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520幸福街”人氣滿滿。 浙報融媒共享聯盟普陀站 陳逸麟 攝
太陽還有兩小時才下山,普陀“520幸福街”已亮起了燈。
“沒有吹着晚風吃海鮮,就沒到過舟山。”三五成羣的遊客湧進夜排檔內,被剛釣上來的虎頭魚、黃姑魚等魚鮮“俘獲”。
繁華的普陀之夜,是市民們的驕傲。據統計,6月份約有241.7萬人次的遊客來到普陀,僅給夜排檔、夜市街兩處就帶來2000餘萬元的營業額。
經歷30餘年的變遷,它更是觀察城市的窗口——既是拉動當地消費的一個引擎,也是向外地遊客展現普陀文化的名片;在精細的管理措施下,它有現代感也有煙火味,有秩序也有浪漫氣息。
又是一年旺季到來,記者走進普陀,體驗這座濱海城市夜晚的魅力,探尋城市裏的新消費故事。
海鮮夜排檔。
美味與品位 激活海濱夜
有人説,想要觀察普陀,可以從夜裏開始。夜晚7時,海風陣陣,人氣逐漸集中在普陀一橫一縱兩條街上。一橫,是5月18日開張的夜市街——“520幸福街”;一縱,就是延綿1公里的夜排檔。
“吃在夜排檔,玩在夜市街。”這樣的夜間消費“雙重奏”,普陀人盼望良久。3月25日,普陀的夜晚,沉寂一段時間之後,再次熱鬧起來。
30多年前,一輛輛手推車的出現,讓夜裏上岸的漁民可以飽餐一頓,開啓了普陀的夜間餐飲。闖蕩夜市江湖至今,這個濱海城市的夜排檔已悄然變成一個旅遊景點。數據顯示,2019年赴普陀遊客達4283萬人次,吃夜排檔已成“標配”。
普陀人並沒有停止對“夜市”的追求,他們發現遊客平均停留時間僅為1.5天,比對岸的寧波少了1天。不少遊客吃過夜排檔後,寧可驅車百里,趕去寧波夜遊。兩年多前,普陀毅然關掉了一條陪伴幾代人的老夜市,打造一條與夜排檔相匹配的夜市街。有人發現,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發佈的普陀遊記中,幾乎都有這裏的夜市點評。
體驗過普陀新夜市的人們發現,這座濱海旅遊城市的夜間消費、旅遊被激活了。
晚上9時,“520幸福街”人山人海。行走在人羣中,記者看到沿街一字擺開52輛特別設計的“大巴車”“小客車”“雙層巴士”等車型店面,每輛“車”外飾霓虹燈,現代感十足;“魷魚愛上年糕”“造物坊”“阿婆塌年糕”……各家店名別出心裁,充滿吸引力。
與炫酷的外觀相得益彰的,是“一店一品”的經營業態。夜市街管理單位東港街道副主任鍾磊在開市前特意組織了一輪面試,淘汰了100多個沒有產品特色的申請,留下來的是地方特色美食和漁民畫等文創產品。
“有煙火氣,也有品位。”本地服裝設計師戎峯雷這樣評價新夜市街。他正在一輛“中巴”內向顧客介紹他以傳統盤扣開發的文創新品。在此之前,他只在大商場展示他的產品。
“雙重奏”釋放的能量之大,讓那些“老夜市”們都驚歎。
“阿大,對蝦、青蟹還有嗎?”64號業主陳娜趁夜市空隙,忙着跟活鮮供貨商聯繫加貨。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新夜市街的美景後,馬上有一批温州客人聯繫她預訂位子。這樣的電話她還打給了蔬菜、貝殼、米麪等供應商。電話那頭,銷售鏈上的順利合作,迅速傳導給採購環節。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夜晚有着不小的分量。“逛夜市應該是品質生活一部分。”普陀市民小李七八年前逛過上海、杭州等地的夜市後,就再也沒有去過本地夜市街。如今,她終於又找到了逛夜市的動力,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去走走。很多市民甚至開始暢想不遠的將來,普陀將恢復當年“小上海”的榮光。
