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離家經年之久,歲月的風霜染白了昔日華髮,獨自站在城市喧囂的街頭,看着眼前的車水馬龍和一張張陌生的面孔,那一幢幢高聳入雲的樓宇囚禁着我的心。因為我知道,故鄉離我很遠……
我的故鄉在安徽桐城,那裏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雅稱“文都”。故鄉的那片沃土和飽經滄桑的鄉親,那土牆黑瓦的老屋已漸漸的老去。
記憶中的小院,承載着我諸多的快樂。那寬闊的田野,斑駁的牆壁,明媚的陽光,散養的雞鴨以及嫋嫋的炊煙……一草一木都落下了曾經的美好。
童年的記憶如刀刻斧鑿般印在心靈深處。門前東邊的小路是通往鎮上一條彎彎曲曲的土路,坑坑凹凹。路南有許多柳樹,炎熱的夏季,鄉鄰們就會聚集在樹下乘涼,談古論今。孩子們閒不住,有的爬到樹上玩,有的沿着小路捉蟬戲蝶,捕蟲弄草。樹上的蟬鳴和田野間傳來的幾聲蛙叫,伴着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和童謠,構成了一幅温馨恬靜純樸的鄉村圖畫。
在故鄉,閒時我喜歡到處走走。老家南邊有一條小河,河岸零亂的栽了些垂柳,綠樹成蔭,柳枝婆娑。河邊的草地猶如一塊碧綠的地毯,五顏六色的野花競相開放。河北邊菜園葱綠,莊稼茂盛。河裏有魚,經常有人在岸邊撒網,我們幾個小夥伴有時趁大人不備,也去捉魚摸蝦。每到夏季暴雨,河水便漫上堤岸,魚蝦自然隨水游到岸上,我們總能撿到些鮮貨。印象中,水裏的小蝦喜歡躲在水草中,這些我們當然不會放過,運氣好時,能捉到大半盆小蝦,拿回家,油炸烹炒,飽餐一頓。那份喜悦是長大後再也找不到的幸福。
小時候,河裏的水非常清澈,母親和鄰居大嬸們都到河裏洗衣服。我們有時也偷偷下水,經常撈些鴨蛋鵝蛋上來。每當乾旱缺水時,人們就從河裏抽水灌溉莊稼。炎炎烈日下,男人們捲起褲管,黑黝黝的臉上汗水涔涔,手臂隨水車的運轉划着優美的弧線,將河水送到田裏,滋潤乾渴的禾苗。
記憶中的母校,沒有教學樓,也沒有任何奢侈的地方,但在我心裏,她是最美的。她用平凡和偉大哺育了我們,把一批又一批的無知少年造就成了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校園裏記載着我小學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這裏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瓦,一點一滴都永遠的存活在我的腦海,給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時光匆匆,猶如滾滾春江東流水;流年默默,好似縷縷清風飄然去。春去秋來,庭前花落花開。離家已三十二年之久,往日幼稚的快樂不再重來,只留下了些許的記憶駐紮在心頭。那落花時節,藴含了多少年輪的記憶。故鄉的一切,想起來總是那麼的美好,是那麼的珍貴。在我看來,故鄉就是每個遊子的精神座標,無論天南地北,萬里之遙,都會時時牽念,常於合掌之間,那純樸的鄉音總在心中迂迴。那份故鄉情愫,永世難以割捨!
編輯:李樹俠
製作:姚 念
播音:姚 念
審核:謝正芳
作者簡介
徐金鐘,網名草木中人,原籍安徽桐城,現居青島,喜愛文學及詩詞,閒暇喜歡品茗碼字,作品散見《長風文藝》《桐城作協》等網絡平台。
主播簡介
【來源:桐城融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