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放棄“重農抑商”政策,宋朝經濟快速發展,宋瓷工藝更是出類拔萃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休閒

  • 北宋瓷器已然成為精美的工藝品

隨着北宋時期五大名窯的快速發展,這直接造成了當時社會中瓷器開始大量充斥市場的現象。

按照商品的供需與價格之間的關係,一旦瓷器數量開始在市場激增的話,非常容易造成供大於求的市場現象,由此瓷器的價格便也會從高昂不斷走低。

如此一來,北宋尋常人家也能夠使用一般的瓷器,甚至作為裝飾品,由於瓷器發展的歷史由來已久,因此在生產技術的沉澱上已經頗為老練。

而在瓷器的一些美觀技術上,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於隋唐、五代時期亦也展現出了不俗的發展表現,這為北宋時期瓷器能成為精緻的工藝品奠定了重要基礎。

  • 瓷器的雕刻技藝迅猛發展

在繼承前代的雕刻、繪畫的工藝基礎上,北宋時期的手工業者以及藝術家們已經能夠在瓷器身上雕刻各種花紋、山水圖案,這比之前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紋路、圖形雕刻來説進步非常明顯。

在雕刻技術上,北宋重點運用刀刻、針刺等技術,比如如果是紋路比較明顯的花,便使用刀子進行篆刻,如果一些花的結構、造型比較複雜的話,便用繡花針進行刺刻。

到了北宋末期,瓷器的美觀程度更上一層樓,其不但胎釉薄如蟬翼,而且在紋路、圖案等裝飾上亦是天下一絕。

《景德鎮陶錄》載:"景德年間燒製,白壤而填,質薄膩,色滋潤。真宗特命進御書景德年制,其器尤光、茂美,當時即效著行海內,天下乃鹹稱景德鎮瓷器。"

  • 北宋大量瓷器出口海外,備受歡迎

正是由於北宋時期瓷器生產量的快速提升,導致當時大量的瓷器開始充斥北宋市場,但是當內需不斷趨於飽和之時,除了宮廷的大量需求之外,市場的銷售開始出現衰落現象。

為此,北宋統治者開始將瓷器的銷售道路瞄準到了海外諸國。得益於北宋時期注重水路航運發展,並且在利用早在五代十國時期便已經開闢的海上絲綢之路,開始了大規模,且非常頻繁的海外貿易。

《宋史》載:"海外諸國民聚居,置蕃管勾蕃坊公事,且專切招邀蕃商入貢。得數尺,下能貯物,夜卧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幾無隙地。海中不懼風濤,唯懼靠閣,"

其中瓷器便是海上絲綢之路中極為重要的手工藝品和商品,從現代的海洋考古與史料典籍相結合來看,北宋時期的海外貿易已經十分頻繁,並且將東南亞地區、印度地區等作為重點的海外貿易對象。

除了本國考古之外,在今天的諸多東南亞國家、印度地區,甚至是中亞、歐洲地區依然能夠通過考古發掘發現很多北宋時期的瓷器。

這也就充分説明,當時生產的瓷器曾經作為重要的海外商品之一。同時這也説明"宋瓷"不斷髮展的同時,也為北宋政府創造了大量的經濟財富。

  • 調整重農抑商政策,為北宋的發展與繁榮奠定基礎

北宋王朝建立之後社會經濟百廢待興,並且在建國之後又相繼進行南征北戰,最終才完成了封建大一統王朝的建立。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經濟在遭遇了唐末、五代十國頻繁戰爭的破壞之後,已經面臨着崩潰的邊緣。

為了能夠進一步緩和社會階級矛盾,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北宋王朝對長期以來封建中央政府堅守的重農抑商政策進行了靈活調整。

由此,在北宋王朝建立之後,其社會經濟構成顯得更加多元化、市場化。不僅如此,北宋王朝將唐朝中期以來逐漸發展的貨幣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完善,奠定了北宋商品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

​而商品兩交換以及市場經濟的繁榮,必然需要強大的手工業生產體系以及先進的手工業生產技術為支撐。

因此,北宋政府十分注重對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制瓷業作為封建王朝由來已久的手工業生產門類,到了北宋更加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

北宋五大名窯不僅邊產能巨大,而且利用了制瓷生產的先進技術,並依託各自極富特色的地域資源和文化,最終於形成了質量上乘的工藝品。

而大量瓷器的出現,促進了北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為北宋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也充分證明,"宋瓷"在中國手工業發展史,特別是瓷器生產史當中擁有十分顯著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