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週年
國慶假期,來我市金街購物的市民和遊客絡繹不絕。張磊 攝
商貿:企業實現銷售超20億元
天津北方網訊:剛剛過去的八天長假是名副其實的“超級”黃金週,我市商貿流通行業迎來客流高峯,據市商務局監測,246家商貿企業10月1日至8日實現銷售20.2億元,按1日至7日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5%。
黃金週期間,全市各類商業體共推出150餘場活動,重點監測的28家購物中心共銷售5.39億元,同比增長2.4%。此外,品牌消費熱度不減,4家奧特萊斯實現銷售2.83億元,同比增長8.27%。海信、一商友誼等高端品牌店也分別增長32%和68%。
中秋、國慶兩節疊加,探親訪友所需的月餅禮盒、乾貨禮品等成為熱銷商品。桂順齋、大橋道等糕點專賣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7%和57%。96家連鎖超市黃金週期間實現銷售額3.16億元,同比增長16.06%。
商展、文娛聯動促消費成為此次節日市場的一大特點,作為我市年內首次大規模車展,梅江車展在5日內的訂單量超過12000輛。此外,截至8日中午12時,全市國慶期間電影票房累計達5221.6萬元,其中面向兒童市場的電影《姜子牙》累計票房1820.7萬元;單部票房最高為《我和我的家鄉》,累計票房2436.3萬元。
夜市街區藉助黃金週打造多種消費場景,成為新亮點。全市夜間經濟街區節日期間共推出35項活動,其中,時尚酒吧節帶動全市55家酒吧餐吧推出各類駐場表演、暢飲優惠。據市商務局對6個重點夜市街區的監測,累計客流量超過20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0%,實現銷售6500萬元,同比增長5%。
黃金週期間餐飲市場持續火爆,據對28家餐飲企業的監測,節日期間累計實現營業額2820萬元,同比增長11.62%。
薊州區:接待遊客172.9萬人次
國慶中秋黃金週,薊州區旅遊成績單新鮮出爐,成績喜人。10月1日至8日,全區19家景區、37家旅遊飯店、1874户農家院、4家素質教育基地等旅遊接待場所,累計接待遊客172.9萬人次,旅遊收入1.69億元。
今年“十一”假期,盤山景區遊客數量雄居全區各景區之首;黃崖關長城、梨木台等景區也受到青睞。住民宿、逛集市、觀民俗、享田園風光、到果園採摘的鄉村休閒遊,成為了今年旅遊市場主體,8天來農家院共接待遊客31.8萬人次。
公交:運送乘客800萬人次
從市公交集團瞭解到,今年“雙節”8天假期,公交累計運送乘客達800萬人次,客流保持整體平穩,其中老年乘客佔40%到45%。全市600餘條公交線路開啓節日行車計劃,2萬餘名公交職工堅守崗位,保證市民節日期間平安出行。
據介紹,今年黃金週公交客流呈兩頭高中間低特點,9月30日,各大學城至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客流逐步增加,達138.2萬人次。2日開始,鼓樓、濱江道、河東萬達等商圈,水上公園、北寧公園等公園開始出現客流增長。10月8日,公交迎來學生和外地務工人員返津客流以及城際線客流。
車隊中的“大管家”
7點剛過,萬新南中心車隊場站就迎來一個頎長身影,當天運營、出車、出勤狀況,人員是否到位、作業計劃是否執行、食堂飯菜質量……一一查看,可謂手上麻利,腳下生風,儼然一副車隊“大管家”模樣。
他就是該車隊站員組長郭玉柱,已在公交行業工作35個年頭的他,如今已成為天津公交年齡最大、經驗最豐富的站員組長之一。8點,郭玉柱來到站屋,叮囑幾位即將出車的年輕駕駛員不要因節假日而過度興奮。為加強現場調度,9點一過,郭玉柱就帶着幾位調度員前往盤山道公交站進行客流調查和站點維護。
11點過後,郭玉柱又忙碌起職工的午餐。作為車隊“大管家”,郭玉柱直接管理5條公交線、98部公交車和115名駕駛員的運營調配,節日期間,他似乎更忙碌。這不,他又利用空閒到無專人打掃的衞生間去打掃了。
鐵路:客流量超96萬人次
從我市鐵路部門瞭解到,據初步統計,今年“十一”長假,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等我市鐵路各站10月1日至7日上下車旅客量超過96萬人次,總體客流量超過預期。京津城際列車依舊備受青睞,每天126對運營,其客流量約為36.47萬人次。
據統計,今年10月1日至7日,天津站客流量達45.7萬人次,日均6.5萬人次,天津西站客流量達29.5萬人次,日均4.2萬人次。
“今年國慶黃金週是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的首個黃金週,客流出現了較大規模增長,主要以探親、旅遊流為主,集中在京滬高鐵、津秦高鐵、京津城際線。”天津站客運車間主任呂忠強介紹。
婚慶:萬對新人喜結連理
8天長假,除了旅遊,想必還有一部分人在感嘆:“不是在參加婚禮,就是在參加婚禮的路上。”確實,今年“十一”期間,國慶中秋“雙節合璧”,讓我市迎來一年當中婚禮最高峯,根據市婚慶服務行業協會的統計,8天的假期裏,全市有1萬多對新人舉辦婚禮,佔9月、10月婚禮總量的40%。為了體現紅火的氣氛和傳承中華文化,超過半數的新人還選擇了中式婚禮。
市婚慶服務行業協會會長潘樹輝介紹,相比過去西式婚禮佔據主流,現在越來越多的新人選擇舉辦中式婚禮,不僅是因為紅火熱鬧,更重要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讓婚禮更有“中國味”的儀式感。(津雲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