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能得到這樣猝不及防的成長 才是真的“畢業”了呀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休閒

◎明前茶

7月,薛英子還在與三位室友商量畢業旅行的事。然而,天氣炎熱,加上暑假有旅遊要求的家庭太多,住宿餐飲的費用都遠超預期,商量了好久,姑娘們也沒有找到心儀的目的地。這天,薛英子靈機一動,邀請室友們來她的家鄉小住幾日,權當畢業旅行。

姑娘們覺得新鮮,全都同意了,不過她們很快就體驗到了鄉村畢業旅行的與眾不同之處,大部分鄉村生活的體驗,都是三個城裏長大的姑娘這輩子的頭一次:

摘桃子,桃毛會從短袖衫與護袖之間兩釐米的縫隙中鑽進來,那一小圈皮膚就癢得很;

好品種的桃樹都架設了防鳥網,在裏面鑽來鑽去,摘桃子的人很快悶出了一頭汗;

鳥兒很狡猾,會從防鳥網的縫隙中瞅準鮮桃,啄食一口,姑娘們也像節儉的老農一樣,把那已經啄破的桃子摘下來,草草擦去桃子上的毛,撕了皮,自己吃了;

桃子的地頭收購價,一天一個樣,桃子大豐收,農民反而有愁容;

四個姑娘開始站在地頭上與果販討價還價,她們這輩子,還從沒有為收購價多一毛兩毛跟人爭得面紅耳赤;

壓價的果販子走了,姑娘們硬是扣下兩大筐桃子,準備直播賣桃。不體驗不知道,一體驗嚇一跳,不穿長褲,換上漂亮的漢服袍子在桃園裏扮演直播小仙子,不到一小時工夫,蚊蟲就把小腿咬成了“赤豆粽子”……

四天過去了,薛英子的爺爺奶奶過意不去,説什麼也不讓姑娘們去果園了,他們另外僱了去摘桃的工人,讓孫女帶着室友四處遊玩。她們很快發現了從沒有留心過的現象:留守鄉村的大部分老人,既寂寞又節儉,外面來的年輕人,願意與他們多拉呱兩句,他們都很開心、很激動,非要給姑娘們泡金銀花茶,又非要從菜園深處撥拉出幾隻大香瓜,當場切開給姑娘們解暑。

姑娘們這才發現,這些勤儉了一輩子的老農,只在孫兒們的房間裏安裝了空調,他們自己住的房間裏,甚至都沒有準備電風扇,這麼熱的天,他們還是保持着幾十年前的習慣:晚上睡覺熱醒了,用井水擦身,又用井水擦拭涼蓆,取那一點涼氣再睡。空調和落地電扇,他們是捨不得用的,怕費電。

她們決定在離開鄉村之前,為老人們不着痕跡地做點事,她們把做家教攢下的錢拿出來,又拿出大學最後一年的獎學金,迅速在網上買了低耗能的智能搖頭小電扇12台。

薛英子提醒説,村裏的老人都倔強得很,也很有自尊心,白送他們的東西,他們肯定不要。這小電扇一定要是自己“掙出來”的,他們才肯用。於是,城裏來的姑娘為了把電扇送出去,還特地為鄉村的留守老人們辦了一場納涼晚會。不管是對歌的勝利者,踢100下毽子都不落地的老人,還是能用大把棕櫚葉,以撕、纏、拉、繞、刺、折、編、扣、收邊等手法,編織出蜻蜓、螞蚱、螳螂等昆蟲的民間高手,都得到了智能搖頭小電扇作為獎勵。他們捧着乳白色的小電扇,醬油色的臉膛綻放開懷笑容,就像一個孩子。

“畢業旅行”很快就結束了,這天黃昏,薛英子搭乘鄰居的運貨拖拉機,送三位好友去趕最後一班長途汽車。四個姑娘坐在一筐又一筐的酥梨中間,清新又惆悵的梨香環繞着她們,就像這個與眾不同又轉瞬即逝的夏天。拖拉機駛過平原上一望無際的稻田、果園、苗圃,路過湖蕩之時,可以在拖拉機的車斗裏聞見沁人心脾的荷香。室友小陸説:“從前看到荷花,只會想到買一小捆荷花回家插瓶要花多少錢;如今,還會想到一畝池塘能種多少荷花,能產多少蓮藕與蓮子,農民的收益如何,還會想到把老荷葉帶到菜場上去賣……我們好像變俗了,又好像變得腳踏實地了。”

習習晚風與拖拉機的轟鳴聲中,所有的人都在回想鄉村生活帶來的收穫。是的,她們特殊的畢業旅行,並不是在什麼地方吃了一些美食,照了一些美照,打卡了一些明信片上常見的風景點,而是實實在在地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勞,影響了某個時空交叉點上,幾個或十幾個鄉村老人的生活方式,給予了他們意外的親情與幸福感;而她們也藉此跳出了舒適圈,切身去體會散佈在廣大田野上的農人,究竟內心的渴求是什麼。她們終於跳出了一己之體驗,對為城裏人提供糧食與蔬菜的父老鄉親,有了更深的體恤之情。

能得到這樣猝不及防的成長,方才在見識上、在責任感上初步“畢業”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