新潮的普陀“520幸福街”。
廚娘變主播 颳起時尚風
在很多人印象中,夜市的業主以四五十歲的羣體為主。但在“520幸福街”走一圈,你會發現,80後、90後才是這裏的主角。
“這是我自己做的西米露,和西瓜很配哦。”4號車內,28歲的王鄭正在推銷自己的新品。憑藉着對島上青年口味的領悟,他開了一家水果撈,生意不錯。但誰也未曾想,王鄭為此放棄了一份讓人羨慕的穩定工作。
一直想創業的王鄭有過很好的設想,但都因啓動資金不足而放棄。如今,普陀夜市街讓他找到了人生舞台,還收穫一批“粉絲”。前不久,他又在夜市街不遠處盤下了一家小小的門面,僱了兩名員工,用於白天營業。
在煙火氣裏過出紅火日子,是普陀人的生動寫照。夜市街上,租金根據淡旺季而調整,最多每月5000元。因新開市不久,五六月時租金甚至只要1000元。管理方還免費幫業主設計好招牌,做好內外必要的裝修。
夜市街迸發出驚人的能量。據統計,普陀夜市街和夜排檔能夠提供的直接就業崗位有400個左右,旺季可以達到約800個。而因此衍生出來的銷售、管理、環衞等崗位加起來,數量有1000多個。
“這裏是老百姓的創業樂園。”鍾磊説,曾有企業想承包夜市街的經營權,開出每年近千萬元的高價,但被婉拒。相比有限的承包費,地方上更看重夜間經濟的無限潛力。
“我要讓遊客品嚐舟山海鮮的365種味道。”抱着試試看的心理,普陀市民馮女士在夜市街搞起了創意菜——海鮮燒烤。芹菜烤鰻魚、酒焗大蝦、蒜蓉蟶子……各色菜品融入她對舟山海鮮30多年的心得,創意十足又藴含濃濃的地方風味。從下午5時開始營業到晚上11時收工,生意好得讓她幾乎沒有休息。她馬上拉起同樣待業在家的3名親戚一同“上陣”。
時光流轉,夜間餐飲、旅遊已經悄然成為普陀經濟的“風向標”。尤其是對新經濟等“新時尚”的追逐,儘管當地位於海島,但一點都不落後,甚至更見海洋兒女敢試敢闖的勁頭。
“擁抱一座城,從一種味道開始”“一條魚和我的一下午”……陳娜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會展示新的食材、菜品的視頻或圖片,吸引遠近食客爭相訂貨、訂位;食客的歡聲笑語也會通過現場直播,激起網友心中的羨慕和嚮往。當了22年“美廚娘”的陳娜,決定化身“美女主播”,開啓“二次創業”。
直播,如今成為普陀夜晚的一種常態。日前,“520幸福街”策劃舉辦了一場直播帶貨大PK活動,帶動線上銷售的同時,撬動線下銷售量提升了三至五成。鍾磊説,夜間餐飲、消費與直播經濟在這裏碰撞,撞出了燦爛的“煙花”。
普陀夜市的創意手作。
“六章二十條” 管出情與理
“門口就是臉面,一定要乾淨。”凌晨1時許,送走最後一桌客人,儘管連軸忙了近8小時,陳娜還是把門口的過道清掃一遍才關門。這也是所有普陀夜市經營者的約定。
發展夜間餐飲、旅遊,考驗一地城市治理的水平。而多年前,這樣的自覺與自律在普陀很難想象,“七八個大蓋帽管不住一個破草帽”也時不時發生。
因為缺乏制約手段,沈家門一帶的老夜市街一直存在交通擁堵、治安隱患、環境髒亂差等頑疾,曾上過當地的“網絡問政”“電視問政”。
更嚴重的是這裏曾出現宰客事件,差點“扼殺”了正在發展勢頭上的夜間餐飲業。陳娜至今回憶起來心中還有些不平。她説,其實不老實的就那麼一家,但那家一出事,其他四五十家店也難逃被集體停業整頓。業主們敢怒而不敢言,只盼管理方“來硬的”。
多年“鬥智鬥勇”,讓管理部門找到了門道:夜間經濟,因為涉及千家萬户,更需要柔性管理。
