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大叔“變形記” 奮鬥掙出好日子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潘頔
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間,屋舍農田錯落有致的 黎族村寨毛納村, 猶如一顆璀璨的珍珠鑲嵌在五指山下。
從家裏出發,到上班的位於水滿鄉的御景酒店,只有不到2公里的路程,穿過傳統黎族建築,再沿着修好的水泥路一路前行,王政珠花了八分鐘就到了酒店,每天一早準時跟員工們一起參加早會。
“今天的客房又被訂滿了,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來認真服務,拉滿遊客們的印象分!”面前這位個子不高的王政珠已經是酒店的禮賓部經理,在不少毛納村村民和酒店員工的見證下,一路從酒店保安到客房服務員、從餐廳領班再到禮賓部經理。
其實,王政珠一直都是村裏受關注的名人,過去出名,緣於他無所事事、喝酒擺爛成為了“標配”;現在出名,是因為在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的幫助下,他用自己的雙手成功摘掉貧困標籤,現在逐漸聽到大家喊起了“王經理”“王老闆”“王隊長”。
王政珠。記者 潘頔 攝
王政珠是如何甩掉貧困標籤走上“致富路”的?
王政珠從小便生活在毛納村,當時家裏離水滿鄉遠,再加上交通極不方便,一家人便只能勉強在山上種點大葉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因家中接連發生變故,讓當時年輕的王政珠一下子沒了方向,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和衝勁。漸漸地,他開始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抱着得過且過的想法,家裏幾畝茶園也不管不顧,偶爾打點零工賺的錢就用來喝酒打牌。
轉變始於2014年,王政珠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户名單,一有時間,扶貧工作隊員、駐村幹部就上門與王政珠交心談心,鼓勵他外出務工或將家裏的茶園重新拾起,可他都以沒時間拒絕了。
扶貧先扶志。雖然一次次被拒絕,但駐村幹部們並沒有灰心,被拒絕就接着來,一次不行就兩次。“你現在都30多歲的人了,家裏還有兩個女兒要養,你再這樣天天遊手好閒,喝得醉醺醺的,這個家遲早得散了!”當時任毛腦村駐村第一書記孫成才的一番話直接點醒了王政珠,讓王政珠知道了不能再這麼繼續渾渾噩噩過日子,作為一家之主,必須努力撐起這個家。
從那以後,王政珠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酒也不喝了,還開始嘗試打短工。“過去浪費了不少時間,也沒學到什麼本事,躺在牀上想了想,打短工也不是長久之計。”光靠一腔熱血、矇頭向前衝並不能創造財富,王政珠開始往扶貧幹部家跑。
駐村幹部經過多方瞭解,最終與王政珠商定發展“土特產”,將後山荒廢許久的茶園重新拾起,並在自家院子裏嘗試養雞鴨鵝。因為毛納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資源,種出的大葉種茶味甘清甜,小小一片茶葉也能成為致富“秘訣”,同時充分利用院前的空間,不需要過多的養護,定期投食就能養好雞鴨鵝。
在找準了方向後,王政珠説幹就幹,在駐村幹部的幫助下,王政珠終於把茶園裏肆意生長的雜草拔乾淨了。遇到不明白的,他會請教了村裏的種茶大户們,或通過從手機上查閲資料學習,從而掌握不少茶葉種植製作的“妙方子”。
經過3年來的努力,2017年王政珠成功摘掉貧困户的標籤,為了防止返貧,王政珠還主動要求到鄉上的酒店工作,儘管工作繁忙,他也沒打過“退堂鼓”,酒店的工作也一直幹到了現在。
“這幾年來,我靠着賣茶葉和雞鴨鵝,還有酒店3500元的工資,加起來每個月能有5、6000元的收入。”談起自己的“變形記”,王政珠滿臉喜悦。
“好日子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人勤快了,幸福也會悄悄找上門來。”王政珠親測這句話的含義和它賦予的力量。
現在,王政珠還是毛納村歌舞隊的隊長。幾乎每晚7點,王政珠會準時回到毛納村“打卡上班”,能歌善舞的他將興趣愛好發展成了副業。自從去年6月村裏的歌舞隊成立以來,王政珠便開始負責管理歌舞隊。
起竿、蹲身、跳躍、回落……毛納村黨員之家門前好不熱鬧,在王政珠的帶領下,村民們正跳着熱情洋溢的打柴舞。
按照設想,民族歌舞表演將成為毛納村文旅融合藍圖中的重要板塊。為了讓遊客更好地體驗深山黎村的民風民俗,歌舞隊幾乎每晚都會排練一些原生態舞蹈節目。
“這些節目都是從我們本地黎族苗族傳統文化中選材,展示的也是咱們毛納的可喜變化,所以大家跳得都很開心,現在哪怕是登台給國內外嘉賓表演,我們也不會怯場。 ”提到演出,王政珠眼神堅定,猶如對未來更加美好的生活,他信心十足。
總策劃:羅建力
策劃:紀燕玲
執行策劃:胡誠勇 郭祖瑩
執行協調:符金花
記者:潘頔
攝影:潘頔
設計:符愛華
來源:南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