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溪古鎮 我本清雅

錦溪,因溪得名,湖蕩密佈,古橋聯袂,明人沈周、高啓、文徵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輩都為之留下了誦景思物的千古詩文。錦溪古鎮地處江蘇省崑山市西南,是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名鎮,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古鎮文物古蹟頗多,如蓮池禪院、通神道院、文昌閣、陳妃水冢、古河駁岸、古石拱橋等。錦溪現存的古橋有26座,大多為明清建築物,形成了水鄉特有的“橋文化”。遊走古鎮錦溪,從遠處傳來咿呀呀的吳儂軟曲,燈火隨着曲調倒映在溪流中,靜靜守候千年……

錦溪古鎮 我本清雅

圖説:錦溪古鎮 來源:網絡

古巷深處

搖櫓船載着遊客從眼前劃過,穿着藍印花布外衣的船孃們,不僅划船的技術熟練,且個個能唱,一時間,整個水鄉迴盪着船歌。悠閒品茗,古鎮內的茶館星羅棋佈。湖畔温暖的茶室裏,一杯繾綣的香茗,沸水沖泡的柔情澄澈無雜,亦如水鄉的顏色:安然、清雅……走到古巷深處,這裏沒有遊客,有的只是錦溪人最寫實的生活景象。

陳妃水冢

話説南宋孝宗皇帝的寵妃陳氏病逝於此,感於陳妃對於錦溪的鐘愛,孝宗皇帝便下旨將陳妃水葬於此,並將錦溪更名為陳墓,直到1993年才恢復古名錦溪。站在錦溪“蓮池禪院”內,一眼就可見到五保湖中有一個立於水中的“獨圩墩”,那就是“陳妃水冢”。

蓮池禪院

古鎮上的蓮池禪院,又名蓮花池、古蓮寺,位於五保湖畔菱塘灣口。陳妃病歿後,孝宗為懷念她,下旨在此建寺,為陳妃誦經超度。後又命眾僧在寺院東側挖池種荷,始稱蓮花寺。經多年陸續修建,寺內殿堂廊廡、寶閣岑樓和琴堂畫舫一應俱全。

橋文化

錦溪古鎮內湖蕩密佈,河巷縱橫。南有五保湖,澱山湖;西北有陳湖。古鎮的內河道長達6公里,形成了河湖相通、澤浸環鎮、街巷依水、橋巷相連的典型江南水鄉風貌。錦溪有着“36座橋、72只窯”的美麗傳説,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鎮區就有古橋36座,其密度之稠,頗為罕見。且大多數古橋保存完好,橋柱、楹聯、碑刻俱全。其中較著名的有十眼長橋,建於明代。橋有九柱十孔,造型古樸別緻,為遠近水鄉所罕見,是觀湖賞月極佳之處。另有普慶橋,取普天同慶之意,亦是國內少有的全環形石拱橋。

古窯址羣落

從明朝以來,錦溪古鎮以窯業生產而著稱,形成了獨特的“磚瓦文化”,全鎮存有各式古窯15座,很多古窯至今還在使用中,為華東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窯址羣落。古窯場分佈在五保湖畔,最好走水路前往。坐船從窯廠的正面駛過,可看到一排壯觀的古磚窯,建築很是精美。

新民晚報記者 唐敏 夏菁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05 字。

轉載請註明: 錦溪古鎮 我本清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