大約15年前,夜排檔和夜市街開始“分而治之”。前者由區裏專門成立的夜排檔管理服務中心實行市場化運作;後者主要由城管、所在街道等聯合管理。
經濟活力與市場秩序如何兼顧,這道難題先擺到了枱面上。夜排檔和夜市街都從流動擺攤變為固定經營。業主需獲得許可、支付一定管理費和租金,方能在指定場所營業。他們一開始頗有怨言,覺得增加了成本且不自由,但沒想到管理方提供的營業地外觀統一美觀,內部桌椅板凳乃至鍋碗瓢盆等硬件俱全,還有保潔、業務培訓等服務,夜市形象煥然一新,生意更為火爆,曾經無人問津的店面也成了搶手貨。
這一辦法“堵疏結合”,穩定了經營羣體,也讓管理部門騰出手來,聚焦如何讓管理滴水不漏卻又簡易可行。
小到餐具不得隨地堆放,大到海產品要明碼標價,夜排檔有了“六章二十條”的考核辦法,以及“威懾力”十足的紅黃牌制度:違反規定會被亮紅牌或黃牌,三張黃牌抵一張紅牌,一張紅牌停業一天,情節嚴重的直接收回經營權。這看似簡單但非常有效。夜排檔管理服務中心管理員李路兵分析,停一天可能會給業主帶來數千元損失,“誰會跟自己的收入過不去?”
在堅持原則的同時,管理方也處處體現着“鐵漢柔情”。在很多人眼裏,城管隊員都得年輕、有力量。但在東港街道城管執法中隊,涉及夜市經營的事情,中隊長武斌首選40歲以上的隊員去處理,“因為上了年紀的隊員處理起來更穩當。”
件件小事,卻處處讓人感受着這座城市的善意。來自温州的遊先生每年夏天都會到普陀待上三五天。他喜歡這裏消費的環境以及營造這種環境的情與理。
“普陀,梵語裏是指小花樹山。你看普陀夜市中的燈亮了,那是普通人的生命之花綻放……”海風吹來,夜排檔裏飄出一首歌謠。
這個夜市江湖裏,經營者守信經營,為放心消費鋪上了底色。秩序井然的交易,煥發着勃勃生機,夜市正在為這個城市輸入新的活力。
燈光下,這裏正在有序守護新型消費,釋放消費潛能,不斷提升城市的活力。
記者手記:小確幸 大情懷
夜幕降臨,煙火升騰,一到了飯點,普陀的路上行人已經三五成羣,有説有笑地往“520幸福街”走去。
“夜市”是普陀幾代人的記憶。在上世紀90年代,位於沈家門城區的夜市,曾是普陀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時候,孩子們最喜歡跟着長輩,在夜市裏邊吃邊逛。後來,東港新城熱鬧了起來,凱虹廣場、歐尚超市、杉杉普陀寰宇……市民們有了更多選擇,從業態到環境多年未更新的夜市漸漸冷落。2017年11月25日,承載幾代人記憶的沈家門夜市街,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如今,普陀夜市歸來,喚起了人們心中的情懷,也向各地遊客展示了普陀的餐飲美食和休閒娛樂文化,為普陀旅遊業復甦注入持續動力。
賣舟山炒麪的吳長蘭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夜市人”。她11年前就在沈家門夜市做餐飲,“520幸福街”讓她發現,原來夜市還可以這麼幹淨漂亮、這麼“潮”。
確實,普陀夜市不一樣了。除了美食,吸引市民、遊客的還有各色文創產品,尤其是那些富有漁家特色的創意產品。普陀的夜市業態正在從簡單的吃、喝、娛樂消費,逐漸轉向為遊客提供城市歷史、文化等多元體驗。這既能讓本地市民有認同感,提升其參與度,又能讓外地遊客有新鮮感,讓他們“來得了、留得住、留得久”。
個人的小確幸與城市的大情懷交融,普陀美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