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學者為什麼不承認中華文明有5000年縮水中華文明背後的原因!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在中國的歷史書籍中是一個常見的説法,《史記》第一篇就是《五帝本紀》,《五帝本紀》開頭寫道:“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五帝本紀》記述了從黃帝、顓頊、帝嚳以至堯、舜時代的歷史,有完整的世系,帝顓頊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帝嚳則是蟜極的兒子,玄囂的孫子,黃帝的曾孫;帝堯是帝嚳的兒子。
《史記·夏本紀》裏關於夏代的歷史,也有完整的世系,夏禹的父親是鯀,鯀的父親是帝顓頊,所以,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禹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啓,標誌着夏王朝的正式開始,啓之後的世系在《夏本紀》裏也有完整的記述。
西方學者為什麼不承認中華文明有5000年縮水中華文明背後的原因!
當然,除《史記》之外,中國上古時期的一些歷史文獻中,也有關於黃帝、堯、舜、禹時代和夏朝歷史的記述,比如《尚書》的篇章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説明在夏朝之前還有一個虞朝。
中華文明從黃帝開始算,有5000年,中國古代的第一個王朝是夏王朝,可是在國外的一些歷史書籍中,中華文明的開端不是在黃帝、炎帝、堯、舜、禹時代,甚至不是在夏朝,而是在商朝,如果從商代開始算的話,中華文明只有3600多年的時間,因為商朝建立於公元前1600年。歐美國家的歷史學者普遍認為中華文明只有3600多年。
為什麼歐美國家的歷史學者認為中華文明只有3600多年呢?因為在國際歷史學界,關於文明有一個嚴格的定義,那就是一種文化必須具備文字、青銅器和城市,才算進入了文明時代,換句話説,就是人類發明了文字之後,歷史就進入了歷史時期,而文字發明以前的歷史叫做“史前史”,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才是信史,而沒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則被稱為傳説時代,按照歐美歷史學者的標準,黃帝、炎帝、堯、舜、禹時代的歷史屬於傳説時代,夏朝的歷史也是傳説時代,只有商朝的歷史才是信史。
西方學者為什麼不承認中華文明有5000年縮水中華文明背後的原因!
中國現在發現的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中後期的文字了,王國維在20世紀初對甲骨文進行了研究,寫成了一篇名為《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的學術論文,在這篇論文中,王國維將甲骨文中所記述的商代世系與《史記·殷本紀》中對商代的世系的記載進行了對比,證明了《史記·殷本紀》的記載基本正確,但是《史記·殷本紀》中關於商代世系的記載也有一些錯誤的地方,然而,不管怎麼樣,商代的歷史有了實物資料作為證據,甲骨文這一實物資料證明中國古代歷史文獻中關於商代歷史的記載是信史,而非傳説。
那麼,夏代的歷史是信史嗎?黃帝、炎帝、堯、舜、禹時代歷史是信史嗎?長期以來,莫衷一是,因為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夏代的文字,更沒有找到黃帝、炎帝、堯、舜、禹時代的文字。
那麼,歐洲的文明為什麼有5000年呢?
歐洲文明的故鄉在希臘,希臘最早的文明是克里特文明,約存在於公元前3650年至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文明的遺址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島,在克里特文明遺址中還發現了線形文字A,雖然線形文字A到現在還沒有被破譯,但是,克里特文明符合關於文明的定義,即有文字,有青銅器和有大型的城市建築,克里特島的文明開始於公元前3100年,因此,歐洲文明最早可以追述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有5000年了。
西方學者為什麼不承認中華文明有5000年縮水中華文明背後的原因!
克里特文明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消失,被邁錫尼文明所取代,邁錫尼文明約存在於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克里特文明遺址是英國考古學家阿瑟·埃文斯於20世紀初發現的,邁錫尼文明則是德國考古愛好者海因裏希·施裏曼於19世紀末發現的,在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被發現以前,歐洲的歷史是從古希臘、羅馬時代開始書寫的,在歐洲傳統歷史文獻中,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歷史是從公元前12世紀的特洛伊戰爭前後的歷史開始的,克里特文明遺址和邁錫尼文明遺址被發現以後,歐洲的歷史向前推進了約2000年的時間,這不僅證明了《荷馬史詩》等著作中關於特洛伊戰爭的歷史是信史,而且還使得古希臘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1500年至2000年的時間。
西方學者為什麼不承認中華文明有5000年縮水中華文明背後的原因!
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距今同樣有5000年,為什麼這麼説呢?
