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一股"漢服復興"之風拂遍了神州大地,街頭巷裏時常可以看到衣着華裳的少年少女們。那麼,在國人的衣着更迭史中缺席了四百餘年的漢服,真的還有復興的必要嗎?穿着漢服上街,就是有文化內涵的體現嗎?為什麼漢服那麼美,在中國卻流行不起來?
"中有禮儀之大,故稱夏;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服"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近年來,隨着審美意識的返璞歸真和當代年輕人的潮流個性,"漢服熱"開始在各地興起,世人也得以重新審視這一獨具特色的傳統服飾。
在華夏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漢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秦朝時期,漢服的制度就已非常完善,"車同軌,書同文"的措施使得衣冠服飾得到了統一,風格樸素,又不失莊嚴大氣,反映出秦時人民崇尚節儉的優良品格。
初漢時期的服飾沿襲了許多秦朝的制度,多為頭戴高帽,腰間束帶,長袍寬袖的樣式。到了西漢晚期,深衣制在百姓中較為時興,包括衣服的樣式裁剪都有獨特的風格。盛唐時期,中國到達了封建社會的頂峯,此時的漢服精緻錦繡,奔放瑰麗,以交領、右衽、繫帶為特徵,彰顯出豪放的盛唐風貌。
宋朝的服飾則透露出清俊秀麗的文雅氣派,染色清逸,似水温柔,與以文為重的國風相得益彰。明制的漢服大氣華貴,穩重自持,繁複的紋飾典雅氣派,帶着大明王朝的端莊之風。
不論歷史的車輪行進到哪個朝代,漢服的發展變遷一直未曾停止。直到明清時期,異族入侵,統治者下令"剃髮易服"。從此以後,漢服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着實令人感到惋惜。
"着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漢服的復興,有助於華夏民族重新拾回自己獨特的文化標誌。若漢服不興,我們何以自稱華夏?在告別漢服近四百年後的今天,它的生命力仍然強大。如今興起的漢服復興運動,不僅傳遞出當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更是對中華民族文化復興大有裨益。
漢服復興運動的掀起,還要從2002年説起。彼時,一篇名為《失落的文明——漢族民族服飾》的貼子在某論壇發佈。這篇文章邏輯清晰,文采斐然,引發了眾人的熱議。就這樣,一場民間的漢服文化復興運動,由漢服開始,如同星星之火般開始燎原。
2003年的初冬,一名普通的工人穿着自制漢服出現在鄭州的街頭,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名叫王天樂的電力工人成為了第一個被公開報道的穿漢服上街的愛好者,受到了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人開始意識到,用漢服去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可以成為增強我們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
200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的"諸子百家園"中,十幾名學生身着漢服,儒雅端莊,氣勢昂揚,舉行了三百多年以來大陸的第一次射禮。"射"乃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射禮也是中華禮儀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漢服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深受世人的關注。
2012年,江蘇師範大學獨出心裁採用漢朝禮儀形式,舉行研究生的畢業典禮。與會的領導學生皆身着漢服,風度翩翩,進行學位的頒授;而典禮上播放的音樂,也是在查證史料後進行改良的版本。這些活動使得漢服文化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文化和時尚領域都有了一席之地。
從2017年至今,全球的漢服產業總規模約為十一億元,總消費人羣更是超過兩百萬人。繁華的都市或是靜謐的小城,穿漢服的人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身着漢服,參加諸如成人禮、畢業禮這樣的慶典活動,也愈發成為常態。漢服正逐步從小眾文化搖身一變,走進了大眾視野,成為一種新潮的文化風向。
"漢服復興"運動發展至今,對於世人是有着啓發和借鑑意義的。漢服作為一種服飾流派,可以令我們對傳統文化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拓寬對傳統服飾的認知範圍,讓世人在除了端正的唐裝、婀娜的旗袍之外,又多了一種清雅秀麗的選擇。
當下的社會環境對漢服的寬容度在漸漸提高,但所謂的"漢服圈"引起的爭議也有不少,也是漢服那麼美,在中國卻流行不起來的原因。
其一,因為部分漢服人士苛求對衣服形制的復刻,自視為傳統文化的捍衞者,瞧不起其它帶有漢元素的服飾。他們的自恃甚高的對其他服飾評頭品足,引起了不少"圈外人士"的反感。
其二,某些標榜"正統"的漢服愛好者藉着"漢服復興"運動的由頭,擺出一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絕非熟讀幾部詩書、穿戴幾套漢服就可理解。昔日金戈鐵馬的朝代已經在塵埃中遠去了,但是它們給後人留下的影響卻是如明月般永存。漢服作為歷史的見證,值得當今的人們去推廣傳承,每一位漢服愛好者都應該得到世人的尊重。
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倏然而過。千年後的今天,漢服重新從歷史風煙中款款走出,在當今時代煥發別樣光彩。漢服復興,究其本質,應該是一種文化的復興。
它不僅是一種方興未艾的潮流,更是對文脈的傳承,是跨越千年歷史的悠悠迴響。復興傳統文化和其內核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增加文化自信,才應該是漢服運動的本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