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教堂:哥特式宗教藝術的典範,萊茵交響曲的靈感來源
科隆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坐落於德國科隆市中心,到德國科隆市中心耗時600年直至1880年才得以竣工。作為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他的前身是一座羅馬神殿,它是以法國蘭斯主教堂和亞眠主教堂為建築藍本。遊客們在萊茵河畔對岸便能眺望這位德國的“哥特紳士”,感受到濃烈的宗教氣息。
教堂的內部分為五個禮拜堂,禮拜堂設置了供人們禮拜的座位。午後陽光下的教堂,神聖靜謐,人們坐在長排的木椅上靜靜地禱告,耳邊環繞着低低地喃語,身上暖烘烘的,是一場對內心自淨的洗禮。室內森然羅列的羅馬石柱,四面牆壁上鑲嵌着繪有聖經的彩色玻璃被人們成為“法蘭西的火焰”,在光線的穿射下,映射在教堂內的大理石地板上五彩斑駁極為耀眼。
石雕浮刻在四周的大理石壁上,勾勒着瑪利亞與耶穌救贖與自我救贖的故事;聖壇上安方着一個巨大的金雕寶匣,安置着從東方去朝拜初誕耶穌的“東方三聖王”;由黃金與寶石堆嵌而成的金神龕靜靜的被擺放在講堂中央;唱詩班迴廊中的石雕畫上,是在15世紀早期科隆畫派畫家斯蒂芬·洛赫納為教堂所作的。這些藝術品集建築藝術、繪畫藝術、裝飾藝術為一體,有着這重大的而研究價值與意義。
由於德國早期深受羅馬文化的影響,其建築風格偏向於哥特式風格,所以採用了將近40萬噸的大理石來打磨建築這座天主教堂。在結構上,科隆大教堂是以細緻恢弘、輕盈雅緻著稱的,作為罕見的五進建築佈局不同於一般的三進教堂,前門的矗立着的兩座高塔被周圍的一些小塔尖烘托,石筍般的塔尖層層摞疊、高挑纖細的挑高,給人一種劍指、蒼穹,俯瞰眾生的距離感,這些都象徵着德國人對接觸神明的渴望。
科隆原先作為德國最大的褐煤基地,是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城市,其空氣質量與環境衞生存在很大的問題。教堂建成的一百多年以後,空氣中的酸的指標嚴重超標,長期的酸雨與廢氣以及煤炭中的硫化廢物腐蝕着這座教堂的軀幹,大教堂至上兩座尖塔也因此一黑一白而被戲稱為“陰陽臉”。當地文化部門為修復教堂,曾經使用萊茵河的河水為科隆大教堂“沐浴”,並留下被污染的塔尖以此來驚醒世人。
科隆的黃昏如約而至,太陽仿若正在佈施的神袛向這座城的人們揮灑福報,坐落於科隆市中心的教堂是整座城市最高的建築,此刻的他正沐浴在神的祝福下,將大理石上反射的光澤傳達給人間。日光微醺,科隆迎來了黑夜。
夜色中的教堂最為瑰麗耀眼,城市的燈光星星點點的亮起,千萬條微微幽光跨越城市只為照亮這座教堂的一點點輪廓,白日的光芒將在夜晚回饋給它,成為德國文明永不暗淡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