古埃及文明最早的象形文字出現於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文明同樣符合國際歷史學界關於文明的定義,有文字,有青銅器和有大型的城市建築。
兩河流域最早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最早的楔形文字出現於公元前3200年左右,是蘇美爾人發明的,蘇美爾文明同樣符合國際歷史學界關於文明的定義,即有文字,有青銅器和有大型的城市建築。
在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被破譯以前,人們是不知道古埃及文明和蘇美爾文明的情況的,古埃及文明和蘇美爾文明都是因為考古發現而被人們發現的。
同樣,在古代印度,人們也不知道吠陀文化時期(公元前16世紀年至公元前7世紀)之前的歷史,在1921年之前,印度的歷史是從後期吠陀時代(公元前11世紀)開始書寫的,1921年考古學家在旁遮普地區的哈拉帕發現了印度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印度河最早的文明就是哈拉帕文明,哈拉帕文明遺址存在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1300年,哈拉帕文明同樣發現了文字,這些文字都刻在印章之上,雖然這些文字到現在還有沒有被破譯,但是,哈拉帕文化同樣有文字,有青銅器和有大型的城市建築,符合文明的定義,所以,自從哈拉帕文明被發現以後,印度的歷史向前推進了3000年的時間,哈拉帕文明距今也有5000多年了。
中華文明與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愛琴海文明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中華文明一脈相傳,有5000多年的歷史,從未中斷,中國歷史一直以來都是從黃帝開始書寫的,中國人直到西漢時期,還知道兩三千年前的黃帝、炎帝、堯、舜、禹時代的歷史,並且自黃帝以來的歷史都有完整的世系,在這埃及、兩河流域、歐洲和印度是無法想象的,在現代考古學興起以前,歐洲人知道的最早的歐洲史是從古希臘、羅馬時代開始的,而印度人知道的最早的印度史是從吠陀時代開始的,之前的歷史都湮沒無聞了。
中國夏朝以及夏朝之前的歷史在傳世文獻中有完整的記述,但是沒有發現那個時代的文字用來佐證,而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克里特文明與蘇美爾文明,沒有傳世文獻記載,但卻有在考古中所發現的實物資料作為佐證,這是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區別之處。
那麼,迄今為止,我們為什麼沒有發現夏代的文字呢?這可能與書寫材料有關,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寫在紙草上的,紙草是一種被稱為紙莎草的植物製作而成的,埃及的氣候相對來説比較乾燥,紙草在埃及能夠保存上千年之久而不腐爛,而同樣用紙草作為書寫材料的歐洲國家,現在卻很難發現用紙草書寫的歷史文獻了,因為紙草不易在潮濕的環境中保存,拜占庭帝國在公元12世紀的時候,依然使用紙草作為書寫材料,但是現在沒有發現一份來自於拜占庭帝國的紙草文獻。
楔形文字是用泥板書寫的,用削尖的蘆葦杆或木棒在泥板上書寫,然後把泥板曬乾,泥板是最容易保存的,古印度文明的文字是刻在印章上的,印章同樣容易保存。
中國夏代的文字可能是寫在竹片和木片上的,在中國古代,竹製的簡書稱之為竹簡,木製的簡書稱之為木牘,《尚書》中説:“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典”字與“冊”字的象形意義都是把竹片編織在一起,説明在殷商時期,也有用簡牘寫成的文獻,商人不可能只把文字書寫在甲骨上,有可能還寫在了竹片和木片上,因為簡牘不易保存,所以,我們現在只能看見甲骨文。
《左傳》、《國語》等先秦時期的歷史文獻中,還提到了春秋時期的人也使用簡牘作為書寫材料,《史記·孔子世家》中有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的記載,説明,孔子讀的書,一般都是用簡牘書寫的,而現在,考古發現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簡牘是戰國時期的作品,連商、周、春秋時期的簡牘都已經看不到了,更何況黃帝、炎帝、堯、舜、禹時期以及夏代的簡牘呢?
夏代的文字沒有被發現,或者是因為書寫材料不易保存,亦或是埋在地下的某個地方未被發現。
既然《史記·殷本紀》的記載是真實的,那麼《史記·夏本紀》的記載也是真實的,既然商代的歷史是信史,那麼夏代的歷史也是信史,既然夏代的歷史是信史,那麼黃帝、炎帝時代的歷史也是信史,因為《史記》不可能記載商代的歷史是根據史實來記載的,而記載商代以前的歷史則是憑藉杜撰或者傳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52 字。

轉載請註明: 西方學者為什麼不承認中華文明有5000年縮水中華文明背後的原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