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一座酒店變身集中隔離點。
新一輪疫情多點擴散,隨着省外返温人員的不斷增加,隔離點也急需擴容。11月6日晚上10點,新南亞酒店集中隔離點投入運作,這也是目前鹿城接收隔離對象體量最大的隔離點。而在此前一天,這裏還是一家正常營業的酒店。
跨界班組挑梁
一道防疫牆連夜築成
11月5日晚,濱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鄭國勝接到上級需徵用新南亞酒店用作隔離點的通知,因為眼下有數百名隔離對象亟待轉移安置。“時間很緊,準備通宵奮戰!”鄭國勝記得,接到通知後,街道黨工委書記周鵬就緊急召開會議制定方案,選派街道精兵強將“臨時”組建8人先鋒專班隊伍,他們中有街道的經濟“大腦”,也有負責民生項目的“百姓通”。接到任務後,他們匆忙回家拿上換洗衣物,第一時間趕往酒店報到,從當晚10點開始,他們沒洗過澡,沒刷過牙,沒躺在牀上睡過覺……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南亞酒店改造成一處達標合規的隔離點,是擺在街道工作人員面前的一項充滿挑戰性的任務。當時,原先住在酒店裏的客人還沒有清退,各條線上的整改工作還沒有進場,各崗位上的人員也還沒有演練,擺在面前的還有一個更大的“未知數”。鄭國勝告訴記者,該酒店今年剛裝修,將酒店用作集中隔離點需要對其進行局部改造,這可能會對酒店固有結構及室內裝飾構成一定破壞,且酒店住宿、餐飲經營產權人不同,餐飲又有多位產權人掌管,眾口難調,他一度擔心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前期我們經過排摸,這家酒店寬敞,房間也比較多,作為集中隔離點比較適合。但這家酒店生意一直不錯,他們擔心隔離點的設置會影響客流。”鄭國勝説,專班一進駐,就由街道黨工委委員馬曉玲牽頭和酒店方進行多輪談判,消除酒店方的顧慮,最終他們表示以大局為重,為疫情防控出力也是榮光的。酒店方的配合也使濱江街道成為了最快落實全區新一輪徵用酒店為隔離點任務的街道。
“這不是演習!我們是臨時組合,每個人的神經都要緊繃着。”夏海倫是濱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他也是本次專班組的“大家長”。他告訴記者,騰空酒店房間是酒店“變身”隔離點的第一步,酒店原有住客約130人,專班組就一一敲門入户解釋,主動為住客尋找其他住所。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客人也都表示理解,當晚12點,酒店客房全部清空。
按照隔離點的設置要求,酒店還必須建立起符合防疫要求的三區兩通道。這就需要對酒店原有的樓道、樓層進行打通或隔斷。“第一面隔離牆完工”“一樓大廳完工”“二樓第一道隔斷完工”……11月6日晚上9點,專班微信羣中依舊熱鬧,大家紛紛在第一時間上報工程進度及物資使用情況。
準備工作遠未結束,防疫物資的籌備還在“節骨眼”上。在區級部門與街道的密切配合下,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隔離衣、洗手液等一批防疫物資同步落實到位。與此同時,專班人員開始踩點落實路線圖,哪裏是工作人員通道,哪裏是半污染區都要走一遍仔細核實,嚴格區分人員轉移、物資搬運、垃圾清運等流程的獨立閉環,一旦發生停電等應急事故的人員疏散線路等也都設計完畢……一切就緒後,新南亞酒店才真正被賦予“隔離”功能。
超長待機服務
實戰中摸索防疫門道
從傍晚等到深夜,從深夜等到凌晨,直至11月6日晚上9點半迎接第一批隔離人員時,所有環節都已經可以有序運轉了。到11月7日凌晨2點半,短短的5小時裏,106名隔離對象全部安頓了下來。從啓用到接收的三天時間裏,專班成員總共的睡眠時間不到十個小時,身處那樣一個無聲的“戰場”,於他們而言入睡反倒成了一種挑戰。
此後,酒店由濱江街道人員作為前方總指揮,承擔起了酒店經理一角,帶領衞健、公安、安保等10餘人的團隊進駐。醫務工作者是專屬醫生,消殺隊員每天完成多區域的保潔消毒,酒店專業隊伍承擔客房服務,提供送餐、清潔等日常服務,安保是迎接“客人”的前台,公安民警、消防部門確保場所安全。
從無到有,從有到精,這羣疫情防控“新手”在實戰中摸索出了一套剛柔並濟的操作模式,面對疫情不留死角,面對羣眾温情以待。隔離人員在進入房間後,按規定不能再出門,與外界聯繫靠遠程通訊。酒店5樓被安排為工作人員生活工作區域,5樓指揮室裏的“熱線電話”對接5樓以上的所有隔離觀察人員,24小時都需要有專人接聽回應,是隔離點指揮室與隔離觀察區連接的情感紐帶,因此這個電話機常常處於佔線狀態。夏海倫告訴記者,有人通過電話來提一些服務需求,但更多的是通過電話傾訴焦慮。“怎麼辦,我感覺到冷”“我體温測起來有點高,會不會感染了”……打電話的人並不一定是真的期待反饋,很可能純粹是為了排遣情緒。他們有時會不停地打來,接線人員能夠清楚感知到隔離人員的“痛苦”——既希望自己沒事,又害怕自己有事。
為照顧隔離人員的心理波動,只要有一個人提出非合理的個性化要求,工作人員就不得不花大量時間溝通解決。“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需要任何人記住,只要大家能理解、善待我們,就足夠了。”夏海倫説,包括物資的送達,因為電梯停用,也是靠純人力扛上去,每個細節都做到盡善盡美。
老隔離點“續航”,新隔離點數小時建成,它們就像一個個緊密結合的齒輪,確保當下與未來鹿城集中隔離工作能夠平穩有序。
藍媒聯盟·鹿城區融媒體中心記者:林婷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