暖。
城市休閒新意連連
夏日傍晚,華燈初上,北京三里屯正在恢復昔日的熱鬧繁華,美食餐飲、創意店鋪刺激着消費。傳統商業街西單最近又多了一處人氣景點——被稱為“最美書店”的鐘書閣開門迎客。高顏值的設計感為書香增色不少,置身其中品讀一本好書,真可謂“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北京的城市休閒遊新意連連。八達嶺長城、雁棲湖、大運河、前門、藍色港灣等北京79個地標、商圈、特色街區點亮了夜京城,夜間休閒大放異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推出首批10條“漫步北京”城市休閒遊線路,包括御道漫步——感受中軸線上的皇家禮儀和市井生活;老城新顏——尋覓王府井大街的文化寶藏;舊日慢憶——名家筆下的記憶,漫步北京的文學指南;皇城雅韻——東華門至地安門的中軸線騎行之旅等。這些線路都位於城區,交通方便,多數為開放性區域,適合市民和遊客漫步。據介紹,雖然很多地方聽起來熟悉,但發展變化卻很大,反映了北京核心區疏解整治和城市更新的最新成果。線路沿線遍佈特色商店、餐飲和知名打卡地,更符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
上海近日也推出了79個有品質、有文化、有生態、有服務的“休閒好去處”,包括民宿、郊野公園、老街區等,旨在培育打造上海城市休閒旅遊帶。全國休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張靈光認為,休閒度假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基本組成,也成為產業轉型的必然方向。特別是在疫情影響下,人們的生活需要休閒,一個地方的經濟復甦也需要休閒。
休閒度假引領復甦
今年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城市休閒遊成為人們的主要出遊方式。多地深入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推出“本地人遊本地”等產品,受到市民們的喜愛,不少人深度體驗了本地深厚的歷史文化,感知到家鄉的新變化。
中國旅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潤鋼表示,旅遊業已開始恢復,可以預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本地、周邊和短途的城市休閒業態和鄉村度假業態將成為旅遊消費的主要內容。休閒度假產業將在中國旅遊業恢復振興的進程中扮演“定心丸”和“先行軍”的重要角色。
休閒消費引領供給,供給促進需求。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説,從近期旅遊業恢復的情況來看,城市休閒和鄉村休閒最為強勁。人們居家幾個月,何以解憂,唯有休閒。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釋放壓力,放飛心情。城市休閒沒有長途的人口流動,防疫壓力小。城市休閒更貼近民生,更能增加大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今年旅遊消費的總體表現將是休閒主體,觀光輔助;度假主導,多樣運行。
城市休閒如何發展
城市休閒應該如何把握好發展機遇呢?“豐富服務內容、優化供給方式,是疫情衝擊下城市休閒發展可以想見的方式。”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與休閒所所長吳豐林告訴記者:“從長遠來看,根本的出路在於:城鄉融合、休閒共享。城市休閒的供給和需求在城鄉間統籌考量,以城鄉融合為視野,城市休閒便極大拓展了空間範圍,解決結構性、規模性矛盾便有了更多餘地。應用共享理念,在不斷豐富供給的基礎上,重在空間的開放和包容,將城市公園進行開敞式改造,給市民更多的休閒空間;建設街區景觀小品、培育市民觸手可及的消費業態;同時,包容歷史遺蹟和市井百態,包容帶來的真實才是維繫城市休閒服務的源泉。以休閒共享為理念,則城市處處可休閒。”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認為,城市應轉變對發展旅遊的治理理念,從依賴外需向重視內需轉變。城市應首先將旅遊設施融入為城市的休閒公共服務設施,從大休閒建設的出發點來酌情開發城市的旅遊功能。城市休閒功能開發的原則是先進行城市公共人文休閒設施的建設,形成城市的文脈和風骨,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娛樂項目配套。先進行本地的文化項目開發,如步行街和文教街區開發,然後適當形成都市景觀景點,逐步營造旅遊經濟。(本報記者 趙 珊)
城市休閒遊活力強勁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6月12日 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