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湖海,日月星辰,祖國大地,皆是美景。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依託,正確認識、全面瞭解旅遊資源總體概況,是資源保護、產品開發、規劃編制和科學決策的前提條件。
“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深入開展旅遊資源普查工作,不斷提高對旅遊資源的認識,總結旅遊資源普查工作經驗,向廣大羣眾展示了更多、更優、更具特色的旅遊資源,促進了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制定標準 完善體制機制
旅遊資源普查工作起步較早。1992年,《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範(試行稿)》發佈,提出了旅遊資源的概念及類型劃分。2003年《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國家標準發佈,明晰了旅遊資源的分類分級標準及普查方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旅遊資源普查保護利用工作進一步推進。2017年,《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國家標準修訂,更加突出實際操作,對旅遊資源分類層次和類型進行了簡化。
《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明確,旅遊資源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現象;明確旅遊資源分為8個主類、23個亞類和110個基本類型,其中旅遊資源的8個主類為地文景觀、水域景觀、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建築與設施、歷史遺蹟、旅遊購品、人文活動,23個亞類和110個基本類型則在主類的基礎上進行了更詳細的劃分。
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組織實施旅遊資源普查。通過普查,為統籌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科學制定旅遊規劃提供依據”,從頂層設計上作出了安排部署。
2022年5月,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旅遊資源普查工作的通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旅遊資源普查工作。
一系列文件、規程的出台,明確了旅遊資源定義、分類等問題,為各地文化和旅遊系統開展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礎,旅遊資源普查是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因應時代變化,摸清存量、發現增量,是統籌旅遊資源保護與利用,推動行業管理與服務數字化轉型的前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旅遊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説。
以點帶面 積累寶貴經驗
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將海南、貴州、四川、青海、浙江、內蒙古、重慶確定為全國旅遊資源普查試點省份,先行先試,積極探索,為全國開展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提供了經驗。
貴州省充分發揮地勘隊伍垂直管理和行業管理優勢,以地勘隊伍、測繪隊伍和基層自然資源幹部隊伍為骨幹,組建了89支普查隊、438個普查組,聚起了2200多名專業幹部。同時,廣泛動員全省17309個村(居)相關村民參與,總數超過10萬人。完成旅遊資源普查工作後,貴州還開展了旅遊資源普查成果轉化利用研究,系統總結研究了旅遊資源普查工作的做法,探索旅遊資源普查成果轉化利用路徑。
重慶完成全市15026處旅遊資源單體的地理位置、座標、性質與特徵、保護與開發利用現狀等信息採集和數據入庫。“根據普查結果,我們總結出4條開發建議,包括提高認識,加大旅遊資源開發力度,提高利用效率;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促進‘一區兩羣’區域旅遊資源統籌開發;強化‘三峽、山城、人文、温泉、鄉村’五大主題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創新旅遊資源開發模式與理念,實現重慶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浙江,各地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有序開展。紹興市6個區、縣(市)均已基本完成旅遊資源現場調查工作,初步摸排資源4000餘個、優集區8個。
紹興市文旅資源普查專班組組長、二級調研員何建通説:“紹興文化資源豐富、歷史積澱深厚,做好旅遊資源普查工作為推進全市打造高品質旅遊產品提供了有力支撐。”
寧波市奉化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鬍玉珍説:“奉化區重點排摸了與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健康美麗新城區功能相匹配的重要資源單體,有助於加強全區旅遊資源的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為科學編制全省重大旅遊規劃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瞭解,在7個試點省份中,四川、貴州、重慶、青海和海南已基本完成全省(市)旅遊資源普查。各地旅遊資源普查工作呈現出領導重視、組織有力,立足國標、因地制宜,結合實情、專項推進,與時俱進、科學普查等特點。在試點省份帶動下,全國旅遊資源普查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穩步推進 加強成果利用
2020年10月和2021年9月,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連續兩年舉辦了全國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工作培訓班。其間,古籍資源轉化利用、3S技術在旅遊資源普查中的應用、吉林冰雪旅遊資源專項普查、浙江嘉興紅色旅遊資源專項普查等一系列經驗做法得到廣泛交流共享。
舉辦培訓班是文化和旅遊部推動旅遊資源普查成果利用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高度重視,通過基層調研、組建專家團隊、開展技能培訓等,穩步推進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旅遊資源保護利用水平不斷提高,普查成果更多惠及遊客。
在四川,旅遊資源普查工作形成了“五維合一”普查系列成果,圍繞普查標準、工作、文本成果、成果運用、大數據等5個維度,完成了四川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標準體系、工作手冊、報告、保護與利用指南等相關工作,搭建了四川省文化和旅遊資源雲平台,設置面向管理者的資源管理系統、面向社會公眾的資源查詢系統,為加快培育文化和旅遊新業態、新產品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各地旅遊資源普查基礎上,從2022年開始,文化和旅遊部建立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統籌安排,梯次推進,促進優質資源向優質產品轉化。接下來,文化和旅遊部將進一步指導各地開展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摸清旅遊資源家底,提高保護利用與管理水平,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人民羣眾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