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黎裏古鎮不算大,名氣在江南古鎮中也拔不上頭籌,卻少了些浮躁的商業氣息,多了些平和安逸。沒有周莊的摩肩擦踵,沒有西塘的燈紅酒綠,也沒有烏鎮的人潮湧動。黎裏,是一座安靜温婉積澱深厚的千年古鎮。
盛夏餘温漸散,清涼秋風拂面,黎裏古鎮的清晨被潺潺流水喚醒,男人們挑着擔子出門忙碌,女人們端着木盆在河邊洗刷錘衣,清澈的市河沿着老街蜿蜒流過,斑駁的粉牆,枯朽的門板,閒坐的老人,嬉戲的孩子,還有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晨光中的靜謐之地,不捨安寧,不慕繁華。
雖然河邊也有不少茶館、咖啡館和客棧,但絲毫不讓人感覺有喧鬧嘈雜的商業氣息。沿着河邊的青石板路信步閒遊,慢慢的品味古鎮風情,宜尋一片靜謐之地,享一段專屬時光。感受這裏積澱下來的深厚歷史和文化。
黎裏古鎮出門見水,清秀委婉,十二座古橋穿插於小河之上,成為互相最別緻的風景,“出門就是兩座橋,三步上下兩座橋”。
與水邊老街有百十條小巷交叉縱橫,有的漫長森幽,有的曲折迂迴,都還保持了百年前的模樣,在窄窄的小巷中和拎着竹簍的老人擦肩而過,有種時空穿越的感覺,
江浙一帶的古鎮可謂名人輩出,黎裏古鎮是柳亞子的故鄉,他的故居現在被改為柳亞子紀念館。這宅子原為清乾隆工部尚書周元理所有,1922年柳亞子曾典租,在此南社社員議事集會。建築有五進,各種儀門磚雕花式繁多。
紀念館主要以柳亞子和南社的歷史為主,展示他當年的生活用品和遺作。江南人文薈萃,那些士族大家出的名士,很多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柳亞子就是章太炎先生的弟子,才華出眾,偉人曾多次親自與他對詩。
除了中式古宅,黎裏還有個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白色的尖頂西式建築立在水邊也並不覺得突兀,秋色中在水中留下飄逸的倒影,有點感覺到了歐洲。據説這是以前佛寺改造的教堂,民國時曾是包郵區天主教總舵,走進去還可以看到後面廟宇的建築結構,也算是宗教融合的見證。
古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千年,在明清時達到鼎盛,這麼小小一條街就有大大小小不少非遺傳承展示,隨便走走都能碰到90歲的老婦在街上展示蘇繡技藝,最驚豔的要算中國錫器博物館,能以“中國”開頭足見其地位,歷史上江浙是錫器傳統生產地,後來才隨鄭和下西洋傳到南洋,這裏保存了不少珍貴的作品,在古色古香大宅中有別樣風情。鎮上木雕、竹編展示也很精彩。
中間雖然經過斷檔,但近幾年黎裏的文化藝術建設可以説爆發式發展,這次來黎裏才發現的六悦博物館,真的是被驚豔到了,博物館就在離古鎮步行十分鐘的地方,中國通老外收集了10萬件中國古董,其中4萬件在這裏展示,博物館色彩豔麗,但與古典文化完美結合,展品之靜美數量之多超乎我對一個小鎮的想象,非常值得一看。
最美不過菜市場,黎裏古鎮的市場實在是太江南了。水鄉的新鮮都在早晨的菜市裏,活蹦亂跳的大閘蟹,小河蝦正當季,北方難得一見的紅菱很誘人,當街剝殼,非常新鮮,還吃了一種叫蘆葦根的素菜,口感生脆微甜,可惜菜市上沒有找到這種食材。
螺螄,蓮藕在產地的滋味也感覺更濃郁,更沒想到燒羊肉也是黎裏特產,大爺大媽在街邊燉了一大鍋,香死了,100塊一斤,下次一定嚐嚐。 除了江南古鎮那些常見的美食,黎裏古鎮還有不少獨一無二的特色,甚至蘇州人都不知道。
套腸
一根大腸套八根小腸,切面像蓮花,口感軟糯,異味不大,沾秘製醬汁很好吃,當地人習慣跟面一起吃,推薦老街套腸。
油墩
糯米包裹着豆沙、鮮肉等餡料,在油中炸熟,有點像北方的炸糕,很香口感很好。推薦馮記、陸家。
辣腳
黎裏辣雞腳,有點像四川泡椒鳳爪,但更清爽,酸酸甜甜帶一絲微辣,潤而不燥,推薦蘇阿大雞腳。
蘇式月餅
雖然是應季食品,但新出爐的真的好吃,百年老店生祿齋,麻餅,綠豆糕,白果糕都很贊。
唐橋菜館
古橋旁邊的老店,吃了兩三頓都覺得好吃,油麪筋、清蒸白魚、菱角、鱔絲、套腸...還有少見的蘆葦根,非常江南水鄉滋味。
黎裏離蘇州很近,還不收門票,卻連很多蘇州人都不知道。江南真的不缺古鎮,光蘇州數得出的就有周莊、甪直、同裏、錦溪、震澤、沙溪、鳳凰,加上附近浙江的烏鎮、西塘、南潯…隨便拎出來一個無論名氣還是特色都讓黎裏望塵莫及,然而相比起永遠熙熙攘攘的周莊、烏鎮,黎裏是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而真實,這裏不是一個景點,而是當地人生活的家。也許就是因為還不夠火,才讓黎裏保持了相對的原生態, 希望能在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保護,不要成為千篇一律的“古鎮商業街遊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