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歲故宮在數字世界中開拓未來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題:600歲故宮在數字世界中開拓未來
新華社記者婁琛 任垚媞 吉寧
600多歲的故宮是世界遺產和中華文化瑰寶,這座昔日的皇家禁地正通過數字化之路進一步走近大眾,走向世界。
正在舉行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故宮首次以數字化形態亮相展會平台。
全景攝影技術讓這座宮殿在虛擬世界中隨意變換季節和景色;高精度三維數字採集技術使各種文物立體呈現;戴上AR眼鏡,參觀者彷彿走進已經回填的故宮考古遺址現場;語音交互和人工智能技術讓故宮斷虹橋的小獅子有了虛擬身份,與小程序用户互動。
9月3日,參觀者在服貿會故宮博物院展台觀看“數字文物庫”。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故宮博物院數字與信息部副主任於壯説,故宮展台大概285平方米,主要分為數字考古、數字文物和數字服務版塊,精彩的呈現引人駐足。
建成於1420年的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宮殿建築羣,也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文物最多、來訪觀眾最多的博物館,藏有186萬餘件文物。
“故宮數字化已經走過20多年的歷史,最根本的目的是通過數字技術讓如此大體量、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得以永久保存和永續傳承、利用。”於壯説。
“近些年來,世界各地關於文化遺產的損毀情況時有發生,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故宮數字化的腳步也應該越來越快。”他説。
20世紀末開始,故宮博物院開始了數字化的構想與建設。2001年,故宮博物院網站開通,成為數字故宮建設的起點。
目前故宮博物院已經完成70餘萬件文物的基礎數字化工作,目前每年以7至8萬件的數量在有序推進和加快基礎數字化工作。“我們力爭讓所有的實體文物能儘快擁有自己的數字身份證。”於壯説。
未來,故宮將使用知識圖譜等技術,整合文物信息,支持智能化搜索。“怎樣讓人們能更直接、便捷地找到想要的文化內容,是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他説。
於壯舉例説,故宮的文保部門曾拆解、修復過一座清乾隆時期的升降塔鐘,這座高108釐米、寬44釐米、厚38釐米的廣式鐘錶的拆解修復全過程和幾乎每一個零件都使用超高清三維數據採集技術記錄下來了。“如果採集測量精度足夠高的話,我們未來甚至可以使用3D打印等技術真正復原這座複雜精密的鐘表文物。”他説。
服貿會現場,來自天津的觀眾高峻在展現清代“粉彩開光四季山水圖轉頸瓶”的屏幕前駐足。“文物製作細緻,非常吸引人。”他説。
9月3日,參會者在故宮博物院展台參觀。新華社記者 丁洪法 攝
故宮的數字化之路體現了構建“數字孿生”的理念,數字媒體和網絡平台也讓中國文化傳播得更遠。
截至2019年底,中國備案博物館數量達到5535家。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未來將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和數字化發展。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博物館行業的數字化進程。
“線下無法促成的文化交流可以在雲端實現。”於壯説,未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文物或許都可以在雲端齊聚、互動,能夠快速形成國際化的展覽,進行穿越時空的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這非常令人期待。
2016年和2017年,故宮連續兩年舉辦“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探討人類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話題。據介紹,故宮數字化成果已經傳播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故宮也積極與國外同行開展數字化人才、技術等方面的交流。
服貿會現場,故宮博物院數字與信息部的冷含章説,如“故宮名畫記”使用的圖像切片技術,已經在國內外博物館一些高清展示的項目中得到較為普遍地使用。
“數字化工作是為了讓已經延續600年的這座人類文化遺產得以永久保存。面向未來,故宮的下一個600年依然輝煌燦爛。”於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