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陶辛水韻”,盡在荷花之美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休閒

才知道陶辛十里蓮花香,才知道小喬歸隱胭脂渡,才知道圩水縱橫近千載,才知道晚荷盛開驚煞人!從江南水鄉陶辛鎮歸來,已近中秋,我在返京的高鐵列車上寫下這幾句,連同隨手拍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嚯,跟帖真多!顯然,對陶辛這個地方,很多人也是“才知道”,不禁紛紛問道:“陶辛在哪兒?”

資料圖 荷花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本就意猶未盡,就再寫寫已印在我腦海裏的這一幅水鄉美景吧。

陶辛鎮位於安徽蕪湖東南部,清澈的青弋江東流而過。由於長江的饋贈,這裏的水系尤為發達,可謂水網縱橫。據記載,陶辛修築圩堤始於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距今已近千年。相傳,東晉詩人陶淵明的後裔——一位陶姓工匠,自江西江州舉家遷至此地,他率眾築堤圍墾,逐年形成“井”字形十縱十橫的百公里水圩。溝溝相通、渠渠相連的好處是旺水期防澇,枯水時抗旱,保證了年年的好收成。水美魚豐,蓮荷成趣,“陶辛水韻”的景緻自然而成。

“水韻”盡在荷花之美。

到陶辛看荷花,本約在五六月間荷花盛開之時,無奈各種冗務纏身,拖到了近日才成行。陶辛鎮的朋友説,一定來啊!我們這裏晚荷品種多,開得旺哩,全國賞荷期最長的景區就屬我們陶辛啊。

此話不虛。我們泛舟“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荷塘,全然沒有“留得枯荷聽雨聲”的淒涼,放眼望去,小船邊睡蓮朵朵,平開在水面上,唾手可得;遠處則滿目蓮葉青青,挺拔的莖稈支撐着鮮豔的荷花,粉的、黃的、白的,竟還有鮮紅色的花朵,形狀大得蓋過了蓮葉。《漢樂府·江南》有句:“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身臨陶辛荷塘,我才對後幾句詩歌有了親切感:“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反覆詠誦的詩句多麼貼切,並非多餘啊!

小舟拐過一道彎兒,只見一片池塘裏,栽滿了含苞欲放的新荷,緊緊的花骨朵兒上,晨露嬌豔欲滴,十分奪眼。朋友説,這片荷塘的開花期是十月至十一月間,專門等着比你們還要晚來的賞花者呢!

那陶辛的荷花什麼時候初放呢?

“五月十八日。哦,今年是五月十八,去年是五月十五。”這個回答令大家的目光一下集中在這位“朋友”身上。陶辛鎮的領導趕忙介紹説,這位是董老師,是研究荷花的專家,在我們小鎮工作已經二十多年了,常年在中國荷花研究中心和我們陶辛鎮之間奔波,這裏的萬畝荷塘他都熟,每一朵荷花他都親。

我們圍着董老師,聽他講起尋找“第一荷開”的意義,饒有興味。原來,經過冬春兩季的侍弄,每到五月,種荷人都翹盼花開。鎮領導和董老師早出晚歸,划着小船,一方一方水塘尋找,直到發現第一朵開放的荷花。他們興奮地拍照,記錄各項指標,分析荷花長勢,從而做好下一步的養荷工作。

有一位荷花專家在身邊,我們興致倍添。董老師説,陶辛種荷的歷史久遠,有記載的上千年了,一會兒到“胭脂渡”,還有動人的故事講給你們聽呢。他説,今天,陶辛集中連片的荷塘面積超過兩萬畝,是不是全國最大的荷塘景區不敢説,但我們這裏是目前全國荷花品種最多的,共有530多種。他指着一朵碩大的荷花介紹説,你們看,這個就屬晚荷品種,名字叫“飛虹蓮花”,是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培育成功的,引種到我們這裏“如魚得水”,開得特別旺。它不僅羣體花期長,更重要的是花朵呈蝶狀且碩大,紫紅色十分鮮豔。“你們知道它的花瓣數兒嗎?”董老師問,在場無人能答。“這種重瓣型荷花,花瓣共有123片!哈哈……”他的笑聲迴盪在水面上,好有魅力。

小船在迷宮似的荷塘中前行,董老師的另一句話,我一下記住了。他説:“蓮花過人頭,蓮動下漁舟。”這正是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即讓荷花開得高過人頭,觀賞起來更好看;同時採蓮人可在荷塘中自由穿梭,方便了摘蓮蓬、挖蓮藕。船停在一片淺塘,董老師下船採來一捧蓮蓬,讓大家品嚐清甜的蓮子。他説,陶辛蓮子2019年榮獲了安徽省“特色產業”示範項目,得到了省裏金融、科技方面的有力扶持。“陶辛水韻”則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榮膺了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我們在“胭脂渡”下船登上香湖島。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這裏,竟是小喬歸隱的地方。講起小喬和胭脂渡,我們才知道,荷花專家董老師是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只是出於對荷花的痴迷,他自修成了研究荷花的專門人才,深紮在陶辛這片荷花之鄉二十多年。説起“胭脂渡”的由來,傳説三國時期周瑜死後,傷心至極的小喬歸隱於此,婢女香兒每天採豔荷做胭脂侍奉,小喬隱姓埋名在這裏生活了三年,後投湖找她的周郎而去。“胭脂渡”因此得名。董老師説,胭脂渡和小喬是不是應該有詩啊?你們是北京來的作家,誰來寫一首?

我不揣淺陋,説:“我來試試。”於是董老師和我互加微信,我掃一掃,他的微信名竟是“荷花”兩字,頭像正是那朵盛開着的鮮豔的晚荷品種“飛虹蓮花”。

中文系畢業的荷花專家——“董荷花”,真名叫董洪明。他和陶辛鎮美麗的萬畝荷塘,還有那朵盛開在深秋不敗的晚荷,就這樣留在我的印象中了。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李培禹

流程編輯:L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